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税大战火热,全球市场供应链都乱了套,全世界人民人心惶惶。
不过,在城里人忙着关注这些消息的时候,农村的生活却像是另一个世界。
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吵闹,乡下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过日子,种地、养鸡、摘果子,他们不用担心关税或者进口出口的事。
生活方式自给自足,农村人面对全球动荡时,有一种天然的底气。
不仅仅是因为生活简单,而是因为早就习惯了自己靠自己,而不依赖外面的东西。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院子里搭个架子,种上豆角、黄瓜、茄子这些常见蔬菜,到了夏天,架子上爬得满满当当,伸手就能摘一把新鲜的。
地里还能种一些大白菜、土豆、红薯,收成好的时候,冬天都不用自己买菜。
果树是点缀,枣树、苹果树,秋天果子熟了,摘下来就能吃,或者晒干留着泡着喝。
自己种的东西,吃着放心,不担心菜价涨了,进口水果进不来。
养家禽家畜自不必说,鸡是最常见的,早上鸡窝里一叫,准能捡到几个温热的鸡蛋。还可以养几只鸭子或鹅,蛋和肉都能自己解决,不必愁了。
家里有空间,还可以养猪牛羊,过年的时候宰一只,够吃好一阵子。
自己养的东西,不用去买,不用关心肉价和市场波动。
这种生活的的最大好处,是心里踏实,外面再乱,饭桌上也不会缺东西。
无债一身轻
在农村,房子是祖上传下来,或者是自己盖的,没有贷款买房的说法,地也是自家的,没有高额物业费或者地租,生活开销上,就少了一个大头。
除了买点盐、油等必需品,别的花销几乎没有。
车在农村也不是刚需,走路或骑个小电驴,就能满足绝大部分需求。
没有债,不欠任何东西,在农村真的少了很多压力。城里一听说经济不好,就开始担心还不上贷款,农村人没有这个烦恼。
虽然在农村钱不多,但花的也少,能做到收支平衡。
这样的经济独立,是农村生活的一大优势,关税战火热,农村人不会因为债务问题而睡不着。
人与人的联结,慢下来才有的滋味
农村人和人之间不仅认识,还会互帮互助。地里忙不过来,就会有人来搭把手,家里粮食多了,分一点给旁边的人。互助,让人不在孤单。
城市里住了很多年,可能连对面邻居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农村正好相反,大家都像一个大集体。
生活节奏慢,没有堵车,没有加班,时间都花在自己想干的事。
早上喂喂鸡,中午收拾收拾菜地,晚上坐院子里乘凉,日子平平淡淡,又舒服惬意。
城市的快节奏,总让人觉得没时间享受这些小事,在农村,却有大把这样缓慢的时光。
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习惯了用旧东西修一修接着用,而不是啥都买新的。
家里工具坏了,自己动手修;衣服破了,缝几针还能穿。
这样的消费习惯,农村人消费少,生活肥料也少。
农村人和土地的关系很近,知道啥时候种啥,啥时候收,靠天吃饭的同时,也懂得怎么保护地力。
在菜地里用自家鸡粪做肥料,省钱又环保等等。
天然就比城里少了很多浪费。
靠自己的这种能力,比起以来全球市场的城市生活,更有韧性,农村人不会因为买不到进口货而慌了阵脚。
美中不足也是完美
比起城里,农村交通没那么方便,信息也比较滞后,但在关税战的背景下,这些缺点反倒不明显了。
农村人不需要每天盯着新闻看经济走势,也不担心超市货架空了。
只是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稳稳当当。
农村生活的这种底气,来自于他们早就习惯了不靠别人,只靠自己。有地,有菜,有鸡蛋,日子能平稳过下去。
这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而是几代人传下来的生活方式。
世界趋于混乱,该如何应对,农村人早就有了答案。
全球市场可能因关税而更加混乱,城市的生活成本可能会更高。
但在农村,日子还是老样子。农村人用自己的方式,过着没房贷车贷,自给自足的生活。
日子总是在这样的节奏下,越来越踏实,农村,从古至今,都有这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