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技术交流让美国浮想联翩,美国于是也揣测中俄之间有类似的“交易”。近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发言,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70%的机床和90%的芯片。作为交换,中国可能获得俄罗斯的核潜艇关键技术,并称中俄之间的交易,已经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096核潜艇想象图,图片来源:网络
不用说也知道,塞缪尔·帕帕罗所说的“国家安全”,本质指的是美国的“全球霸权”。中俄之间的技术合作本来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自愿行为”,不管是否存在都和美国毫无关系。美国却如“偷窥”一般监视中俄关系,说明自己本身就很“心虚”。美联社、彭博社大肆进行相关报道并提出指责,则更是含有“挑拨离间”的成分,值得我们高度警惕。那么美国方面的说法有没有证据可言呢?实际上,美国司令的说法多来源于一些公开数据,算是有一定依据。比如根据美国《金融时报》报道,2023年俄罗斯从全球进口的机床中,中国就占据了60%到70%,2024年的份额可能进一步提高,或许达到80%以上。
它们主要是数控机床,西方认为其能用来生产坦克、导弹的部分组件。但问题在于,这些交易本身并不算军火交易,且中俄之间机床贸易量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西方的强力制裁。在大规模制裁下,俄罗斯被逼不得不加速“向东看”——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2400亿美元,机床和芯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塞缪尔·帕帕罗,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中国已经尽到了管制义务,早先出台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对于既可以用来生产民用产品,也能用来生产军用产品的物项进行管制,防止其用于设计、开发、生产军用产品,尤其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所以出口给俄罗斯的芯片和机床,本身只是普通的产品交易行为。塞缪尔·帕帕罗直接指责中国帮助俄罗斯“重建战争机器”,这个说法显然不够客观。
至于俄罗斯向中国提供潜艇方面的技术,主要新闻来源于美国《防务新闻》等的报道。其发布的文章认为,中国在潜艇、核潜艇静音技术领域还有提高的空间,可能通过给提供俄罗斯急需要的设备来换技术。这样的说法明显缺乏证据,只能算是推测。美国之所以如此猜测,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俄之间的海军合作比较密切。比如2024年中俄两个国家进行了“海洋-2024”军事演习,演练科目为军舰之间的协同配合。
▲“海洋-2024”军事演习,图片来源:网络
当时俄罗斯出动了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里海舰队的400多艘军舰、潜艇及辅助船只,120架军用飞机,总人数超过9万人,是俄罗斯独立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活动,而且是首次在5大海域同步举行。中国派出了4艘潜艇配合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包括055型驱逐舰“无锡”号、052D型驱逐舰“西宁”号、054A型护卫舰“临沂”号、903型补给舰“太湖”号、以及15架军用战机。中俄之间演练了反潜、防空保护海上通信和经济区等任务,增强了军事合作和相互信任。
另一方面,在潜艇方面俄罗斯之前确实没少帮助中国,比如上世纪90年代就卖给过中国“基洛”级潜艇。但是美国忽略了一点,即最为关键的核潜艇相关技术,俄罗斯也视其为绝对的国家机密,不肯轻易示人。比如俄罗斯的885M型核潜艇,单艘造价就高达20亿美元以上,要获得这艘潜艇的相关技术,必须给予俄罗斯极大的好处。且俄罗斯知道中国的核潜艇技术进步很快,将部分关键技术是绝对的“非卖品”,中国仅仅通过机床就想获得这些,代价还远远不够。
▲俄罗斯885M型核潜艇,图片来源:网络
塞缪尔·帕帕罗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当然不奇怪,因为本次参议院会议的主题,就是审查印太司令部的相关预算。2026年,该司令部获得了150亿美元的费用,主要目标就是应对中国、俄罗斯、朝鲜可能对美国造成的军事威胁。帕帕罗作为司令,职责所在,需要极力渲染3个国家的高度威胁性。不管是联合军演还是技术分享,都是他选择的一个攻击方向。美国印太司令部有38万名人员,上百艘军舰,帕帕罗需要向国会证明预算是必要的,还得证明这笔钱花的非常合理。另外制造“紧迫感”,才能为下一年度争取更高的费用。如果帕帕罗说“中、俄毫无威胁”,那就是说明“钱够花”,不需要国会追加预算,那下面的人不骂他才奇怪了。
显然在军事领域,“中国威胁”是一个特别好用的接口,但是用的多了也不灵了,因此需要切换套路。“中俄强化合作”,如今就成为了说服国会老爷们的又一个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