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种红薯,我有四个防虫妙招,用好了红薯不生虫,没虫咬!

嘉慧观察美食 2025-02-09 19:40:34

红薯因其香甜可口,营养更是高的吃满分,是我们秋冬季节的当家主食,然而红薯味道好、营养价值高,就会有害虫滋生。

由于红薯是块根作物,其生长阶段的80%都会在土壤中,有许多危害土壤的害虫,这些地下虫难以被发现,一朝一夕就会导致死亡苗大量出现,直接影响红薯的品质和产量。

那我们该怎么办,让红薯不生虫,没虫咬呢?

我可以分享出我种植红薯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没有用错全在用,我总结了四个防虫的小妙招,种植户们快记下来吧!

提前预防。

“预防总比治疗来得有效”,此话不只是对人,更是对物!

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等虫害发生后再去处理,费时又费力划算得多!

想要红薯不被虫蛀,提前进行防虫措施,是最有效的方法。

蘸根这一预防手法,适用于那些虫害较重、病原体潜伏于土壤中,以及土壤有较多草根等腐植质含量丰富、会产卵的地区。

将蘸根药剂进行稀释至1%-3% 的浓度,用此药液浸泡红薯茎尖1分种后,将其晾干后沟种,可以有效减少死亡苗的发生,因为这些药剂会随着植物的生长慢慢向上输送,具有持续性。

蘸根药剂主要有灭蝇胺、呋喃丹等颗粒剂,其中灭蝇胺又分为n-2液态和d-100粉剂。

而呋喃丹则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新型有机磷杀虫剂。

两者均具有极强的毒性,一旦吸入或进入消化体系都可能产生危险。

为了自己的安全,在使用这些药物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

撒施颗粒药剂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红薯时,它以作用持久、价格便宜等优点深受大家喜爱。

颗粒药可于整地前撒施少量于土壤中,然后进行耕翻,使药剂与土壤混合均匀。

这类药物的种类有很多,如辛硫磷、氟硅菊酯等,但其中辛硫磷的毒性相对较强,使用此药时,一定要选择低抗性品种,防止造成一定的污染。

撒施杀虫剂。

撒施杀虫剂是地下防治害虫的一种方式。

由于害虫藏于地下,不易采取物理方法进行控制,因此此方法通过撒施药物于土壤中,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使用撒施杀虫剂时,需要将药物均匀撒于土壤表面,并做好与土壤的混合。

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注意合理控制用药量,以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撒施杀虫剂的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的撒施杀虫剂:根据目的地不同,选择合适的杀虫剂种类和剂型。

2. 准备撒施设备:如喷雾器或者撒布机等。

3. 撒施药物: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将撒施药物均匀撒布于土壤表面。

4. 混合处理:可通过轻微耕翻或灌溉等方式使药物与土壤充分混合。

除了在种植时撒施药物外,还可将其作为种子处理的一部分,先将其施于育苗床中,再进行播种,以达到根部防治害虫的目的。

撒施毒饵以及诱捕成虫。

毒饵是诱捕危害地下的害虫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机制与诱捕成虫的原理类似,通过诱使害虫进食并中毒,从而达到目的,这一方法对于地下害虫非常有效,可消灭潜伏在土壤中的幼虫、幼蛹等害虫,并能祛除田间已出现的成虫。

典型的毒饵有可用于诱捕地老虎、金针虫以及鼹鼠等,使用方法包括将适量的毒饵直接撒入土中或制成条状放入土中,同时还可以搭配使用木板或太阳镜进行诱捕成虫,以提高捕捉效果。

诱捕成虫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性引诱剂或光诱等手段吸引成虫,然后通过粘板或其他工具进行捕捉。

诱捕成虫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准备诱捕工具:如光源、性诱剂等。

2. 确定诱捕位置:选择成虫出现频繁的位置。

3. 设置诱捕装置:安装光源或喷洒性诱剂以吸引成虫。

4. 捕捉成虫:定期检查诱捕装置,清理捕捉到的成虫。

总结归纳。

想要保证红薯不生虫,及早预防很重要,成熟后定期观察表面气候变化,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虽然红薯地下有一些有利环境和生态平衡修复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能完全自给自足,因此人类的干预和维护仍然非常必要。

最后,我想告诉广大种植户们:“以预防为主”是保障红薯稳产丰收的重点,切勿抱着侥幸心理,听信小道消息,耽误了最佳办事时机,不留后悔之地啊!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