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定首都时,一共有11个候选城市,它们分别是北京、哈尔滨、延安、西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
让人意外的是,武汉居然不在这个名单上。
除去位置靠北的哈尔滨,以剩下11个候选城市画圆,圆心的位置就在武汉一带,武汉可以说是天下之中。用线把现在的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连接起来,武汉同样位于这个“钻石结构”的核心位置,武汉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虽然武汉深入内陆地区,但其交通一点都不差,南北有京广铁路,东西有“黄金水道”长江,号称“九省通衢”。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其所在的江汉平原,如果单独来算的话,面积仅次于东北、华北、长江下游平原,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强。
明末清初,汉口便因“九省通衢”之利,发展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武汉三镇经济飞速发展,有“大武汉”之称。
武汉城建始于三国时期,明清时期时分别是湖广和湖北省会。1911年武昌首义,一举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如果只看一方面,武汉都不是顶尖,人文不如四大古都,地理不如沿海城市,战略纵深不如成渝,但论综合条件,武汉就不如北京了。
北京是四大古都之一,元明清三大王朝均建都北京,新中国定都于此,人民群众在心理上也乐于接受。在解放战争中,北京被完整的保护下来,具有良好的城市基础。
北京地处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扼守东北与华北地区咽喉要道。北京虽然不是我国地理中心,但绝对是战略中心,系我国命脉之所在。
北京紧邻苏联和蒙古,陆上无战争之忧,虽然距离大海只有150多公里,但有辽东和山东两大半岛拱卫,来自海上的威胁会小很多。
北京唯一的不足就是缺水,首先北京本身无大河经过,其次所在的华北是农业发达和人口集中的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要搞“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
除了北京,剩下10个候选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
哈尔滨,有“东方莫斯科”之称,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优势是离苏联近,便于取得苏联的支援和帮助,可以说是当时全国最安全的大城市。从政治角度考虑,哈尔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哈尔滨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位置太靠北了。
和哈尔滨类似,广州的位置则比较靠南,在上海崛起之前一直是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之后也一直是南方最大的贸易中心。
广州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的中心,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就是在广州进行的。
广州的问题在于沿海,面临的海上威胁比较大。此外,广州直到新中国成立两周后才解放,时间上没有成为首都的可能。
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从整体实力考虑,上海无疑是首都的第一候选城市。
和广州类似,上海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这是一个很大战略缺陷,所以上海最终也被排除掉。
南京是四大古都之一,离沿海有一段距离,
自古以来便以“虎踞龙盘,地理险要”著称,但只要翻开历史就会知道,凡建都南京的王朝,包括国民政府都是短命的,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四川盆地的成都和重庆,前者被誉为“天府之国”,后者曾是“战时首都”“永久陪都”,抗战期间已经证明它们俩的战略价值:“四川不灭,中华不亡”。
不过它们深入内陆,地形阻塞,不利于联系全国。
此外,它们直到1949年底才解放,比广州还要晚一些,同样没有成为首都的可能。西安、洛阳、开封是五大古都之一,优势在于人文历史底蕴。
西安虽然是我国版图地理中心,但对于中东部来说太偏了,而且现在不是秦汉隋唐时代,关中地区条件比较一般,无法承担首都带来的发展压力。
至于黄河沿岸的开封和洛阳,受黄河水患、交通等因素影响,经济比较落后,且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同样不太适合设为首都。
这11个候选城市中,最没可能成为首都的就是延安,延安深入黄土高原腹地,地理条件比较差,
唯一的优势就是做过13年的革命中心,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总的来说,北京从11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首都实至名归,但武汉没能进入候选名单还是让人比较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