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21日,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又发布了一张全新的图片。所以咱们今天就来深入聊聊这张海王星的图片。
海王星,作为太阳系内已知最遥远的大行星,那深邃的蓝色外表是它最为显著的标志。它远在45亿公里之外,这个位置堪称太阳系大行星领域的边界,一旦越过此处,就意味着告别了大行星的运行区域,踏入小天体的世界。
因为太过遥远,这里光线昏暗、极度寒冷,这便是海王星所处空间的特点。由于光照极其微弱,海王星的视星等仅在7.67-8星等之间,早已超出了人类肉眼可见的极限,所以,我们唯有借助望远镜才能一睹它的 “芳容”。
跨越时空的探索:海王星观测史1846年9月23日,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人类首次观测到了海王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才确信了它的存在。
然而海王星与我们之间遥远的距离,加上微弱的光线,始终让它的真实面目如同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直到1989年8月,人类发射的最遥远的飞行器——旅行者2号,抵达海王星附近。
也就在那时,我们终于看清了海王星的云层、卫星以及它的行星环。这是人类首次如此清晰地观察海王星,第一次近距离审视它的行星环。但自旅行者2号之后的30多年里,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如此清晰地观察海王星的行星环。
直到这次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拍摄,那清晰、美丽且充满梦幻色彩的行星环,让我们仿佛跟随旅行者2号的脚步,再次近距离目睹了这一奇观。
此刻,遥望深邃的宇宙,仿佛能看到旅行者2号的身影,它似乎也在回望海王星,回望地球,这些它曾到访却离开后再也无法返回的地方,然后带着欣慰继续飞向更遥远的深空。在此,向这些伟大的探索者致敬。
韦伯眼中的奥秘:最新观测成果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接收到的是来自红外辐射的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海王星,与可见光拍摄下的模样大不相同。它不再具有标志性的深蓝颜色,反而更像是一颗散发着光芒的玻璃球,被一圈同样发光的圆环环绕着,这模样竟与土星有几分相似,在寂静的太空中漂浮着,显得格外梦幻与神奇。
实际上,对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而言,海王星本身的光线是相当暗淡的。这是因为海王星的大气成分主要是甲烷,甲烷会吸收红光以及红外波段的光,这正是海王星呈现蓝色的主要原因。
而红外波段的吸收,也就意味着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接收到的光线减少,所以海王星看起来比较暗淡。不过,海王星的大气中还存在由甲烷形成的冰晶,这些冰晶构成了海王星上层的高空云。
冰晶与气体的物理特性有所不同,阳光照射到这里,大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这些高空云显得格外明亮,仿佛为海王星点亮了 “明灯”。
因此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拍摄中,我们可以看到海王星本身相对暗淡,而由甲烷冰云形成的斑点却十分明亮。海王星的行星环和土星的环类似,推测也是由冰粒组成。
生命之问除了行星环,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还捕捉到了海王星已知14颗卫星中的7颗。其中,海卫一是最明亮的一颗。海卫一是海王星卫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唯一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卫星,同时它还是太阳系内唯一具有逆行轨道的卫星。
这种逆行现象表明,它极有可能是被海王星引力捕获的卫星,而非在海王星附近自然形成的。目前,我们对海卫一表面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旅行者2号拍摄的照片。
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拍摄画面里,海卫一的亮度甚至超过了海王星。这是因为海王星大气中的甲烷吸收了大部分的红光,而海卫一表面主要由冰冻的氮组成,能够将大约70%的光线反射出去,所以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看来,海卫一更加明亮。
通过宽视场拍摄,我们再次领略到了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强大之处。尽管此次观测的目标是海王星,但遥远的星系也进入了它的视野范围。就如同之前的深空场观测一样,它让我们看到,在原本漆黑一片的宇宙虚空之中,竟然隐藏着如此众多的星系。
这些星系在图片中呈现为微弱的斑点,虽然有些模糊,但依旧给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它们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在这些遥远的星系中,是否存在生命?如此庞大的星系基数,似乎让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变得极高,但为什么我们至今仍未发现外星生命的踪迹呢?这又让我们陷入疑惑,地球之外到底有没有生命?我们何时才能遨游于这些星系之间呢?
文本来源@窥探宇宙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