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如何?
提起黄土高原,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想到漫漫黄沙下鸟无栖树的万象凋敝。如此恶劣的环境,联合国直接给它判了死刑。《红星照耀中国》杂志更是将其评价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然而,我国却不死心,坚持治理70年,如今成效如何?
黄土高原,是一个非常两极分化的地区。这里发达是真发达,曾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不少王朝王都所在地,妥妥的中原地区。然而,这里环境恶劣也是真恶劣,严重的水土流失,让这块土地被27万条超500米的沟壑,切割得支离破碎。加之,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草木稀少,每当狂风乍起,风沙漫天,一片肃杀的景象。
这样环境,也难怪联合国直接给它发了一个无可救药的标签。就是这样一个被联合国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却生活着1.2亿人口,是我国人口第二大密集区。凭借这一事实,就直接打了联合国的脸。
而黄土高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今这副面貌的,要知道这里曾是中华大地上最早出现人口聚居地区之一,水热环境,生态资源绝对不会差。考古证据显示,早在7000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那时候,这里水草丰茂、生态宜居,对于开展农业活动有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活动和黄河河流冲击,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耕地被严重破坏,下游流域因泥沙沉淀出现了地上悬河的景象。因此,无论是出于经济发展还是安全性考量,治理黄土高原成为一件必行之事。由此,我们开始了长达70年浩浩荡荡的治理之路。
在如何治理上,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历史学家看来,早年的黄土高原曾有着丰茂的森林,那个时候水土流失并不严重。因此,只要我们可以在黄土高原上复刻一个森林来,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但地质学家却认为,黄土高原有今天的样貌,与地球干湿交替的总体气候环境有关,种植一片森林完全没有意义。
但最终,黄土高原第一批治理方案上,就出现非耕地种植森林,耕地通过改造为梯田加固水土。既能种菜,也能涵养水源,这个方案堪称完美。然而,现实却是根本没用的同时,梯田还产生了二次水土流失。
上个世纪70年代后,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挖沟渠,筑堤坝,拦泥沙,并把淤泥拿去造田。多管齐下之下,这波治理初见成效。然而1977年特大洪水爆发后,该方案是否可行,引发学术界的新一轮论战。
时间来到20世纪末,考虑到黄土高原地貌的复杂性,人们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小流域治理的理念。因地制宜的开展梯田建设、堤坝修筑拦截泥沙及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在我们长达70年的死缠烂打下,黄土高原治理已初见成效。曾经光秃秃的山岗种上了树,黄河泥沙含量显著下降,不少地方重现绿色生机,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如绥德县还建起了辛店沟示范区,海棠、玫瑰、葡萄等特色农产品。
进入21世纪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推进,让当地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目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达到了65%,重现生机。中国在黄土高原成功治理的案例,可以说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多个第一,也说明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对环境保护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