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只新股计划在北交所上市,目前已经通过了审核,等待提交注册中。公司全称是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天工股份(834549.BJ),主要进行钛合金的粗加工,包括钛板坯、钛锭和钛棒等,目前正在申请在北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
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年成长性非常好,当年营收同比增长170.05%、净利同比增长142.57%,今年一季度也还好,营收同比增29.84%、净利同比增107.82%,但随后就有变脸的味道了,到三季度累计,营收同比变成了-15.39%、净利同比增幅也会落到只有10.54%。
这可不是什么好迹象。
当然,相比于表面的业绩数据,天工股份部分经营细节,让力场君更觉得非常有意思。突出体现在该公司的核心原材料,可用在很多敏感领域的钛金属材料,数据非常诡异。
根据数据披露,天工股份在2021年到今年上半年期间,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81.39%、81.71%、70.99%和73.55%,都是以海绵钛为主。同期,海绵钛的采购量分别为3876.07吨、3448.75吨、6889吨和3326.75吨;钛及钛合金材料实际产量分别为3779吨、3592吨、5672吨和2818吨。
做个数据的简单对比就能发现,在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海绵钛的采购量略低于钛及钛合金材料产量,其差异还以用混入其他合金来解释;但是在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海绵钛的采购量显著超过了同期钛及钛合金材料产量,差异数量分别多达1200吨和500吨以上,两期合计就是1700吨海绵钛原料。
在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下,上千吨海绵钛原料,就应当构成天工股份的原材料的增量部分,进而导致公司库存的原料类存货大量增加。
但事实上,公司的存货构成中,原材料及在产品2022年末余额合计为1.89亿元,今年上半年锐减至1.18亿元,不仅没有增加,相反还大幅减少。这一数据也指向,天工股份消耗的海绵钛原材料,明显大于新采购的海绵钛原材料。
也就是说,在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天工股份采购来的上千吨钛金属材料,既没有被投入到产品生产中,也没有体现在库存原材料存货中,就这样神秘消失了?这该不该查一查?
此外力场君还注意到,天工股份在今年上半年末的员工总数为412人,其中包括生产人员280人;而在2023年末的员工总数为452人,生产人员多达309人。也即在公司上市募资、计划进行大量扩产前夕,实施了比例将近10%的裁员,这也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