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平衡术”:曾尝试中立,还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

橙子侃侃侃 2021-07-17 21:59:15

提起中立,大家可能会想到瑞士,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画卷。亚洲有个山区国家,论起自然环境和瑞士有几分相似,同样地处几国交界的山区,但是现在不得不卷入大国争霸,一点都没法中立。这个国家就是阿富汗。

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阿富汗也曾尝试中立,还协助创立了不结盟运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

阿富汗与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覆盖了世界人口的55%左右,可以说,不结盟运动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

“不结盟”是冷战时期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探索出来的生存法则,这个词语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在中印两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出了不结盟思想。

1956年7月,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南斯拉夫举行会议,随后在1960年的第1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这三位领袖又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在纽约会晤磋商建立美苏之外的第三股势力。

1961年9月,在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会议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阿富汗的中立外交

其实,中立长期以来都是阿富汗的外交方针。不结盟运动兴起的60年代,阿富汗还是君主制,因此当时的国策主要受到国王的影响。

当时的阿富汗国王是查希尔。查希尔1914年10月15日生于阿富汗,10岁时随父前往法国读书,能说波斯语、普什图语和法语,对波斯文化有研究,还爱好狩猎。1930年,16岁的查希尔回阿富汗学习传统教义,1931年从喀布尔步兵军官学校毕业,与霍梅拉王后结婚,1932年任国防副大臣、代理国防大臣,1933年任代理教育大臣。

1933年查希尔19岁时就成为国王了,在那个时期,阿富汗参加了国际联盟,得到了美国承认,还得到很多国家的援助。二战后,查希尔意识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招聘了一批外国顾问来推动这个进程。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设立现代大学,开放酒禁。

1955年,阿富汗与中国建交,两国于1960和1963年分别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和边界条约。1963年,查希尔亲政、全面掌控权力,1964年阿富汗实行议会制度,解除妇女面罩束缚,给女性投票、受教育和工作权利。也是在那一年,查希尔访问中国。

查希尔时代阿富汗有着持久的和平。但他没有想到,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1973年,查希尔前往意大利医治眼疾和腰痛,结果他的堂兄、前首相达乌德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1978年,阿富汗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此后阿富汗动荡至今。

到了2002年,塔利班政权瓦解后,88岁的查希尔国王从意大利回到祖国阿富汗,他受到了阿富汗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两年后,90岁的查希尔国王被阿富汗尊为为“国父”。然而不久之后,查希尔国王病情恶化,于2007年7月23日去世,终年93岁。

3 阅读:100

评论列表

山下

山下

2
2021-07-21 16:23

长知识了!我记得不结盟创始国应该是纳塞尔一埃及,尼赫鲁一印度,铁托一南斯拉夫,苏加诺一印尼。不想还有查希尔在位时的阿富汗![笑着哭][鼓掌][呲牙笑]

橙子侃侃侃

橙子侃侃侃

介绍城市、民族、国家知识,发现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