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653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51个词条
01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热搜话题:女儿一直在说对不起。
原来,一位母亲把自己和女儿的一段微信聊天记录发上网,于是引发了一波热议。
聊天记录中,女孩因为刚上初中,不适应寄宿生活,于是跟母亲倾诉:
“我觉得我晚上不寄宿会好,因为我晚上可能会情绪不好,我控制不了,就是很伤心,我真的控制不了,我还是适合晚上回家,像小学一样,我比较好接受。”
大概是明白母亲的为难和不易,女孩发泄完情绪便一直跟母亲说“对不起”。
最后,女孩甚至开始安慰母亲,并懂事地一再表示,自己愿意寄宿,也一定好好学习,希望母亲不要担心。
但母亲并不打算接住女儿的情绪,而是开始了大段的说教和卖惨,甚至抱怨女儿为什么不能理解自己。
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母亲对女儿的回应太冷漠,并且女儿一直说对不起,其实是一种求救信号,说明她已经有点抑郁了,母亲不但一点没意识到,还不断往伤口撒盐。
其实,从母亲的大段说教可以看出,母亲的确不容易,带着女儿寄人篱下,女儿的吃穿用度都要靠自己。
但不管怎么说,母亲的苦难不是孩子造成的,没道理把自己的不如意发泄在孩子身上。
况且,懂事的女儿并未要求母亲为她提供解决办法,只是发泄苦闷,表达情绪,希望得到母亲的理解。
此时,母亲若能及时赶到女儿身边,给她一个拥抱,即使什么都不说,都胜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说教。
因为有些时候,人在情绪崩溃时,往往并不需要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更多的是需要情感的接纳。
就像丹麦著名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共情沟通》中提到的:
给予一个人足够的倾听、积极关注、共情,他自己会疗愈自己,自己找出办法来。
02
这个话题上热搜后,我看到另一个母亲完全相反的做法。
同样是一名寄宿生,网友@蜗牛小镇的辰说,自己高考前有段时间情绪特别不稳定,他拿着电话卡在学校里的公用电话亭打了几分钟的电话,也和母亲说了很多个对不起。
结果第二天,网友异地的母亲就坐着高铁冒着大雨,赶到他的学校,接他出去玩了整整一天。
后来上大学时,网友才陆续从母亲同事的口中得知,母亲当年是推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来见自己。
所谓共情,就是你快乐,我能懂;你悲伤,我能察觉,并及时做出反应:宽慰情绪,理解感受。
这位母亲做到了。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如果要评选出一份“最令人讨厌的沟通方式”榜单,你会怎么选?
结果,点赞最高的回答是“讲道理”。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大家一定不陌生:
明明一个拥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们偏要喋喋不休地说教;
明明几句宽慰就能安抚的情绪,偏偏要罗列出100个“因为所以”,然后拧着脖子说:“你看你是不是做错了!”
……
他们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别人能过的坎,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能过,如果过不了,那一定是孩子的问题。
所以,他们才会通过不断讲道理的方式,说服自己的孩子收起情绪,坚强度过难关。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问:东亚人为什么活得累?
有个回答令人振聋发聩:
我们亚洲小孩的一大特色,就是不相信个体差异,无法正视自己的痛苦,因为别人没崩溃,别人承受住了,别人在某种摧残心智的体系里站稳脚跟了,所以我也必须行,我的痛苦只是杜撰和过度解读,因为不存在所以无需解决,房间里没有大象。
他们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对他们的孩子也是这样。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父母子女的关系迅速降温,渐行渐远,孩子不再愿意跟他们分享。
03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的小女孩说,小时候,她拿着喜欢的画给爸爸看,爸爸冷冷地说:“你画这些有什么用?将来又不能靠这个吃饭!”
女孩向妈妈倾诉:“我的同桌一直在背后说我坏话”,妈妈说:“早叫你别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现在知道错了吧?”
女孩拿着好笑的视频让父母看,没想到父亲又是一顿训斥:“大晚上笑那么大声干嘛?就知道瞎嚷嚷。”
工作后,女孩向父母吐糟领导给自己穿小鞋,还当众批评她,父亲指责:“那就要怪你自己了,为什么就批评你不批评别人呢?”
后来,过年回家,面对父母的嘘寒问暖,女孩再也没有了分享欲,径直走到了房间。
父母抱怨她脾气怪,平时在外也不打电话。
女孩也不再回应,因为不想再给自己心里添堵。
此时,女孩的心声是:“我只是想找你们聊天,而不是听你们说教。”
是啊,说教只会让关系降到冰点;共情,才能走进彼此心里。
想起一句话:低情商的人讲道理,高情商的人懂共情。
其实这句话对任何关系都适用。
《共情力》一书中提到:
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找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任何关系,都需要共情。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暖心的帖子,标题是:男朋友的共情能力。
帖主说,自己从小就敏感,后面患了抑郁症。
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就在家睡觉,拉上窗帘,门也不出,封闭自己。
这时候,她遇到了特别爱自己的男友。
帖主和男友相识于网络,后来男友为了她,跑到了她的城市生活工作。
那时候,男友只要下班,一有空就会到帖主家陪她,每天不厌其烦地跟她聊天,还常常对帖主说:“你好漂亮,你好可爱,我好喜欢你!”
而此时的帖主,其实蓬头垢面,邋里邋遢。
但她和男友在一起多久,这些话男友就坚持说了多久。
“那时候的我整个人丧到极致,不受控的情绪,不受控的难过和哭,经常睡觉的时候就会哭醒,我不敢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来的,怎么面对着这样的我说出喜欢的。”
在男友悉心的陪伴下,帖主终于走出抑郁,不少人在评论区夸赞帖主男友情绪稳定又温暖。
私以为,他的善良和温暖,皆源于超强的共情力。
人是感情动物,任何关系的好坏,其实都是共情力影响的。
只要我们用心沟通,多聆听、少评判,愿意理解他人、肯定他人、支持他人,好的关系自然水到渠成。
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好的共情者。
也希望更多的情绪和压力,都能够被看见。
所以呀,又穷又生的多,为什么嘞[笑着哭]
什么东西都往抖音上发 发完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也不知道发出来想要得到些什么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这就是华夏封建思想迫害底层人的结果。现代文明谁说这是好的提现[笑着哭]
90后,六年级就寄宿读书了,所以现在跟父母都没什么感情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有责任感。没钱,给不了孩子好的生活,自己会有负罪感。有钱的真是随便生,养的起也有精力。
我孩子现在六年级,早晚自习接送,七年级她现在不想住校,到时候我也接送,我很享受孩子跟我聊天,分享,我也会跟她分享我工作上的事情,现在亲子关系挺好的
知不知道大人也很崩溃的?为何一直要去共情别人,却不允许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让别人共情?我觉得大人小孩都要互相理解,告诉孩子家里的状况,就是没法又搬砖又拥抱呀!现在娃娃动不动就喊着跳楼,气到人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