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溺水三千
欢迎来到吃瓜特快,每天分享社会趣闻人生感悟,祝您人生旅途中,美好相伴
闹得沸沸扬扬的贵州女企业家讨薪被捕案件,历经了近3年时间,经过贵州省联合调查组调查,官方通报了最新的进展,理清了债务债权方,欠款基本已清,同时对于涉案的人员都不起诉处理。

2021年9月3日,央广网报道了贵州六盘水水城区投资了近3亿的项目于2018年8月突然被叫停烂尾,导致承建商历经3年没收到工程款。
2021年9月4日,中国之声记者采访了水城区政府,得到的回应,他们将积极整改,筹资金将烂尾的工程完成,并偿还拖欠的工程款。

直到2024年2月26日,女企业家讨薪案件再度被多家媒体报道,讨2.2亿工程款,钱没收到,却导致10多人被捕。

除此之外,据女企业家自述的信中透露,自己还反遭殴打、辱骂、软禁逼债风波,导致她本人全身软组织挫伤、骨折等。

2月27日,水城区人民政府深夜发布情况通报,表示《中国经营报》刊发的文章中,2.2亿欠款不实,同时用1200万元化解2亿元债务的内容也是不实的。
另外因讨薪过程中雇的律师及调查人等涉及10多人因涉嫌侵犯个人信息罪及寻衅滋事罪,被逮捕。


而对于官方政府称自己报道内容为不实内容,报道这篇文章的记者也出来回应,表示自己采访相关的部门,并没有得到回应,反问相关部门,之前为什么不回应呢?随后记者还晒出了六盘水拖欠 2.2 亿工程款明细,涉及有9个项目。


2月2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他们针对舆情,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牵头人为省检察院,将对这个案件进行深度调查。
随后最高检也在微博转发了这则通报,关注贵州女企业家讨要工程款的进展。

3月6日,贵州省省长李炳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贵州女企业家讨薪事件,他们一定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会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方案的。

直到6月6日,贵州联合调查组发布最新的情况通报,公布了女企业家讨薪的处理结果。
第一点,关于债务方面。
联合调查组是委托了第三方专业的会计律所进行了专项调查,发现女企业家共承建了10个项目,其中7个项目钱全部结清,另外3个项目支付了部分工程款,其他的在走民事诉讼程序。
从官方的多次通报中得知,7个结清的项目中合计11877.45万元,案发前已支付了8821.1万元,余下的3056.35万元于今年5月17日支付完成了。

第二点,关于侵犯个人信息罪及寻衅滋事罪被逮捕案件。
女企业家为了给政府施压,雇了5个人跟踪偷拍等用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对于这5个人的行为本来已经构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考虑到认罪,且情节较轻,因此不予处罚,决定不予起诉处理。
另外10个人将偷拍的信息,邮寄威胁信行为,实际也构成了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但考虑到情节较轻,最终也不予起诉处理。
最终,对于5个人进行了训诫,10个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有网友表示,希望通过此事找找原因,追根溯源,堵住源头才能避免下次发生同类事件

也有人表示,请问!拖欠人家这么多年时间钱的损失,谁来负责?又是如何负责?

有网友表示,等于欠债属实了,那之前六盘水通报的已经还清了,等于他在虚假陈述?这不追究责任?

经过贵州女企业家讨薪案件的波折,我们不禁反思:为何在某些情况下,“不闹就拿不到钱,闹了能拿到工程款”似乎成了一种现实写照?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部分企业在工程款结算中遇到的困境,也凸显了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建设的紧迫性。
在这一案件中,我们看到了媒体的力量。媒体的及时介入和深入报道,不仅推动了案件的解决,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营商环境问题。
正如许多网友所言,有问题找记者,似乎比其他部门更管用。
然而,我们更应意识到,媒体的力量是监督而非替代,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构建一个法治化、公正公平的营商环境。

女企业家应该感谢的不仅仅是记者,更应该感谢那些坚守法治、公正执法的政府部门。正是有了这些部门的介入和调查,才使得案件得以公正处理,工程款得以顺利结算。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如果工程款能够按照正常程序及时结算,那么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闹事事件。
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给企业家们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他们才会更加愿意到各地去投资,我们的经济也才会更加繁荣。
您觉得呢?
资料来源:
界面快讯—贵州省联合调查组通报女企业家讨工程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