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内解放战争正进入最激烈的阶段。此时在南京一位19岁的女子刚产下一名男婴,身体十分虚弱,突然,一阵门铃声传来。
女子打开门,一个身穿军装的男子走了进来,无比心痛的说到:“王玉玲夫人,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就在前段时间爆发的孟良崮战役中,张将军阵亡了。”
话音一落,女子顿时头晕目眩晕倒在地。那么,王玉玲究竟是何人,男子口中的张将军又是谁呢?
生活优渥的大家闺秀1928年,长沙富商王哲家中,一声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持续数个小时紧张严肃的气氛。
听到婴儿哭泣声的王哲顿时松了一口气,没过多久,家里的女佣人从房间内走出来,激动地对王哲说到:“恭喜您老爷,是个公主,而且母女平安!”
闻听此话的王哲不禁笑了起来,对着女佣人说到:“你们都是有功之人,去找管家领赏吧。”说完,便径直走向了房间。
看着躺在床上身体虚弱的妻子以及旁边接生婆怀里的女儿,王哲走向床边,俯下身子温柔地对妻子说到:“夫人,这段时间你就好好躺着,什么也别做,有任何事吩咐仆人就行。我打算给我们刚出世的女儿取名王玉玲,你觉得怎么样?”
王哲的妻子从虚弱的表情中,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对着王哲点了点头。安抚好妻子后,王哲又走向接生婆那里,从其手中接过自己的女儿。
在一声“玉玲”的呼唤下,这婴儿顿时停止了哭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笑容。
在随后的日子里,王玉玲享受着普通人家从未有过的待遇。每天醒来,家里的仆人便早已手拿衣服在床边等候,而她要做的便是伸开两只胳膊等着那些仆人帮她把衣服穿好。
从头到脚穿好以后,王玉玲仍是睁不开眼,完全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
晚年时候的王玉玲每次会想起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便情不自禁地自嘲道:“我那时候还真是四体不勤,啥也不会。”
王玉玲五岁时,家中遭遇变故,父亲王哲在一次外出经商时不幸遭遇土匪,在和土匪火拼时,王哲不幸中弹身亡。当地的警察将王哲的尸体送往长沙警局,张贴告示让家属前来认领。
很快,王哲遇害的消息便传到了家中。管家神色匆忙从家门口一直跑到王哲妻子房间外,一边敲门,一边嘴里大喊:“夫人,大事不好了!”
此时,王哲的妻子还在房间里教王玉玲刺绣。听到管家的呼喊,便打开房门斥责道:“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管家正想开口,但发现王玉玲就站在一旁,于是,便又把话咽在了嘴里。
此时王哲妻子明白了管家心中的顾虑,便吩咐仆人将王玉玲从房间带了出去,然后转过头来对管家说到:“现在你可以讲了。”
“夫人,老爷在外出经商时,遇到土匪抢劫。在多次协商无果后,老爷和土匪们展开火拼,自己不幸中弹身亡了,现在尸体正停在警察局里了。”闻听此话的王哲妻子顿时心如刀绞,她缓缓站起身,没走几步便晕倒在地上。
在仆人的照顾下,王哲妻子慢慢醒了过来,虚弱地对身边的人说到:“快,我们快去警察局把尸体领回来,让王哲早日入土为安。”由于王哲在长沙名气不小,所以这场葬礼也在当地官员的支持下举办地十分隆重。
葬礼结束后,王哲妻子便因为男女不便的理由,遣散了家中全部的男佣,并亲自以传统妇女的礼节教导王玉玲。在她的教育下,王玉玲成为一名生活优越却又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大家闺秀。
1933年,王玉玲去往湖南第一师范读书。这所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鼎鼎有名,它曾是毛主席的母校。
当这个小姑娘进入一师附小时,毛主席毕业还不到六年,杨开慧因革命而英勇就义还不足一年。在这些革命人物和事迹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王玉玲也在不知不觉间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
先后四年间,她踩着这些革命先辈的旧迹,听着他们的传奇故事,渐渐长大,也在成长的道路上感悟着这所不平凡的学校。
命运跌宕的开始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从东北一路扫荡南下,将湖南变为自己的殖民统治区。日寇在长沙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政策,其恶劣行径与禽兽无异。
为了躲避日军的骚扰,王玉玲一边跟随家里人逃难,一边又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小学的全部学业。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恶行,这位十余岁的千金小姐义愤填膺,复仇的种子便在她的心里慢慢发芽。她时刻牢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竭尽自己所能为抗日战争做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玉玲回到长沙,结识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丈夫张灵甫。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约定第二年就结婚。
王玉玲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听说两人的事情后,十分生气,她将王玉玲叫到自己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到:“孩子,这件事我是不会答应的。你两相差二十多岁,且不说你们结婚之后是否能够幸福,张灵甫是个军人,现在时战争年底,你能保证他能够一直陪在你身边,照顾你一辈子吗?”
面对母亲的疑虑,王玉玲安慰母亲道:“妈,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灵甫军人出身,保家卫国,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吗?况且你女儿这么大了,懂得怎么照顾自己,你就不要担心了。”
母亲本想再劝说女儿再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但处于热恋期的王玉玲依旧不为所动。母亲眼看如此,便同意了两人之间的婚事。
在程前的主持下,年仅17岁的王玉玲在上海金门饭店和一代抗日名将——时任国名党七十四军中将军长的张灵甫结为了夫妻。
这对英雄配美人的结合轰动一时,被周围的亲朋好友引为佳话。婚后两人一直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
王玉玲也知道自己的丈夫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便主动承担起“贤内助”的角色,管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让张灵甫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作战当中。
王玉玲的贤良淑慧也同样受到七十四军将士的赞赏和尊敬。在所有的将校军官太太中,王玉玲年龄最小,但是若论举止端庄、懂事聪慧,她可以是其他人的老师。
在七十四军中,无论军人眷属,还是官长士兵,对于王玉玲而言,都是她的朋友。
本以为王玉玲可以这样幸福地过完此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给他的人生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1947年5月6日,张灵甫在解放军华野五大主力纵队的包围下战死孟良崮。
此时,王玉玲还在照顾自己不满一岁的孩子。丈夫去世的打击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过了好久才在家人和朋友的安慰下,振作起精神出席丈夫的葬礼。
由于张灵甫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的葬礼也举办的格外隆重,蒋介石也亲自前来吊唁。
在随后的追悼仪式上,蒋介石看着憔悴的王玉玲,开口安慰道:“夫人,以后有什么要求你尽管开口,我一定办到。”
王玉玲红着眼眶说到:“先生的好意心领了,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以后不会有人打扰到我和孩子的生活。”
之后的几年中,王玉玲一边照顾孩子,一边重新拿起书本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追求。她明白现在这种情况,唯有自己不断努力奋斗,才能更好地照顾这个家庭,她不愿只做一个徒有其表的“花瓶”。
1953年,25岁的王玉玲以优秀的成绩考入纽约大学财务会计专业,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前往美国,开始了自己七十余年的异地生涯。
勇担责任的母亲和其他一同就读的同学相比,王玉玲没有雄厚的经济势力作为支撑,也没有家人和爱人陪在身边,四年的学习中,她一边打工赚取生活补贴以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边努力读书,最终以品学兼优的成绩顺利毕业。
随后,王玉玲成功进入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巨大的现实压力没有将他击垮,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家公司一待就是二十余年。在此期间,王玉玲身边也不乏有一些爱慕的追求者。
由于她面容姣好,身材曼妙,学识高又肯吃苦,就像一朵怦然绽放的牡丹。她独有的人格魅力引起了众多富家子弟的追求。
在这些众多追求者之中,选择一位优秀的男性,与之共度余生,对于王玉玲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王玉玲却没有这样做,她一直孑然一生,始终未再嫁。
她的心早已被亡夫张灵甫彻底占据,也许她早已将自己的爱情当成了丈夫的殉葬品,在往后的岁月中,她没有为任何人打开爱情的大门。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王玉玲总是习惯一个人坐在床边,拿出张灵甫在生命最后时期为她写的绝笔书,将其捧在怀里,心痛地回忆信中的每一个字。
在绝笔书中,张灵甫拜托王玉玲照顾好他们的儿子,好好将其抚养长大。每次读完丈夫的绝笔,王玉玲肝肠寸断却无力回天。
她曾数次想追随丈夫而去,可她始终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最后只能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怨恨,转换成强大的生存动力。
在美国的生活逐渐开始稳定下来后,身在异国他乡的王玉玲便时刻想着能够重新回到祖国大地。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回归祖国的种子便在她的心中埋藏了起来,她一直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正在和朋友参加聚会的王玉玲从她们的口中得知,解放军在取得战争胜利后,不仅善待俘虏,而且还厚葬了自己的丈夫张灵甫。
得知这一消息的王玉玲激动地泪流满面,对解放军充满了感恩之情。她心中下定决定,一定要努力争取重返家乡的机会。
在工作之余,王玉玲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美国华侨社团的活动。她竭尽所能地帮助美国的华侨解决难题,久而久之,她的事迹也在华侨圈里传了开来。
每到周末,居住在华侨区周围的居民总会看见一位美丽的妇女带着十余岁的孩子出现在贫困华侨的家里,为其打扫屋子,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正是因为王玉玲的身影频繁活动能够在美国华侨界,终于在不久后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注。
1973年秋,周总理从海外华人口中得知王玉玲在美国的情况后,当即安排负责美国外交的相关人员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回到祖国观光旅游。
不久后,远在美国的王玉玲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件,她打开信件看了之后,内心一阵激动。
原来,信中大致内容是邀请她回到祖国,看看国内最近数年的发展。事不宜迟,王玉玲立刻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国内。
在友人的陪伴下,王玉玲终于踏上了自己阔别25年的故土,并且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周总理见到王玉玲后十分激动,因为他和张灵甫都曾是黄埔军校的学员。
但在随后的交谈中,周总理也不免有几分神伤,自责自己没有将张灵甫带往正确的道路。
此后王玉玲每年都回国探亲访问,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自由从美国往返中国的华人,只有她和杨振宁两人。
2005年,王玉玲定居在了上海,回到了他和张灵甫结婚的地方,直到2021年悄然离世,终年93岁。
结语在动荡的岁月里,烽火佳人似乎只是电影中的唯美故事,而王玉玲却用自己悲凉而壮阔的一生,践行了自己心中爱的誓言。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如此情景可谓是王玉玲的真实写照。
相比于一生轰轰烈烈的革命家,王玉玲的人生也许并不耀眼,但她却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爱家更爱国的伟大妇女形象。
王玉玲的美,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美,那不仅仅是一副好看的皮囊,更是一个高贵的、值得人敬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