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历史神探系列或武侠片的人,经常会看到剧情中出现演员用手捅破窗户纸的故事,房间内毫不知情的人会因此被窥探秘密,甚至由于对方施放迷烟毒药等出现中毒晕倒情况。
许多介绍中国文化特色和古建筑成就的纪录片,不乏纸糊窗户的镜头,这几乎成为了古建筑的标志性特征,而翻新或另建的建筑通常不会再用纸来裱糊窗户,只要提起古建筑,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纸糊窗户。
许多古代旅游小镇,为了向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氛围,会特意用纸代替玻璃,导游在解说时也会向游客解释纸糊窗户是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其功能与效果可以满足封闭窗户的需求。
许多人会对纸糊窗户产生疑问,尤其是就其安全性质疑,这种用手一戳就破的纸,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怎么办呢?纸糊窗户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小说家们的情景杜撰?
一、用纸糊窗户,是演绎还是真?
实际上用纸糊窗户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或者山区,就是将纸糊在窗棂上,抵挡风寒雨雪。
有些风雪比较大的地区,比如东北三省,窗户纸是直接糊在外面,远远望去,与东北的雪景相得益彰,在风雪作用下相对贴里面更为牢固。
不止北方地区,整个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文明集中兴盛的区域,在五六十年前的民居都能见到纸糊窗户的情景,有些文人还将此行文记载。
纸糊窗户在中国古代是司空见惯的事,唐诗宋词里有许多描述窗户纸的词句,寄托着诗人别样的情怀,抒发出内心的各种情愫。
纸糊窗户做为中国的特色风景,被许多外国人士所惊叹,清末来中国旅游的传教士所拍摄的照片,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建筑窗户内糊的纸。
裱糊窗户需要一定的技巧,既要大小合适、坚固耐用,又要美观大方、心旷神怡,古代从事这项工作的被称为“白活”,又叫“裱糊匠”。
当然裱糊匠的工作范围并不止限于纸糊窗户,像棚子、墙壁等需要用白纸裱糊的地方,都是其施展技艺、发挥特长的所在,以此来谋生。
按照考古学家推测,最初房屋建起时,是不存在窗户的,古人只是参照洞穴的方式建造居所,后来随着对阳光和通风、通透的追求才开窗。
虽说纸在现代随处可见,也不是多么稀罕贵重的物品,但在古代并不是人人能够用的起,刚发明出纸的汉朝时期,只限于贵族使用。
直到南北朝时期,纸才在士子之中流行,但普通家庭也用不起。
从唐朝文人的诗句中可以窥探到,用纸糊窗户至少在唐代便已经比较常见。
纸的种类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发生变化,用来糊窗户的纸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特点,无论油纸、麻头纸还是白粉连纸都出现过。
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选择所处年代贵族文人所看不上的纸张,用来糊窗户,通常寿命比较短,经历一年风雨后往往需要更换,用新纸重新糊。
往往每年年底,趁着打扫卫生迎接新年之际,大部分人都会将旧的纸从窗户上拆下来,同春联一起,换上新的窗户纸,家里显得喜气洋洋。
如果遇到灾年或者家庭收入下降,许多人可能会不舍得更换,修修补补,勉强继续使用,毕竟在古代能够赚钱的门路非常少,活着更重要。
那么窗户纸是否真像影视剧中那么脆弱,非常容易就能戳出一个小洞,在遇到风雪暴雨天气时,这层薄薄的纸能否起到保暖防护作用?
二、纸糊窗户如何防雨防破
老百姓窗户纸确实在保暖和防护方面有很大局限性,影视剧中的情景在古代普通人家中的确存在,但在富裕阶层和达官贵人中却不会发生。
那个时代的底层人连饭都吃不起,更别说会在糊窗户上花费大量心思和费用,往往就是用最便宜的纸糊弄一下,大体上从外面看不到即可。
普通谷皮纸或藤纸糊窗户确实比较容易破损,古人家境宽松的家庭,在窗户内外两侧都糊纸,中间夹以麻绳,并要纸上刷上桐油,即油纸。
有些富裕的家庭,为了让房间更加保暖,会奢侈到用三层或多层窗户纸糊好,同时在窗户外挂上帘子进行防护,让窗户纸更为坚固耐用。
达官贵人们用来糊窗户的纸也与普通老百姓完全不同,普通人写字读书都不舍得使用的上好宣纸,却被用来糊窗户,皇家专供的称为“露皇宣”。
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纸,都脱离不开纸遇水即化的特性,顶多是坚持的时间长短罢了,遇到心存不轨的歹徒,也无法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在玻璃出现之前,古人改变不了纸糊窗户的根本特性,只能另寻它法,在窗户上想办法,古代的窗格密度非常大,中间留下的孔洞很细小。
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加强纸糊在上面的粘结度,提高纸糊窗户的张力,让纸在面对风雨和外力侵袭时,有比较好的防护功能,减轻压力。
此外在古人的建筑设计理念中,窗户纸是用来通风通气晒太阳的,起到防护作用的另有它法,一般会在窗户纸外面多设一层窗板保护。
地方绅士或者达官贵人,还会将草帘升级为实木护窗,在天气恶劣时对窗户纸进行防护,天气晴朗时则撑起,在窗户纸内侧则设有纱窗。
《水浒传》中潘金莲失手砸向西门庆的木棍,就是用来支撑在窗户纸外面的护窗用的,可见在当时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设施。
在房屋建筑的整体构造方面,远超实际所需的屋檐特别是大型飞檐,对于建筑的整体稳固性有着比较好的作用,可以减轻风雨的侵袭力。
而在窗户的整体设置上,不会像现代建筑那样,把窗户与建筑外立面平齐,而是将窗户退到建筑内侧,如同户型中的开敞式阳台,避免纸被侵湿。
古人对窗户纸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来规避纸的脆弱的特性,并非盲目的异想天开的用纸来起到所有窗户功能,这听起来就不现实。
三、古代都有哪些糊窗材料
除了纸糊窗户外,我国古代还尝试用过其它材料来做封闭窗户,不同阶层的家庭所采用的窗户材料也不尽相同,但纸是遇常见的材料之一。
我国最早发明纸是在汉朝时期,在纸出现之前窗户的封闭是用兽皮,相对富裕的家庭会用丝绸来代替以增加窗户通透度,避免憋闷。
有些家庭会采用麻布,以代替昂贵的丝绸,但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有时连人穿的衣服都凑不起,更别说糊窗户了,这时只能用杂草来填充。
最艰难的时候,普通老百姓杂草都用不上,太阳落山或风雪暴雨时节用木板将窗户封闭,在天气暖和阳光充足之时再打开,日子过的艰辛。
有的达官贵人们为了凸显地位,提高居住舒适度,会采用名贵的绫罗绸缎来糊窗户,这在《红楼梦》中有许多体现,甚至有不同颜色进行匹配。
皇室中使用过类似现代纱窗的材料——冷布,这是纱布的一种,通透性较好,但隐私方面有所不足,通常在内侧还是需要纸糊的窗户遮挡。
宋朝时,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材料,那就是明瓦,在材料特点和通透度上和玻璃类似,但只是半透明,拙政园还有这种窗户,普通人自然用不起。
玻璃在古代并非不存在,只是当时制作玻璃的工艺不成熟,玻璃造价昂贵,无法普及在窗户上,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玻璃已经代替了纸。
结语
纸糊窗户并不是小说家的杜撰,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在古代封闭窗户的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普通老百姓都能够用的起,提高了生活质量。
除了纸之外,古代糊窗户也有其它材料,比如兽皮、明瓦、丝绸等,但或者是性能不足、或者是价格过高,无法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普及。
我们所担心的纸脆弱易破的特性,古人同样清楚的知道,所以纸糊窗户主要是为了确保室内的通透性,并不是仅仅依靠纸来进行防护,有其它考量。
在建筑整体设计上,高大的屋檐和内凹的窗户,都可以有效减轻风雨的侵袭,而窗户的三层结构设计特别是外部设有木板或窗帘额外保护。
建筑设计与窗户纸的综合作用,给古代人民提供了相对安全和长久的保护作用,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让人民可以更好的获得休息生存。
在玻璃工艺成熟、造价降低之后,用纸糊窗户的情景已经成为历史,科技的发达一步步让人类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和飞跃。
参考链接:
古代纸糊的窗户,真的一戳就破吗?刮风下雨可咋办?
2023-10-10 ·肃州融媒
古代纸糊窗戶一戳就破 怎么防风雨?别被电视剧误导了
2023-10-07 幻山
筑梦将来
以前用纸糊过,三十多年前吧!下雨有幔子,一种用芦苇编的,或麦秸编的幔子,以后用玻璃,现在铝合金门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