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俄乌冲突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特朗普不断发出暴论,更是把这出大戏推上了高潮。
总体上看,美国对乌克兰的要求非常苛刻。比如不能收回2014年边界,不能加入北约,不提供战后安全保障。此外美国还要求欧洲增加军费开支,自己保障自己安全。说白了现在美国连欧洲都不想管了。
但是特朗普与俄罗斯那边却打得火热,先是与普京通电话,约定将来互访。在泽连斯基多次表态,不承认任何背着乌克兰达成的协议后,美国仍撇开乌克兰和欧洲在沙特与俄罗斯进行了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会晤。
这次会晤双方达成了四点共识,特朗普认为效果很好,还打算在2月底与普京会面。其实在会场外,双方还有两点更重要的共识。
双方都要求乌克兰进行选举。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指责泽连斯基不是一个好领导,三年前就应该结束战争。还称他现在支持率只有4%,不能代表乌克兰,应该立即进行选举。甚至放狠话称:“再不行动,你的国家就完了。”
普京也持同样的观点,他称泽连斯基已经超过合法任期,现在属于非法,应该进行选举,否则不会与他谈判。美俄都拒绝泽连斯基,根本原因是他态度过于强硬,会影响后续的谈判进程。
双方都不想要欧洲参加和平谈判。特朗普表示,欧洲不会在乌克兰和平谈判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前美国曾发过一份问卷调查给欧洲国家,问他们能为乌克兰安全保障提供什么支持,可能并未得到特朗普想要的答案。另外特朗普对于欧洲军费开支过低一直不满,认为乌克兰的援助应该以欧洲为主。
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表示,欧洲国家最终会“乞求”乌克兰停火,以便乌克兰重新武装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不应该参与谈判。俄罗斯拒绝欧洲参与谈判的原因很简单:
其一、开战以来欧洲国家支持乌克兰,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目的是为了打败俄罗斯。在将来的谈判中,他们必然会偏向乌克兰,而且为了自身利益还会提出更苛刻的条件,这对俄罗斯不利。
其二、欧洲国家可能会破坏和平谈判。其实开战之初俄乌双方就进行过多次谈判,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已经非常接近签约了。但英国时任首相约翰逊认为那是一份耻辱的卖国条约,最终泽连斯基拒绝签署。
其三、分化西方阵营。特朗普在亮明对乌克兰的态度后,与欧洲国家已经产生了裂痕。通过单独与美谈判,无疑会让北约内部,以及美欧之间产生更严重的信任危机。而俄罗斯能在两者之间回旋,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对于和平谈判,中国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中,中方表示:“我们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的进程中来。战事发生在欧洲大地,欧洲更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
其实在慕尼黑会议期间,中方也与乌克兰代表团进行了会晤,同样强调:“乌克兰应该成为任何可能的和谈的一方,欧洲的参与也很重要。”
现在中俄的分歧已经摆在桌面上了,成为西方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对比一下中俄的分歧,俄罗斯更像是在说气话,意气用事,而中国则看得更加深远。
首先,欧洲国家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战争却发生在欧洲大地上,与其安全息息相关,这也是他们大力支持乌克兰的原因。二战以后,欧洲国家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老牌强国英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绝不愿看到俄罗斯变得日益强大。
如果不让欧洲参与,欧洲无法实现自己的诉求,这样和谈能取得成功多大成果?将来的和平又能维持多久?这两个问题恐怕普京也未必有底。
其次,加强欧洲地位对中俄都更有利。长期以来,欧洲被视为美国的傀儡,尽管欧洲内部也在争取平等地位,但国家太多无法形成合力。这一次特朗普的背刺算是彻底把他们打醒——美国靠不住。
参加这次和谈,无疑让欧洲地位进一步提高,在美国之外再形成一个新的极。未来的世界格局,不再是美国一家独霸。中俄欧都可以构建新的联盟关系,在反抗美国霸权进行合作。事实上欧洲一些强国,比如德国和法国都与中俄有着紧密联系。
最后,欧洲国家的参与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的和平局面。欧洲国家立场偏向乌克兰是不争的事实,但欧洲国家并不想打仗。一旦协议达成后,他们的角色将会转变成监督力量。目前泽连斯基仍不肯承认俄罗斯对占领区的主权,将来仍然有发生战争的可能。届时,欧洲国家也会劝阻,至少不会像现在那样大力援助。
此外,长久的和平有助于中俄欧之间的贸易。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消费国,重新修复双方关系显然更有利于缓解俄罗斯的经济困境。欧洲也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国,和平的局面才是开展贸易的前提。
中国希望利益各方加入和平谈判,绝不是要阻扰谈判,更不是要牺牲俄罗斯的利益。事实上,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已经占了很大便宜,控制了乌克兰20%左右的领土和大量矿产。即便向欧洲做出一点让步,也无伤大局,反而会换来更加长久的和平。
普京若无法理解中国的苦心,将来恐怕会遭遇更大的麻烦。最明显的是,和平谈判不会那么快结束。欧洲虽然无法直接参与,仍会在幕后遥控泽连斯基。
战争拖下去,会让双方都非常难受。尽管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据着主权,但由于遭受制裁,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卢布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银行利率已经拉到21%。再打下去,这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普京需要弄明白一点,欧洲国家并不是打不过俄罗斯,别忘了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都在欧洲,现在都处于休眠期。欧洲GDP总量为23.73万亿美元,大概是俄罗斯的10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都是传统军工强国,仍有一战之力。
只是长期的和平,让欧洲人忘记了危险。大幅削减军事开支,把钱用于发福利,甚至养难民。都寄希望于美国来保护他们的安全。现在美国已经抽身,如果乌克兰局势持续恶化,很可能重新点燃欧洲人关于二战的痛苦记忆。一旦欧洲国家决定开动军工机器,对于整个世界都将会是一场噩梦。
此刻普京恐怕还沉浸在美国转向的喜悦中,不过他应该清醒了,不要过于轻敌,否则会有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