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闻道变现的唯一途径:细析道德经“上士闻道”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9-08 16:01:20

开篇的话:本篇文章,将系统阐述我对《道德经》第41章的全新理解,同时对传统解读中存在的三个严重问题提出严肃批评,这三个问题也是我在分享《道德经》学习心得时反复强调的共性问题:

“道”并非是个无所不纳的筐,不能啥都往里装。在《道德经》里,“道”具备三层意蕴,断不能一道到底。那些一道到底之解读者,决然无法领会《道德经》所传递的根本思想。比如在第41章,如果把“道”单纯并错误地理解为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万物之宗,这样理解有实践意义吗?“上士闻道”能闻到这个“道”吗?该是怎样的“上士”才能闻到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万物之宗?《道德经》并非是格言警句的汇集编纂,整部《道德经》存有严密的逻辑架构体系,每一章的主题亦是极为集中的。然而,传统的解读却把第 41 章翻译得七零八落,其主要症结就在于未能把控《道德经》的思想框架与章节主题。《道德经》所阐述的乃是认识论与方法论,旨在指导实践,并非科学研究的著述,未曾对事物的运行规律予以过多探究。然而,传统解读却错误地将视角聚焦于对认知对象运行现象的描绘之上,其结果是既无法获取真相,亦毫无实际意义。

下面,就围绕以上提出的三个问题,分别阐述我的观点:

一、第41章的“道”是哪个层面的“道”?

《道德经》第41章出现了9个“道”字,是出现“道”字最多的章节,但这9个“道”没有一个是先天之道的所道“恒道”,均不可理解为什么宇宙本源、万物之母、天地之根……如果按“恒道”解,就会越解越别扭,不但使完整的文章脉络支离破碎,而且毫无实践意义。

《道德经》中的“道”有三个含义,分别对应“道可道,非常道”的三个“道”,而这三个“道”可以简化为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宇宙自然物质世界的运行之道,此谓先天之道,先天之道是认知主体人类这个“盲人”所摸的“大象”,它以本然自然的程序运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先天之道是可以被人类认知、探索、发现、总结、提炼、模仿、遵循……的,人类通过对先天之道的认知实践,归纳、演绎出种类繁多的认知逻辑,形成可交流、可检验、可传承的文明成果,对先天之道的认知接纳、成果转化以及实践过程就是后天之道。

先天之道转化为后天之道示意图

颇多解读者,在学习研究《道德经》时,往往“一道到底”,只要碰着“道”字,那就是“恒道”(即先天之道)——眼里心里只有先天之道,不但“道”字是“恒道”,而且“无”也是道,“有”也是道,“一”也是道,“大”也是道,“水”也是道,“善”也是道,可谓无道不欢。不但如此,而且“道”还是最高标准、最高准则,动不动就是道怎么怎么,道如何如何,完全成为人格化的存在。在“道”的绝对主导下,人或人类沦为“不敢为”的附庸,主观能动性完全无视或丧失。类似论调,仔细品读,就是一盘大杂烩、咖喱饭,晕天雾地,不知所云。

“一道到底”者的典型言论,很有代表性

如果第41章的所“闻”之“道”是这种认知下的“道”,请问如何“勤而行之”?

其实,《道德经》中的“道”,大部分都是“后天之道”,涉及“先天之道”很少,即使有,在老子的笔下,也如同是“盲人摸象”(请仔细品读、揣摩第4、6、14、21和25章),这恰恰是老子唯物思想的深刻体现。因为“先天之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根本不可能对其全知,如果我们站在主观视角对之进行看似玄奥或无比崇敬的“描绘”,都只不过是一个盲人在向其它同样是盲人的人推销他的“臆想”罢了。

而“后天之道”却清晰地存在于我们人类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世界的宝库里,这些“后天之道”就是老子所说的“非常道”,包括:认知之道、治理之道、用兵之道、处世之道、传承之道、用物之道、用人之道……这些“后天之道”就是:有、有名、认知逻辑、学科知识、主义道路、制度文化、文明成果……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而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非常道”的含义有二:一是种类不一,非常多;二是发展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为“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恒常之道”,虽然在哲学和逻辑思辨上没有毛病,但这样的理解其实毫无意义。如果这样理解有意义,其意义就是“不要再说了,说出来的东西都是假的”。然而持此类论断者却又把“恒常之道”奉为神灵、定为标准、崇为准则,岂不是自相矛盾?

事实上,《道德经》的许多“道”,如果换个角度,从“后天之道”来理解,看似艰涩的文字立即就成了大白话。而第41章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我们试作翻译:

上士(善于做事、精于行事之人)闻得做人做事之道理后(扩展为乐于接受人类的文明成果),便即刻竭力践行;于中士而言,此道理却是半信半疑;而到了下士那里,竟是加以嘲笑、不屑一顾。不懂道理之人对其加以嘲笑,恰是道理之特性所在。

故而,对笃信做人做事之道理、且有志于践行此道理之人提出如下之建言:

明白事理之时仿若处于昏昧之态,践行道理之际好似呈现后退之姿,消除行动阻碍的过程宛如在坎坷中艰难前行。

追求上德,应似山谷那般胸怀豁达、谦逊包容;追求广德,当永不止步、永不满足;树立德行,需悄然潜行、不事声张。总之,需维系内心的安宁与纯粹,拥有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目光,能够接纳与理解各异的事物和观点,进而在直面繁杂多变的世界时保持清醒与坚毅。

追求品质之“大白”,意味着需承受质疑与羞辱;追求包容之“大方”,意味着勿设置壁垒与隔阂;追求功业之“大器”,意味着不可急于求成;追求感召之“大音”,意味着保持默默无闻;追求品行之“大象”,意味着避免哗众取宠。总之:实践道理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各式标准。唯有勤而行之去实践,方能不断积累并有所建树。

从以上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道”就是“道理”或“实践”的意思:当做“道理”来理解的时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当做“实践”来理解的时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二个“道”,这些“道”无一例外都是“后天之道”。如果把这些“道”理解成“先天之道”,就显得虚无缥缈、空洞无物,不管是用来体悟还是做事,将无所凭依、玄虚费解。

二、第41章的章节主题是什么?

下图是本章的文字结构和脉络:

《道德经》第41章脉络结构图

①通过对“三士”闻道后的态度区分,强调“道理变现”靠的是勤而行之的“实践”,而不是其它。有许多学习研究者,口口声声“悟道”,张嘴闭嘴“得道”,其实“道”不用“悟”,它也不是什么东西,塞到你手里就算“得道”了。如果是“先天之道”,它是“朴”,没法用;我们能拿来就用的“道”正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发展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后天之道”——有、有名、认知逻辑、学科知识、文明成果,等等。这些“道”就摆在那里,书本上能得到,别人口中、行动中也能看到、学到、得到,能不能“变现”,需要你去“勤而行之”。换句话说,就是“把理论付诸实践”。

②“勤而行之”不是一句空话,实践起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于是老子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或者说提醒:

一是对待道理要有正确的态度,即“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这句话的含义是:道理虽然可以拿来就用,但绝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工具,它要与实践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战略”而不是“战术”,或者说你要把“道”转化为“术”,比如说炒股,别人赚钱的方法如果是“道”,这个“道”你拿来就能用吗?不可能,你需要转化,而转化就是实践,实践就是契合、是修正、是克服。如果你把这句话理解成“明亮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道好像坎坷不平”之类,除了费解,就是废话,对你的“勤而行之”一点帮助也没有。

二是“勤而行之”的时候要注意德行的养成与精进,要追求上德、广德和建德,没有“德”,“实践之道”就没有目标,也没有意义。“质真若渝”是德行评价的标准,是对上德、广德和建德的总结。“质真若渝”的深层含义,体现在“非常”两个字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许多学习研究者错误理解了“非常”两个字,认为可道之道非“恒道”,可名之名非“恒名”,这样理解毫无意义。“非常(恒)”就是不固化,要追求上德、广德和建德,一定要不固化,“渝”即变化,“质真若渝”就是要追求变化,不固化,虚空、接纳,如谷、如婴儿,所以,“德”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德”的目标就是没有目标——而下文的“五个大”就是对“质真若渝”的进一步阐述。

三、“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一句就是对“上德、广德和建德”的进一步阐述。“五个大”并非是对自然现象的主观描述,而是对人的“德行”标准和目标的界定,即:“德”的标准就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德”的目标就是没有固定的目标,归结到一句话,就是“道隐无名”。现在有句话,特别适合作为“道隐无名”的注脚,那就是:干就完了。所以,“道隐无名”是前文“勤而行之”在文字上的呼应,有两层含义:

人类的实践之道,没有固定的模式、套路、方法,实践之道就是与时俱进,就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非恒道”。实践之道是重实干,不是图虚名。我们看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哪个人或者组织能做到“道隐无名”,就容易成功,反之就会失败。

传统解读将“道隐无名”解读为“道把自己隐藏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大概意)”;而恰恰又是这些解读者,又信誓旦旦地认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或朝着相反的方向”,口口声声“按照道的标准”,言之凿凿“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这种前后矛盾的解释着实比较好笑。

③“夫唯道,善贷且成”,本章的主题思想便水到渠成:

这个“道”,仍然是“实践之道”,人类只有去实践,才能有成果;有成果,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辩正误、出真知,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贷,借贷的意思,人类的实践,何尝不是向宇宙自然物质世界去“借贷”呢?我们向宇宙自然借贷了什么?借贷了其中的“象物精信”。我不止一次说过,“先天之道”没有标准,没有条款,没有代言人,它只会呈现,不会表达,它不会因为你是个“人”就对你青睐有加,在它面前,你和刍狗并无二致。我们如何从“先天之道”中学本事、得智慧,那就要学会“善贷”。人类的文明——后天之道,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也不是上帝的馈赠,是我们人类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认知对象——先天之道那里“借”来的。

“善贷且成”有的版本是“善始且成”,我觉得“善贷且成”更为贴切,比“善始且成”更为传神。

三、我们来“欣赏”一篇传统解读的译文,来看看这些解读者如何以主观视角臆猜自然现象,把好经给念歪了

上士听说了道,必定努力勤奋去实行;中士听到道,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下士听了道,则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们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峡谷;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洁白无瑕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无声,无名无状。只有道,才能善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

这样的翻译,就是典型的“一道到底”和主观视角臆猜客观存在,除了不知所云,更是无所凭依。

文章的最后,我们给真正愿意用《道德经》来指导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朋友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第41章和第40章有啥关系?

一直跟随我、并认可我《道德经》学习分享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对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解与传统解读截然不同,我的理解是:对物质世界进行客观反馈是认知之道,弱化自己的主观认知是思维实践之道。讲了这个“反弱”的道理之后,老子接着就在第41章阐述“勤而行之”的实践方法,可以说,第41章就是第40章的具体化,其中的“三道、三德、五大”,就是“反弱”理论的实践运用。有兴趣的朋友试着用这个思路进行体悟,保证收获满满,不再赘述。

0 阅读:0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