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写手》是角色为先的影片。
想要更好的理解该片,得从片中的两位主角入手,再由他们分析、串联起电影跟现实。
张了一是空想的艺术家,他其实并不晓得自己想要什么。
天天认为自己能当诺兰、姜文,但看到的只是他们成功的表面,没深究背后的人情世故与妥协。
正如甲方的文学策划说他的剧本有些地方不合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别人没看懂,在没有姜文的才华的时候却有了姜文的傲气。
殊不知姜文把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成《阳光灿烂的日子》能让王朔满意并出演小混混一角,也不知姜文曾有为艺术坚持,却也有为三斗米折腰的时候。
当年《太阳照常升起》赔了,杨受成冲着姜文投的钱,但他不仅没有怨怪姜文还想跟他一起做电影。
于是《让子弹飞》剧本出来时,姜文先拿给了杨受成看,上映后大卖,杨受成之前赔的全赚回来了,便给姜文发了个大红包表示感谢。
但姜文没有收,把所有人都叫来一起吃饭,反给杨受成包了个几百万的红包回礼,会做人、懂世故,这是姜文的艺术片有人投的主因之一。
然而张了一身上不具备这两点,自己的剧本都是对的,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没有bug,错的永远是别人,从不会换位思考。
意识流是很酷,但不是每个人都是戈达尔与王家卫,可以不把编剧当服务行业,作者性是很牛,但不是每个时代都叫新浪潮。
张了一的不自知是他不了解为什么要有铺垫,合情合理。
片尾还以自己为例据理力争,说他看到周可可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一瞬的感觉本来就是很突然的。
但他没注意到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反差,以为是男的,结果是女的,也可能因为他们都是诺兰的影迷,或因为她长得漂亮。
这都是铺垫,可张了一不知道,以为可以凭空而来,就像他根本不明白女友为什么与他分手,还幻想着女友主动推门回来,和好如初。
跟他一起北漂当编剧的孙谈是个实干的职业家。
张了一专业出身,有着艺术家所谓的傲骨,孙谈半路出家,没有那么多文青的坚持,有钱才能谈艺术,没钱先解决温饱。
虚空的发泄,别人的不理解,有时是别人真的不懂艺术,还是自己太自我?自负与自信的界限在哪里?梦想和现实的平衡点又在哪里?
孙谈会考虑这些问题,并逐步接受、消化、认清、成长,所以比张了一先有署名作品,能够在内卷的行业里生存下来。
他俩就是当下影视圈的一面镜子。
很多电影人把文艺片等同于看不懂,总觉得把电影拍的晦涩难懂就是高级,通俗易懂就是低级,对观众极其不友好。
艺术没有高低之分,电影也不应该有鄙视链,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可以并存的,如果电影人在拍电影之初,眼里就没有观众,那这种电影必然不会成功。
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是二元相互,即你让我看的明白,我让你获得票房,而非二元对立,况且投资人不是做慈善的,大都是为了拿到好片子送到院线赚钱的,不是为了看不懂。
就像黄建新在金鸡创投会说的那样,“创投的目的是希望把项目送进院线,这是很多公司来的目的。
大家不要把创投变成了为电影节送电影,如果所有的项目都是这样的话,金鸡创投的意义就点不对了。
我还算是最早拍探索电影出身的,现在这些项目把我都看累了,还需要查一下才知道啥意思,这有点违背大多数电影的本质。
电影真是所有艺术里最通俗的,诺贝尔只有文学奖,没有戏剧、电影奖,你不用把你拔得太高了,你要跟观众建立亲近关系,观众才会喜欢你。
这个创投的电影要进入到观众层面,你不喜欢观众,观众怎么喜欢你?所以大家还是要想想这些问题,怎样让电影生动起来。”
张了一就是黄建新口中的电影节编剧,孙谈则是通俗编剧。
一个没想过跟观众建立关系,一个后来学会了让电影生动起来,谈艺术是好事,但别总谈你那自以为是的艺术,将观众拒之千里之外。
同时,张了一和孙谈也是导演兼编剧的李阔、单丹丹的一体两面。
《银河写手》外表看似在吐槽、抱怨、发牢骚,讽刺、挖苦、道不平,对影视圈无休止的甲方大声呵斥,为幕后的乙方编剧发声。
实际上是在进行自我反思,解构自己,找出答案,最终的答案是打鸡血,苟下去,现实不是科幻片,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疯狂。
当然,也在告诫自己保持清醒,摆正心态。
看清自己不棒,没有那么有才华,与编剧的身份和制片人和解,达成共识。
大多时候,电影是妥协的艺术,连王家卫都办不到票房、艺术两难自解,更何况是不知名且没有作品的小编剧。
王家卫拍文艺片,不代表他不懂市场,也不理观众,只顾自嗨。
他很懂电影制作与商业化,也很有商业头脑,知道销售、融资、控制成本。
很多人对他有个误解,觉得他的电影都赔了,其实王家卫通过海外发行都赚了,就算赔了几千万,让邓光荣公司破产的《阿飞正传》最后也赚了。
他会针对不同市场与电影节剪辑不同版本的影片,如《旺角卡门》香港版和台湾版的结局不同,《重庆森林》午夜场首映版比最终版长15分钟。
《一代宗师》就有四个版本,3D版、华语地区版、欧洲版和美国版,否则刘镇伟也不可能与他组建泽东影业,公司也不可能存在这么多年。
因此,不是王家卫就别得王家卫的“病”,选择了艺术就可能与票房无缘,两难自解的故事没有那么多。
观众也没义务为谁的梦想买单,去同情某个人或事件,凡是票房大卖的电影,内容与思想基本都是拿来主义。
思考是累人,但让人思考的影片不可少,《银河写手》不是烂片,但也成不了同为打工人发声的《年会不能停》。
前者过于自我,若不是业内人士可能无法共情,只觉得无聊乏味还矫情。
这种现实主义有些小众,但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则感同身受,所以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片有着天然的隔阂,不喜欢也正常。
另外,预告片中无处不在的喜剧元素在正片中也就仅此而已。
尽是奋斗、努力、理想、生活等写实的东西,与观众的预期大相径庭,票房自然不尽如人意。
暂不提演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仅以文本来看,《年会不能停》更具普适性,能让人发笑,也能激发情绪输出。
很显然,《银河写手》没有这些特点,也不必为此片票房不佳惋惜,当决定向高山流水靠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接不了地气。
电影不怕小众,就怕曲高和寡,怎么把有深度的事情拍的人人都能看懂且愿意看才是真正的高手,这一点我们得向日韩导演看齐,他们这方面有东西的
切,有什么好分析的?本来就是低成本电影。其次,题材来说本来就无法引起一般人的共鸣好吧,编剧?编剧关普通人嗨事,看的根本不会有感觉。我要不是太无聊,我也不会去看,看完了果然如意料之中一样平淡无奇,没有亮点,没有共鸣,没有感觉
《银河写手》中的角色塑造非常生动,让人对现实与电影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的思考
又不像大鹏一样营销,就想电影成功?中国电影靠营销的!
小众文艺片可以上院线,但别去要求排片。本来就是小众,你要多的排片也没用,别占用大众资源。追求小众文艺,就别要求票房了,可以卖版权,卖点播,卖碟片,满足小众市场需求。本来就和大众商业电影不是一个赛道的,文艺片导演就别再出来求排片、求票房了,省的再被大众影迷骂你们拍看不懂的烂片骗钱,虽然他们骂的不对,但作为消费者花了钱买了个不满意,他们是有权利骂街的。
张了一在片中的表现让人忍俊不禁,他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自己的认知之间的矛盾让人产生共鸣
讲屁话没用,让别人也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