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民俗习惯也都流传至今,中国人的年,从腊八开始,直至来年的农历二月二才算真正结束,二月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就是祈福、纳祥、转运的好日子。我们对于龙有着天然的崇拜,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龙文化上下八千年,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古建筑常有雕龙,元宵节舞龙、耍龙灯,端午节会举办赛龙舟活动等等,当然,还有二月二的龙抬头。
二月二也叫“春龙节”,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就会逐渐多起来,我国北方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记得小的时候,母亲总是提前一天就三番五次叮嘱我们:“明天一定不要用针线、菜刀!不然会伤了龙目、龙头!”
我当时颇有一点“新思想”,认为母亲的这一套完全是迷信活动,内心是极力反抗的,觉得这一套陈规旧习早该废除,不应该妨碍我们自由的生活。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才越发觉得这些传统文化习俗的可贵,是不能同迷信活动同日而语的,这是人们对节日寄予的特殊意义,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那么,这一天有哪些习俗呢?
01、剃龙头。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想毕今天这个节日,理发店应该是人满为患吧,我们讲究正月里是不理发的,不然会伤了舅舅,一定要等到二月二这一天才剃龙头,取个吉利。据说在这一天理发有鸿运当头的寓意,象征着一个好的开始,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气。孩子理发叫“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出人头地,大人理发称辞旧迎新,希望一年顺顺利利。
攒了一个正月的头发确实有点长了,如果确有需求,最好和理发店提前预约好时间,在家先把准备工作做好,洗好头、吹干后再去理发店,避免在理发店逗留过长的时间,也减少与理发师傅的接触时间,还要注意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与消毒工作。如果有条件和能力的,可以自己在家理发,利用现有的工具做个简单的修剪,待疫情结束后再去理发店理发,毕竟安全是最重要的嘛。
02、忌做针线活儿、忌洗衣、忌用刀。这一天讲究妇女不能做针线活儿,因为苍龙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目,而洗衣服则会伤了龙皮。
母亲说,“忌用刀”这个习俗不是所有人家都必须讲究的,而是家里有属龙的人才需要讲究,用刀会伤了龙头。而我们家刚好有属龙的人,所以,在这一天是不会用刀的,而不用刀就无法做饭,所以一般会提前一天把菜洗好、切好备用,然后把刀藏起来。(关于这一习俗,相信好多朋友应该是第一次听说)
03、宜入学。从前,家长们往往选择在二月二这一天送孩子入学,因为二月初三是文昌神的诞辰,二月二入学正好赶上第二天敬奉文昌神的仪式,让文昌神保佑孩子学业有成、科举高中。而且二月二的很多习俗与龙相关,这一天入学也有“望子成龙”之意,寓意可以让孩子出人头地。
04、有吃春饼、油糕、爆米花,放龙灯的习俗。吃油糕被称为“食龙胆”,油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吃春饼被称为“吃龙鳞”,一个比手掌还大的春饼看上去就像一片龙鳞,也很形象。
关于吃爆米花则有一个传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其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还立了一块碑,上书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就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另外,在黄河三角洲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关于二月二的民俗习惯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还有很多,疫情当下,我们不能出门踏春,宅在家里正好借节日把传统文化知识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从小爱上传统文化,也让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我是@百合妈妈读心理,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只写有温度的育儿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