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冷知识:澳门曾被分为两个市,但是现在没有“澳门市”

橙子侃侃侃 2021-08-05 22:12:29

大城市是许多人心向往之的地方,住在城市里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澳门也是一个大都市,虽然面积刚刚超过30平方公里,但是人口足足有70万之多,论起人口密度,能打败澳门的恐怕不多了。

虽然澳门人自称“澳门市民”,但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现在的澳门根本不存在“澳门市”的说法。回归以前倒是有过一个澳门市,但是那时的澳门市和今天的澳门特区并不是同一个范围。

澳门回归之前,曾经分为两个市——澳门市和海岛市。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段往事吧。本文将呈现以下内容:

澳门行政区划

澳门市

海岛市

澳门行政区划

澳门特区包括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两个离岛。澳门以“堂区”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共有七个堂区,其中5个在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各是一个堂区,位于氹仔和路环之间的填海地区暂时没有堂区划分。

半岛开发最早,是一般意义上的澳门市区,是澳门地区行政、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的所在,绝大部分人口和工商业均集中于此。半岛东北端以宽约240 米的陆地与珠海市相连。长轴线从东北的关闸至西南的半圆形地(妈阁嘴)长约4 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线则从沙梨头海边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区东南角长约2.5 公里。

氹仔和路环称为离岛。与半岛相比,离岛过去十分落后,人口稀少,只有一些农村和乡镇。以渔农业为主,工业只有几家炮竹厂和石矿场,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只有供村民购买日常用品的小杂货店。这种落后状况之所以长期保持、主要原因之一是与市区交通联系十分不便,只靠小汽船来往,要花半小时到1小时才能到达。1969 年路凼连贯公路和1974 年澳凼大桥相继通车后,加上70 年代以后澳门经济的迅速发展,离岛的开发才进入一个新阶段。

澳门市

历史上的澳门市,范围相当于澳门半岛,而澳门半岛也是最早被葡萄牙侵占的。

葡萄牙人于屯门海战失败后,转移居留澳门一带,于1583年(明朝万历十年)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自治管理,葡萄牙人每年付500两白银予明朝政府为地租银。此时明朝政府依旧对澳门拥有主权。

1623年,葡萄牙占领澳门半岛,后来成立澳门市政厅。后来葡萄牙先后占领氹仔及路环,另外设立海岛镇(后又升为海岛市)管辖。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后,废除澳门境内的市级行政区划,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辖整个澳门全境。

澳门回归前曾有一个节假日,名为澳门市日,又称澳门城市日,为每年6月24日。澳门回归前为澳门市的公众假期,回归后被取消。

当时澳门市的管理机构叫做市政厅,澳门市政厅的建筑现在也是旅游景点。澳门市政厅大楼,位于澳门半岛中偏西南部新马路东南段闹市区。1874年葡人购买了议事亭并加以改建,成了现在的市政厅大楼。正门内地下大堂,壁上装饰蓝白二色葡国瓷片。墙壁上部有记载历史的石刻。沿阶梯上楼为市政厅礼堂和图书馆。装饰富有葡国色彩。市政厅内院为一座富于葡式特色的花园。门前广场上1972年兴建有大型喷水池。

民政总署大楼是澳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大门就在友谊大马路上。内部十分宁静庄重,给人以与世隔绝的感觉,内墙贴有葡萄牙的蓝白瓷砖,花园内繁花丛生。市政厅极为雄伟,已于2005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

海岛市

海岛市是葡萄牙管治澳门期间,澳葡政府辖下的一个机关,负责管理海氹仔岛及路环岛的市政事务。

1851年及1864年,葡萄牙先后占领氹仔岛、路环岛,当时是由管理澳门半岛的澳门市一并管辖。

相对于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被葡萄牙侵占较晚。1878年,葡萄牙当局在氹仔岛成立海岛市。1963年,葡萄牙设置海岛市政厅。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废除市级行政区划。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海岛市政厅被易名为“临时海岛市政局”。2002年1月1日,临时海岛市政局被撤销,由新成立的民政总署所取代。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如果想倾听更多历史故事,欢迎随手关注一下哦。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