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淞

在嵩山那雄浑壮阔的峰峦之中,少室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宝柱峰,更是这颗明珠上最为耀眼的光芒,它屹立于少室山的中南部,清凉峰之北,以海拔 1387.0 米的巍峨身姿,成为天地间一道震撼人心的奇观。在连天峰 209°28' 方向 800 米处,宝柱峰孤然独立,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又似一根擎天之柱,撑起了一片苍穹。
初次听闻宝柱峰之名,便被其神秘而磅礴的气势所吸引。“宝柱” 二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宝藏与力量,让人不禁对这座山峰充满了遐想。当真正走近它,才发现其魅力远不止于名字所带来的震撼。
一、五色奇石,如柱擎天

宝柱峰之所以得名,皆因其石多色,高耸如柱。在《嵩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石呈五色,屹然如柱。”这五色奇石,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块都蕴含着天地间的精华。它们或红如烈焰,或黄如暖阳,或绿如翡翠,或白如冰雪,或黑如深夜。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而宝柱峰的高耸,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它如同一根巨大的石柱,直插云霄,仿佛要撑起整个天空。在《嵩岳志》中,有这样的描述:“形如一柱,上耸于天。”这种孤然独立、高耸入云的姿态,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五色奇石和高耸的姿态,宝柱峰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在楼异的《三十六峰赋》注中,有这样的解释:“或云有金玉故。”然而,当我们今天站在宝柱峰的脚下,仰望这座巍峨的山峰时,却并未见到传说中的金玉。但即便如此,宝柱峰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二、孤然独立,剑指苍穹

宝柱峰不仅以其五色奇石和高耸的姿态著称,更以其孤然独立的身姿,让人心生敬畏。它如同一把利剑,直指苍穹,仿佛要刺破那层层的云雾,探寻天地的奥秘。
站在宝柱峰的脚下,仰望这座巍峨的山峰,你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并非来自于寂寞,而是来自于宝柱峰那种超凡脱俗、孤然独立的气质。它仿佛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而当你攀上宝柱峰的顶峰,俯瞰四周时,那种孤独感又会瞬间转化为一种豪迈与壮阔。你仿佛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俯瞰着脚下的万物生灵。那一刻,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伟大并存,仿佛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三、极难攀登,勇者无畏

宝柱峰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更以其极难攀登的特点,考验着每一个勇者的决心与毅力。这座山峰的陡峭程度,让人望而生畏。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才激发了无数勇者前来攀登的决心。
攀登宝柱峰,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与勇气。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踩稳,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然而,当你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攀上顶峰时,那种成就感与自豪感,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在攀登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有时,你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想要放弃;有时,你会因为路况险峻而心生恐惧。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与困难,才让你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攀登机会,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
四、文人墨客,竞相吟咏

自古以来,宝柱峰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探访。他们或登高望远,或赋诗作画,竞相吟咏这座巍峨的山峰。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宝柱峰》诗中写道:“芳名宝柱镇中原,六六峰中第一先;莫道止为登邑重,万方赖尔作擎天。”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宝柱峰的巍峨与壮丽,更表达了诗人对宝柱峰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而明代诗人傅梅在《宝柱峰》诗中写道:“石光成五色,壁立入青冥。磨崖留姓字,犹胜勒燕铭。”这首诗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宝柱峰的五色奇石和高耸入云的姿态,以及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留下的印记与感慨。
这些文人墨客的吟咏与描绘,不仅让宝柱峰更加声名远扬,更让后人得以通过他们的笔触,感受到这座山峰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五、浪漫与深邃,交织成诗

宝柱峰不仅是一座巍峨的山峰,更是一首浪漫而深邃的诗篇。它的五色奇石、高耸的姿态、孤然独立的身姿以及极难攀登的特点,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当你站在宝柱峰的脚下,仰望这座巍峨的山峰时,你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浪漫气息。这种浪漫并非来自于外在的装饰与点缀,而是来自于宝柱峰本身那种超凡脱俗、孤然独立的气质。它仿佛是一个浪漫的诗人,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诉说着天地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
而当你攀上宝柱峰的顶峰,俯瞰四周时,你又会感受到一种深邃与壮阔。你仿佛站在了历史的尽头,俯瞰着岁月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那一刻,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伟大并存,仿佛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这种浪漫与深邃的交织,让宝柱峰成为了一座充满诗意与哲理的山峰。它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更让人在攀登的过程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六、宝柱峰的启示:勇敢追求,永不放弃

宝柱峰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更以其深邃的哲理启示着人们。这座山峰的攀登过程,就像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与困难,都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永不放弃。
在攀登宝柱峰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有时,我们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想要放弃;有时,我们会因为路况险峻而心生恐惧。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与困难,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攀登机会,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
宝柱峰的攀登过程,就像是一个人生的修行场。它让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学会坚持与毅力,学会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与智慧。当我们终于攀上顶峰时,那种成就感与自豪感,不仅来自于对山峰的征服,更来自于对自己内心的超越与成长。
七、嵩山宝柱峰,永恒的守望者

嵩山宝柱峰,这座巍峨而神秘的山峰,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哲理,成为了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如同一座永恒的守望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
当我们站在宝柱峰的脚下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与敬畏之情。而当我们攀上顶峰时,我们又会感受到一种豪迈与壮阔。这种震撼与敬畏、豪迈与壮阔的交织,让宝柱峰成为了一座充满诗意与哲理的山峰。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像宝柱峰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永不放弃。愿我们都能在攀登的过程中,学会坚持与毅力,学会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与智慧。愿我们都能像宝柱峰一样,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守望者,守护着内心的纯真与善良,追寻着生命的真谛与价值。诗曰:

宝柱峰奇观
宝柱巍峨立少南,石呈五彩耀眸帘。
孤高直上冲霄汉,伟峻遥惊日月潭。
未见金珠光烁烁,却观剑柱影纤纤。
灵奇胜境虽难至,心醉神迷梦也甜。
趣吟宝柱峰
宝柱峰奇立世间,石颜五彩笑开颜。
形如利剑朝天指,势若孤松傲岭巅。
金玉传闻难觅影,险途阻挡客愁攀。
纵然难近仍痴望,梦里常游心也欢。

相关链接:宝柱峰:在少室中南部,清凉峰北,海拔1387.0米,距连天峰209°28'方向800米处。石头多色,高耸如柱,称之为宝柱峰。《嵩书》:“石呈五色,屹然如柱。”《嵩岳志》:“形如一柱,上耸于天。”又楼异《三十六峰赋》注,还有一种解释:“或云有金玉故。”今观此峰,未见有金玉,而峰确实如石柱状,孤然独立,如剑如柱,甚是伟奇,且极难攀登。《说嵩》:“灵迹诸峰尽于此,乃游迹有不至。”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宝柱峰》诗中写道:“ 芳名宝柱镇中原,六六峰中第一先;莫道止为登邑重,万方赖尔作擎天。”明傅梅有《宝柱峰》诗:“石光成五色,壁立入青冥。磨崖留姓字,犹胜勒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