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魏先生至今记得,2024年7月签下珍爱网合同时,红娘拍着胸脯保证“一年内包脱单”。可就在今年3月4日,当他带着新买的西装准备赴约时,却发现昆明俊发店的玻璃门紧锁,透过缝隙只能看到散落一地的文件——他的19000元服务费与承诺,被永远锁在了空荡的写字楼里。

从西安到温州,从上海到昆明,珍爱网线下门店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关闭。会员们发现,曾经嘘寒问暖的红娘一夜失联,企业微信群突然解散,甚至有人刚续费5万元,第二天就收到“全员离职”的通知。一位温州会员苦笑:“恋爱没谈成,倒被‘红娘贷’套牢了信用卡分期。”

这些紧闭的门店背后,是一套精密的话术体系。记者暗访发现,红娘们会先用“年龄焦虑”攻破心理防线,再以“专属匹配”制造幻觉。当系统里根本没有符合要求的对象时,她们便虚构出“年薪百万、温柔体贴”的完美人选,诱导消费者签下天价合同。更讽刺的是,合同中明确写着“介绍满6人即终止服务”,成功率却只字未提。

珍爱网三度声明称闭店是“业务优化”,承诺会员权益不受影响。但西安会员拨打总部电话20次,只得到机械回复“已记录”;温州小吴发现,所谓“转移至新团队”的服务,实则是AI客服的自动推送——推荐对象的信息,竟与三年前收到的如出一辙。

这场风波撕开了婚恋市场的荒诞现实:一边是监管部门开出的170万元罚单,揭露其虚构会员信息、虚假宣传的乱象;另一边是门店红娘的培训手册上,赫然印着“不考核匹配成功率,只考核签约金额”。正如专家所言,当婚恋机构把“牵红线”变成“割韭菜”,消费者握着的不是丘比特之箭,而是一把明码标价的镰刀。

魏先生仍定期去闭锁的门店张望。他说不清在等退款还是等奇迹,只知道那些在合同里轻飘飘的“幸福承诺”,终究抵不过一句冰冷的“系统升级”。或许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付了五万元,你却连句再见都不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