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传统佳节,是古代的情人节。历史上有无数诗人写下了七夕节诗词。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
关注我,和我一起来欣赏3首七夕节精品唐诗,感受牛郎织女的爱情,妙哉。
第1首,《他乡七夕》: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的诗以清淡闻名,但此诗并非山水田园,而是佳节时候的抒怀感叹,所以淡字没有了,别有一番滋味。
诗题与第一、二句都说明了此诗背景,乃是孟浩然身在异地旅舍所写。
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牧说“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于此之境,孟浩然也是思绪难熬。
他想到天上织女相会,而他却无法与自己的爱人相会,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与爱人一起赏月。月光悠悠,人间惆怅,此际如何消愁?
当清风吹走夏日的炎热,新月带来秋日的飒爽,望着天上星辰,念着牛郎织女的恩爱,对景远眺,人何以堪。
一般人写七夕都是赞叹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而孟浩然这首诗,重点在于抒发自己的感慨。
若单以此诗来看,孟浩然也是一个情痴情种,如李白之言“风流天下闻”,而非大家想象中正襟危坐的归田隐士了。
第2首,《七夕赋咏成篇》: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何仲宣,此人全唐诗仅存此一首诗。
诗歌所写内容,全就织女一面而言。因是与牛郎相会佳节,所以善于调梭之织女也无心工作,早就开始了等待“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甜蜜时刻。
诗歌前两句用一年其他日子的慵懒渴切,写出了织女对爱人的思念,写出七夕之重要意义。
而第三和第四句主要写七夕相会时候的情景,在诗人的想象中,月与迎合都成为了织女相会情人的陪衬,在凌风与映水的诗意化的描写中,七夕相会的情调已然呈现,而读者自可以展开联想。
第五句和第六句就写法而言,与三四句类同,就内容而言,此两句则更尽一分,以星云作垫脚,衬托出织女之美艳动人,如此显出“相思得偿所愿”的欢乐的极致。
在七夕这一夜,在织女与牛郎爱缠绵的一刹,万千浓腻皆在不言中。我们说诗的好处在含蓄,在含而不露,此两句在内容似乎只写修饰只写美,其实已然写尽一切。
至于最后两句,写的是欢会后的离别,写欢乐不能长久而忧愁重占上风。这既是牛郎织女的无奈,也是人间万千情侣的无奈,是千千万万人类共同的感悟,因而此种愁绪不必多言,而读者自能体会。
第3首,《七夕》: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祖咏。祖咏仕途坎坷,以鱼樵而终。其精彩之诗,如《终南望余雪》之“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可谓脍炙人口。
我们看这首《七夕》,主要描写的是古代“七夕乞巧”的风俗。
所谓乞巧,指七夕时女子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对月穿针结彩线,佳者为巧。
此诗开门见山,直接说了乞巧女子的情状,虽然夜晚深沉而女子们的意兴不浅。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这两句以金玉来写出富贵之气,同时也让读者充满了期待,等待着女子们的正式表演。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简单两句,形象生动,妙笔生花,写出了女子们穿针引线的神采,而“难易”的对比,既难又易,显示出女子们的心灵手巧,也表现出众女子期盼得巧的忐忑心理。
而最后两句,故意以“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的未知悬念来引发读者联想,而实际上不管谁得巧,今夜七夕的美妙氛围已然留在人间,留在读者心中了。
此时语言通俗明白,落笔在眼前,描绘如口语,偏偏有一段滋味,耐人咀嚼,可谓佳作。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七夕节的诗词呢?你们自己创作过诗词吗?欢迎留言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