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乘机飞过广州上空,洪学智提议打下来再说,叶剑英坚决不让

独来看世界 2022-11-26 01:36:48

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中,林彪、徐向前都是蒋介石的学生,但与蒋介石关系最亲近的,却是另有其人。叶剑英跟蒋介石认识得更早,关系也更复杂。相比较师生关系,叶帅跟老蒋是同僚关系、竞争对手关系。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由非常国会推举出的非常大总统。当时孙中山身边需要一些机警、忠于革命的随行人员,有人就向他推荐了叶剑英。当时叶剑英只有24岁,正值年少,相貌出众,英姿飒爽,才华横溢,经历丰富。孙中山只看了一眼,便产生由衷的赏识,握着他的手连声说道:“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很快,因作战的需要,叶剑英被孙中山调到前线去,所以错过了正式认识重回孙中山身边工作的蒋介石的机会。不过,他们两人之间神交已久,对彼此是早有耳闻的。1924年年初,受廖仲恺的邀请,叶剑英参加创建黄埔军校,并担任教授部副主任一职,是当时校内极具威望的教官之一,而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

1926年9月,蒋介石的心腹王柏龄,不听叶剑英的劝告,胡乱用兵,致使惨败,最后北伐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攻克南昌。此战,王柏龄率领的第一师,罪无可赦。叶剑英却是居功至伟。趁此机会,蒋介石特地接见了叶剑英,拉交情、不吝夸赞,说要让他出任第一师师长。

叶剑英哪能不明白老蒋的意思,这是想拉拢收编自己。叶剑英选择了婉言拒绝,蒋介石便又让他出任第二师代师长,他不好推辞,便应承下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事变,叶剑英颇为震惊,有人劝他“不要因小失大,改投蒋的门下更好”。叶剑英摇头拒绝,态度坚决地说:“我要是贪图荣华富贵,那还会在这。”随后,叶剑英就发表反蒋通电。

起初,蒋介石还不敢相信,确定此事后大为震怒,骂道:“我对他不薄,他为何反叛我!”叶剑英知道后,冷笑一声:“我不是他的家臣,哪来反叛之说。他背叛革命,我就要反他。”不过,蒋介石对叶剑英还是抱有幻想,极力想拉拢的,不止一次对麾下说:“那些人都该死,但有两个不能动,要给我留着。一个是周,一个是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贼心不死,还想着把叶剑英拉回“正轨”。可惜,叶帅意志坚定,根本不为所动。叶帅和蒋介石最后的一次交际,是在1949年年底,而且是在蒋介石不知情的情况下。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乘飞机从成都起飞,经过广州上空,准备飞往台湾。洪学智最先收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立即向叶剑英请示,能否把飞机打下来。叶剑英没有发这个令,而是要求报告到中央,等中央的决定。可中央的决定一直没下来,洪学智着急得很:“要不先斩后奏,打下来再说。”

叶剑英沉吟片刻,还是坚持原来的想法:“没有中央的指示,谁都不能打!”洪学智又气又急。就这样,蒋介石安全飞过广州,去了台湾。很多人说,这很可惜,叶帅犹豫了啊。但仔细地想想,也能理解叶帅,倒不是私情,而是蒋介石的身份实在特殊,没有中央命令不好动手。况且当年的台湾,局势错综复杂,只有老蒋能控制得住,老蒋一死,老美接手,台湾问题可就更难解决了。

总的来说,叶帅这一决定带点遗憾,但从国内局势、从国际形势、从大局、从中央来看,还是没错,值得肯定的。

0 阅读:1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