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帖“一个人为了目标,能疯狂努力到什么程度”看完清醒了

精读君 2023-08-30 18:13:15

1

最近看到一个知乎热帖“一个人为了目标,能疯狂努力到什么程度”,看完让人变得清醒了许多。

2011年,题主刚上大学,因为嫌弃课堂进度慢,便自己编排进度,自学课程。碍于晚自习时间短,9点就结束了,题主就一个人跑到卫校楼接着自习,每天学习到晚上10点半,不停地写代码、看书、写代码。

2012年,因为上学期的用功,题主下学期时顺利进入了学校里环境最好的本科生实验室。围绕着题主身边的学长学姐各个都是大神,为了赶超他们,题主每天看书到深夜。从进入实验室第三天开始,题主就睡在实验室了,每天就是起床,看书,累了睡觉,不断循环,直到自己能力可以碾压一部分的学长。

2014年刚工作时,为了调到架构组写Java,接下来两个月里,题主天天看书到两点,硬是啃下难学的内容,最终进了架构组。

2016年完成买车买房任务后,题主决定考研。就这样,题主每天在公司完成任务后就直接留在公司复习材料,直到深夜。复习了两个多月,最终题主考上了某华五计算机硕士。

2018年,经过在一年多的学习,题主不停地练习自己的薄弱的算法能力,如愿拿下了全球top3的科技公司的正式工作,同时还抽空结了婚。

2019年,硕士提前毕业,并顺利入职科技公司。

回头看自己10年间走过的路,题主很是感慨:

虽然曾经的努力只是让自己爬过了人生中的一个小山头,虽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努力让他走到了今天。

记得知乎上有个问题很火:有哪些给年轻人的忠告?

其中一条回答让人深省:

“如果你现在不努力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那么以后,你就会浪费大把的时间,去应付你不想要的生活。”

努力很苦,但是许多时候努力是你唯一可控的前进方式。

2

网友@井小希高中时,从不认真读书,但成绩却比身边那些刻苦读书的人好许多;她也从来不愿意主动社交,却可以朋友遍布天下。

到了大学,网友继续保持着她的自信,认为读书靠天赋,与努力无关。

看着室友早出晚归,忙着上课、自习、考证,还有参加学校活动,网友都一脸不屑。

第一年,网友随便学学就拿到了奖学金,而室友没有;

第二年,网友依旧敷衍学习,无缘奖学金,室友也同样没有拿到;

可是到了第三年,室友拿到了奖学金,网友却第一次尝到被比下去的滋味;

第四年毕业了,室友如愿进了四大,有一个感情稳定的男朋友,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而她只能勉勉强强进入一家不讨厌的公司,蜗居上海,生活也一团乱糟糟。

最终,网友发现,如今的她,什么都没有了。

而她的室友,早在当初选择努力的时候,就注定会超越她。

导演李安曾说过:

“人生不只是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

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

说到底,运气很重要,但比运气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做好准备接住好运。

3

《异类》里有一句话说:“人们眼中的非凡卓越,并非天资超人,而是肯付出努力和改变。”

2条建议,让你更好地践行努力。

①避免内卷化忙碌

如今的社会,忙碌成了许多人的常态。

你可以很忙,但请避免陷入一种糟糕的忙碌状态,即"内卷化"的忙碌。

"内卷化"的忙碌,就像向内生长、不易长大的卷心菜,长时间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的自我重复。

内卷化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一旦陷入内卷化,竞争力就会慢慢丧失,甚至被社会无情淘汰。

许多人就曾陷入在这种"内卷化"的状态里。

例如,他们工作忙碌,今天在赶昨天的进度,一个人在干两个人的活。忙到没有时间去学习,忙到没有时间去想怎么改进方法、提高效率,甚至忙到连做短期计划的时间都没有。

同时,他们又丧失了对时间的掌控力。下了班,他们只想刷刷手机、打打游戏,逛街购物。

要从结果来看,他们的“忙”并没有带来任何效益。

所以请记住,有效率的才叫努力,没战果的只能算瞎折腾。

②自我反馈,调整努力姿势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班学生分为3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试,测试后分别给予不同反馈方式:

第一组,每天告知一次学习结果。

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

第三组,只测试不告知学习结果。

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继续进行八周。

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成绩有明显进步;第一组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个实验说明:有无反馈、什么样反馈方式,对于学习有不同影响。

同样的,有无及时反馈,什么样反馈方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努力成效。

自我反馈是一个人的加速器,只有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馈,不断调整努力方式,才能让自己慢慢靠近目标。

相反的,如果自我反馈能力不足,无法及时给自己有效反馈,甚至给出错误反馈,就会影响努力的效果。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说过一段话:

“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

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共勉。

1 阅读:197

精读君

简介:精读概念,精进自我,终身学习,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