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变态期管理,水温渐变调控,家庭养殖户,数据对比清晰
林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蛙类,在我国的养殖规模也颇为可观。林蛙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它的蛙油、蛙肉以及蛙卵都可以食用或者药用,而且味道鲜美。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唠唠林蛙变态期的管理,这可是家庭养殖林蛙很关键的一个阶段,水温渐变调控是其中的重点,咱先说说这林蛙变态期的管理难题。
就像很多家庭养殖户遇到的情况,林蛙变态期的管理很让人头疼。就拿我老家黑龙江那边的一个养殖户老李来说吧,他家庭养殖林蛙也有几年的时间了。以前到了林蛙变态期的时候,老李发现死亡率特别高。为啥呢?就是因为这个变态期对环境要求太敏感了,特别是水温的变化。老李之前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简单地把水温降下来,没考虑到水温变化太快,这就像人突然从一个很暖和的地方到很冷的地方,林蛙也会受不了啊。
说到这儿,就得提提林蛙变态期的特点了。在变态期的林蛙,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水生的幼蛙逐步向既能水生又能陆生的成蛙转变。这个时候,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弱。水温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非常关键了。要是水温不适宜,林蛙的新陈代谢就会紊乱,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咱们再聊聊水温渐变调控这事儿。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让水温慢慢降下来或者升上去,不能一下子变太多。就像我们平时给花浇水,也得慢慢浇,不能一下子把花盆给淹了。比如说在一个南方湿热地区的家庭养殖户小王,他家里有十几平米的小水泥池用来养林蛙。小王在林蛙变态期的时候,每天只让水温下降1 - 2度。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会在池子里放一些稍微大一点的石块和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就有讲究了,他在里面种了三种不同品种的水葫芦,一种是大叶型水葫芦,一种是小叶型水葫芦,还有就是带着黄斑的水葫芦。大叶型水葫芦在水里长得快,能大量吸收水里的热量,让水温慢慢下降;小叶型水葫芦呢,它的根系比较发达,在水底形成一层薄薄的生物膜,也能对水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那带着黄斑的水葫芦啊,比较耐阴,在光线强的时候能遮挡住一部分光照,减少水体吸收的热量。通过这三种水葫芦的不同作用,再加上林蛙本身的适应能力,小王家林蛙变态期的死亡率就降下来了。
北方干冷环境下的养殖也有讲究。我在东北的一个林蛙养殖场见过情况,在变态期,他们不会单纯地靠自然水温下降。因为北方冬天如果水温降得太快太低,林蛙很容易冻死。他们在室内做了人工调控水温的设备。这个设备就是一些加热管和水泵,把水温控制在一个逐渐下降的速度。比如说,从变态开始的前15天,每周让水温降低3度,后面15天每周降低2度。这样有规律的降温,让林蛙能慢慢适应水温的变化。
这里还有个网友分享的案例,他家里在山里有个小院子,用来家庭养殖林蛙。他说他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林蛙变态期的时候,周围的地被植物对水温也有影响。他种了一些薄荷,薄荷在生长过程中会散发热量。他就在养殖池边种了一圈薄荷,到了晚上,薄荷散发的热量能让养殖池周围的水温稍微升高一点,这就避免了林蛙在夜间水温骤降。而且薄荷还有驱虫的作用,在这个敏感的变态期,能让林蛙少受虫害的侵扰。
我们再说说数据对比清晰的这个点。从数据上看,合理调控水温的林蛙变态期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而那些水温调控不好的,成活率可能只有50 - 60%。就拿前面提到小王家的数据来说,在他进行水温渐变调控这两年,林蛙变态期结束后,每一批养殖的林蛙数量平均比之前没有调控的时候多了30%左右。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啊。
咱再说说不同地区的差异对林蛙变态期管理的影响。北方的养殖场或者家庭养殖户,冬季气温低,林蛙大多是在室内养殖。在变态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能太干燥,不然林蛙的皮肤容易干裂。而南方的家庭养殖户,夏季温度高,得特别注意给林蛙降温。南方的一些养殖户会利用地形地貌,在养殖池周围种上大树,大树的枝叶遮挡阳光,降低养殖池的温度。
还有那绿植对林蛙变态期环境营造的重要性。除了上面提到的水生植物,陆地上的一些绿植也有帮助。比如说,在林蛙变态期的养殖池周围种上金银花。金银花在开花的时候有淡淡的清香,这种味道能让林蛙放松,就像人在闻到花香的时候会感到舒服一样。再说说薄荷和薰衣草这两种冷门一点的绿植对比。薄荷的作用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它的清凉味道和降温作用。薰衣草呢,除了有驱虫的作用,它含有一些对林蛙生长有益的挥发性物质。薰衣草的花粉落在水里,会分解出一些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林蛙的皮肤发育有一定的好处。而且薰衣草的气味比薄荷更持久,能让养殖环境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氛围里。
再看一个北方的养殖案例,老赵在林蛙变态期,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做了独特的养殖管理。他家在一个山谷里,周围有很多岩石。老赵就把养殖池建在岩石的阴影下,白天岩石挡住了强烈的阳光,使得养殖池里的水温不会升得太快太高。然后在变质期开始的时候,他又在池子里铺了一层厚厚的落叶,落叶腐烂后会产生热量,在水温下降的时候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在林蛙变态期,饲料的投放也和时间、环境息息相关。像春天刚开始变态的时候,林蛙的食量比较小,这个时候就不能投喂太多的饲料,不然消化不好还会污染水质。得根据林蛙的生长阶段和水温慢慢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放量。
我们都知道,林蛙养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变态期更是关键。每个地区、每种养殖环境下都有它独特的管理方法。这需要养殖户不断去摸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说到这里,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啊,那在林蛙变态期的时候,除了水温、水生植物、饲料这些因素,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容易被忽略但又很重要的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