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的基建能力,相信所有人都会伸出一根大拇指。不管是不断延长的高铁线路,还是屹立不倒的跨海大桥,都显示出了中国无与伦比基建水平。
当疫情来袭的时候,中国的基建能力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仅仅用了12天的时间,“雷神山医院”就拔地而起,成功的保护了许多人的生命。
如今4年过去了,新冠疫情更是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被成功消灭。那么,这座曾经承载着无数人希望的医院,如今真的荒废了吗?
迅猛的疫情2020年,注定是要被记录在史书上的一年。持续了2年半之久,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这一年爆发了。
早在2019年的年底,武汉就出现了第一例病例。可因为这种新型病毒是从未出现过的,所以大家都没有重视起来。
2020年初,武汉的疫情发生了极度恶化,越来越多的人都出现了感染的情况。眼见疫情隐隐有控制不住的情况,经过国家的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对武汉进行“封城”。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20年2月6日——战疫日志|武汉“封城”14天:严峻的形势与向好的信号
要知道,武汉作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每一天所消耗的物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为了保护全国的百姓,我们只能做出这个选择。
后来经过实践的检验,充分证明了对武汉实施“封城”的决策是无比英明的。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拥有千万人口城市进行的一种最严厉的防疫措施。
可即便这样,疫情仍然随着人口的流动出现了大面积传播的现象。
如果放在古代的时候,一个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疾病,根本不用担心在短时间内出现扩散的情况。因为当时的交通不发达,人们想要去到很远的地方需要非常久的时间。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飞机,高铁的出现大大方便的人们的出行。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人们就可以跨越上千公里的距离前往另一个城市。
或许我们也不会想到,中国发达的交通方式也导致了疫情进行了大面积的传播。在极短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新冠病例。一时间人心惶惶,仿佛每个人的头顶都出现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为了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各地政府都开始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积极筛选病例的同时,也鼓励人们进行居家封闭。“封村”“封城”的情况也是出现的越来越多。
在各种防护措施的保护之下,绝大多数的百姓没有收到疫情的侵袭,而不幸中招的人也立刻被送到了医院就诊,许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最终都成功的痊愈了。
当无数人团结一心的时候,即便的凶猛的疫情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
但是在人们庆幸暂时管控住了疫情之后,位于“风暴中心”的武汉,此时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乐观。
12天的“奇迹”作为疫情最初的爆发地点,武汉毫无疑问的是受影响最大的城市。随着人流的移动, 疫情也迅速在武汉传播开来。
大面积的感染导致病例出现激增的现象,而原本有的医院无法承受这么多的患者。可是,既不能对前来求医的患者“置之不理”,也无法将在医院之内的病人直接赶走。一时间,武汉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1月25日,武汉防疫指挥部举行了会议,所有人一致决定,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附近,再修建一所医院——雷神山医院。
信息来源:人民网 2020年2月24日——揭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背后的“中国力量”
虽然这几所医院对于成千上万的患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罢了,但是只要能多一张病床,就会有一名患者多一丝希望。
相较于之前的火神山医院来说,雷神山医院的建造难度无疑是更加巨大的。因为火神山医院是在一个职工养老院的基础之上改造而成的,只需要将病床以及医疗器械安装好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可是雷神山医院则不同,医院的地址上只有一片空地,没有任何的建筑物。不仅如此,这里就连信号和水电都没有。
可是越是艰难的处境越是能激发出中国人的潜力和团结。只用了1个晚上的时间,雷神山医院的设计图以及水电总图就新鲜出炉,这份图纸很快就交到了施工部门的手中。
1月28日,雷神山医院附近的信号基站建设完毕,运输商在安装完设备之后立马投入使用。
1月29日,国家电网武汉分公司也顺利的履行了自己“三天送电”的承诺,雷神山医院顺利通电。
有了这些基本设施的支持,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进度立刻像坐火箭一样上升。随着首个“样板病房”的完成,雷神山医院进入到了交付倒计时。
2月6日,雷神山医院完成了建设并且顺利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2天之后,这里迎来了第一批医疗人员以及第一批患者。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20年2月8日——实地探访雷神山医院:医护人员已进驻隔离病房
从1月26日到2月6日,仅仅用了12天的时间,雷神山医院就完成了这个“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在这期间,足足有3万名建筑工人参与了这次的建设行动。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共度春节的机会,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之下,不分昼夜的在工地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尽管工作非常辛苦,可是他们没有一个抱怨的。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只有跑在病魔的前面,自己的家人或者同胞就多了一些“生的希望”。
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牵动着全国无数人的心。在那些天当中,央视的新闻总是在不停的报道着医院的建设进度。因此,雷神山医院仅用12天就建好的消息也传遍了世界各地。
“中国速度”“基建狂魔”等词汇再一次刷屏了网络,中国人的基建水平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再次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最美“逆行者”虽然雷神山医院的建成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但是医院的建成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没有人的支持,它只是一个“空壳子”罢了。
随着无数的病人涌入了雷神山医院,这里的病房迅速人满为患,医护人员也出现了大量的短缺。但是就在大多数人都想逃离这个“风暴中心”的时候,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批“逆行者”。
他们穿着白色的大褂,迅速赶到了武汉,未经休息就立刻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20年1月27日——全国各地医疗工作者驰援武汉
每一天,他们需要照顾的病人都非常多,工作量也是特别大。只有将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这些医疗工作者才会进行休息。
在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之下,雷神山医院当中的患者很快就战胜了病魔。
一批人顺利治愈出院,而另一批患者紧接着就被送了进来。患者们有着充足的休息时间,但是这些“白衣天使”们却没有。
他们有的人甚至在工作过程中累的晕了过去,但是在简单的休息之后,就会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些医务工作者们整天在和患者打交道,但是他们凭借着自身的专业性,雷神山医院的工作人员竟然实现了“零感染”的壮举。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当中还实现了保护自己,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医务人员不愧是“最美的逆行者”。
完成战“疫”4月9日,随着医护人员的努力,雷神山医院只剩下了最后的15名患者。医院的医务人员已经完全够用。所以来自上海和广东的医疗队也是全部从医院撤离。
此时的医院当中,只剩下了武汉中南医院本部的人员,其他所有前来支援的医务人员已经全部返程。
时间来到了4月14日,雷神山医院的患者全部出院,所有的病区完成了“清零”的壮举。
雷神山医院历时67天,一共收治了2011名患者。虽然有一小部分人没有能够撑过这次的磨难,但是绝大多人患者都成功出院。
正是有雷神山医院和这些工作者们,无数个家庭才重新看到了希望。
当患者全部离开之后,这些医务人员获得了久违的安宁。他们徘徊在医院的走廊之中,在墙壁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和涂鸦。
信息来源:新京报 2020年4月15日——雷神山休舱时刻:涂鸦墙见证三千医护、两千患者战疫故事
4月15日,雷神山医院正式“关门大吉”,这意味着武汉的抗疫工作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许多医护人员来到这个他们奋斗了2个多月的地方进行合影留念,从而来纪念这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根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雷神山医院并不会马上就遭到拆除,而是进行“休舱”保存,这些医务人员留下的涂鸦墙在之后会交到博物馆的手中进行保存,以便人们可以更好的记住这段历史。
结语4年过去了,我们早就战胜了新冠,雷神山医院也完成了他的使命。
如今,雷神山医院已经成为了武汉知名的地标建筑物。虽然它已经停止使用了,但里边的建筑依然保存的完好无损。
雷神山医院对于武汉,对于中国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医院,他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同时也会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