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文益与南泉普愿都说过“一得一失”,其中道理原来如此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4-19 05:47:43

僧参次,师指帘,时有二僧同去卷。师曰:“一得一失。”

——《五灯会元》第十卷 清凉文益(法眼文益)

白话直译:

僧人们来到方丈室向法眼文益参学禅法,见众人进来,法眼文益就用手指了指门前的帘子,于是就有两名僧人不约而同的去把帘子卷了起来。

对于这个事,法眼文益对大家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一得一失。”

提示:

参禅门公案,最好是读原文,琢磨文字背后的意境。实在读不懂可以看“白话直译”,先弄懂字面上的意思。“鉴赏评说”是对公案的个人解读,能看则看,看个热闹就好了,当不得真。

鉴赏评说:

“一得一失”公案在《五灯会元》中共出现过两次,除了本则外,另外一则是关于南泉普愿的。如果把这两则公案放在一起来看,或许更能领悟其中的禅意。南泉普愿禅师的那则公案大意是这样的:

师问僧曰:“夜来好风?”曰:“夜来好风!”师曰:“吹折门前一枝松?”曰:“吹折门前一枝松。”次问一僧曰:“夜来好风?”曰:“是甚么风?”师曰:“吹折门前一枝松。”曰:“是甚么松?”师曰:“一得一失。”

这则公案的文意也很直白:

南泉问一位学僧:“昨晚的风很大?”

学僧甲说:“是啊,昨晚的风好大!”

南泉:“听说把门前的一棵松树吹断了?”

学僧甲:“是啊,把门前的松树都吹断了。”

又遇见一位学僧,南泉问了同样的问题。

南泉:“昨晚的风很大?”

学僧乙:“是什么风很大?”

南泉:“把门前的一棵松树都吹断了。”

学僧乙:“是什么松树断了?”

南泉感叹道:“一得一失。”

对于南泉的这则公案,有很多人是这样解读的:

“一旦思量,就有理智介入,而理性的思虑即是分别心的根源所在。分别心起,世界就有了善恶、是非、真假、黑白......于是人们就会产生执着心,执着于理智所认为的善、是、真、白等,结果却离真相越来越远。”

那么,在南泉普愿禅师看来,那些不思量者,无分别心者就是“得”了,比如学僧甲。而那些老问是什么、为什么,执于“黑白分明”的人,就是“失”了,比如学僧乙。

学僧甲的“境界高”,是被推崇的,值得学习的“智者”;而学僧乙的“境界低”,是被贬低的,不值得效仿的“痴人”。

这样解读是否就是合理的答案呢?暂且不表,再来看看法眼文益的这则公案。

法眼文益的手指向帘子,这是当下客观现象,但他的本意是什么呢?或许是觉得进来的学僧人多了,挡住了方丈室的光线;亦或是觉得人多拥挤,空气不好,需要把帘子卷起来透透气。

也有可能他的本意不是把帘子卷起来,而是把帘子卸下,那样更采光、更透气,也可能指的就不是帘子,而是帘子边的某人、某物......

因为法眼文益的“一指”,两位僧人不约而同的卷起了帘子,这其实就是二人根据“现象”进行了自我解读,然后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相信,即使两位认为该“卷起帘子”的僧人,心中或许也有不同的理解,也许一个是觉得卷起帘子好透光,另一个则认为卷起帘子更有利于通风......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比如:进来的人老是碰着帘子而发出响声,噪音影响大家参学了。

但是,不管他们是出于怎样的解读和认知,都与法眼文益的本意未必一致。因为,法眼文益的本意是不得而知的,他仅仅是“一指”而已,一切“本意”都在现象之中。有何意?只要去解读,都是脱离现象以外的认知了,不再是“真相”本身。

因此,这里的“一得一失”并不要去理解成一个僧人有所“得”,另一个有所“失”;一个值得肯定,一个需要否定。而是对于他们两人皆是“一得一失”,甚至对于万物都是“一得一失”,有得必有失,“得失”都是相对存在的。

那他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对当下现象的感受与解读,这是人的“自性”展现。是人,就不可能对外界的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就好比一颗石子丢进了湖中,怎么会不起涟漪呢?这就是“佛性”,本自具足,人人皆有。

“见手指而卷帘”,正是两位僧人“佛性”的展现与真性流露,当下之展现就是本心的显现。

但是,对于“手指帘子”的这一现象,在二人心中的任何解读与认知都不是“真相”,都仅仅是心随万法所生的“相”而已了。

“一得一失”,也可这样说:得到了“自性”,失去了“真相”。或者说,“真相”永远不可得,但不是不存在。法眼文益“一指”的真相,正在这“一指”的现象之中,但却无法从现象以外的观点或角度来“言说”,“一说即不中”。

而“自性”不生不灭,不好不坏,只要人在,它就在。它在驾驭者、推动者人的“身口意”。

也可以说,法眼文益的“一指”已经说尽一切法。禅师的一言一行正是在给学僧们“说法”,老婆心切,诚实不欺。

再来看看南泉普愿禅师的这个“一得一失”,南泉可从来没有说过学僧甲“得”,值得学习;学僧乙“失”,不要效仿。一切都是他人的解读而已。

如果用法眼文益的这则公案来看南泉普愿的那则公案,也可以这样说:

学僧甲得到了“真相”,因为他专注于当下现象,不去思虑现象以外的东西。什么风?什么松?管它的呢!风大也好,松断了也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去问那些、思考那些有何意义?

但是,他失去了“自性”,成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所谓“心无一物”,执着于绝对的“空”,其实并不是“自性”的真实面目,恰恰又是有所执。

学僧乙得到了“自性”,因为他对现象起疑,去解读、理解甚至想改造这个世界,这不正是当今人类都在做的吗?为什么会痛苦、快乐?因为在用心的感受、体验这个世界啊!

但是,他失去了“真相”。因为任何解读,都不是现象本身了,都是个人的认知而已。如果执于自己的认知为真知,注定是与烦恼、痛苦相随的。

所以,无论谁都是“一得一失”,如果真的有一种是肯定值得倡导的,而另一种是必须摒弃的,那肯定不是真相了。“得失”本身就是一种有别的认知,何来真相?

如果“一得一失”本身就不地道,那南泉和文益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这样说呢?

还不是给大家制造“疑情”,把“那个”摆给大家看,否则大家怎么有机会来解读呢?也可以这样说:

解读公案本就是人的“自性”展现,但无论怎么解读,都不是当时的“真相”了。这何尝又不是“一得一失”呢?

所以,有得公案读就好好的读,仔细的解,无论从中发现了什么、体悟到什么,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自性的作用与展现。

但是,不要执着于“我”的解读是合理的,“别”的都是误解,因为无论体悟到什么,都是“私人”的,都不是“真相”了。

享受当下,何必自寻烦恼呢?

0 阅读:156
评论列表
  • 2024-06-14 13:29

    玩玄幻算命宗教之类的迷信的利用的就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通过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来要挟绑架骗钱,暗示目标对象, 如果你不按他说的做的话,就会有什么灾难降临,如果你不按他的话做的话,就无法成功。基本都这种套路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