当年相信“读书无用”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重器君 2019-04-12 20:09:58

近日,“工作996,生病ICU”这句本是程序员形容自己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的一句玩笑话意外引起轩然大波。在相关文章下面,重器君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评论,但其中一条格外发人深省的评论:白领们996就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工地上那么多建筑工人工作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比程序员强多了为什么没人关注?这个网友还为当年深信“读书无用论”,没好好读读而懊悔不已。

在过去几十年里,急剧转型的社会释放出大量的机会,一大批学历不高,但是阅历丰富、脑子灵活、胆子大、敢闯敢拼的人抓住这次机遇走上人生巅峰。而媒体对这些人的大肆报道误导了一大批正在读书的年轻人,让他们真的产生了就算不读书也能获得成功的错觉。

诚然,当今社会的确有一大批学历低但成功的人。比如前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小学学历,前中国首富宗庆后是初中学历,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是小学学历,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甚至没有文凭。类似这样的成功人士数不胜数,还有更多的是名气、产业规模没有上述几位大,但财富比那些高学历的同龄人多的小厂长、小商人。

这些小厂子、小商人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是自己的什么亲戚,或许是同学的哥哥。重器君一个堂哥小学没有毕业,但是胆子大、敢闯敢拼在广东工厂里做了几年工之后,就和几个工友集资开了家模具厂,虽然规模不大只有百十个人,但早就在长三角实现房车自由了。

在这些人成功的诱惑下,一大批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的15、16、17岁的孩子毅然决然离开校园,投入到他们的闯社会的旅途中。本想着重复身边成功者的案例,结果却被残酷的现实打回原形,最终只能在997的流水线上、建筑工地里度过一年又一年的青春。虽然每个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但现实却并没有给一些行业足够的尊敬。

重器君是生在农村的90后,堂兄弟、表兄弟不下20人,再加上村里的邻居,年纪相仿者不下50人。在这50多人中,只有读了大学的不超过5个,其余的基本上初中毕业就出社会了。如今要么在流水线,要么在建筑工地里,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当然了,就算那极少数几个读了大学的人同样也是买不起房,也是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但他们在劳动强度、劳动时长一样的条件下,福利、收入远远高于没读大学者。而重器君那个唯一相对成功的堂哥要比我大20多岁,当今社会,留给低学历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上面提到李嘉诚、宗庆后等人固然成功了,但是他们在所从事的行业里可能需要几十年的积累才能拥有今天的财富。而如今的互联网公司仅仅需要十几年(如BAT),甚至只需要短短2-3年(如拼多多、头条)就能完成对李嘉诚、宗庆后那批人的反超,这些后起之秀的创始人无一例外都是高学历者。此外,那些热门的创业公司,恐怕没有一个是小学生做起来的吧。

这一现象不仅仅反映在那些顶级成功人士之间,就算在我们普罗大众身上同样如此。现在人们常常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了,除了“寒门学子”所能受到社会教育资源相对缺失之外,来自父母的家教缺失更加严重。无论承不承认,总体上来说高学历者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上都要优于低学历者。如此以来,富裕是会遗传的,同样,贫困也是会遗传的。这个遗传无关乎血统,当然,不排除有“基因变异”者,但变异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有数据表明,互联网上20%的人,发出了80%的声音。这就是为啥996的程序员能引起舆论的极大关注,而997的建筑工人却鲜有人问津。就算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低学历者发出的声音仍然那么微弱。如此,读书真的无用吗?

1 阅读:75
重器君

重器君

关注科技前沿,传播科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