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长沙某仓库内,34岁的雷先生颤抖着双手撕开黑色包装盒——一台身高1.3米、重达70斤的宇树G1人形机器人缓缓“复活”。
通电瞬间,它像被赋予灵魂的木偶般稳稳站起,金属关节发出清脆的“咔嗒”声,现场围观的吃瓜群众直呼“科幻电影成真”。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钢铁木偶”的主人,竟以31.9万元的高价购入,转身便以8000元/天的“天价”对外出租,订单排到了3月中下旬。
雷先生原本是汽车租赁从业者,去年10月被春晚宇树H1机器人扭秧歌的表演“种草”,便预判“人形机器人未来必火”。
去年12月,他果断花费30多万元订购了高配版G1机器人,比官网售价低了一半。
尽管机器人的功能目前仅限于行走、挥手、站立等基础动作,需人工操控完成动作组合,但凭借“春晚同款”的稀缺性和科技噱头,它迅速成为商业活动的“流量收割机”。
“新店开业游街神器”“学校科技教育新宠”“企业年会吸睛担当”……雷先生的招租广告语精准戳中市场需求。
短短几天内,咨询电话爆满,客户涵盖商场、学校、政府机构等,甚至有外地商家愿意支付1.5万元/天的“天价”差旅费。
据估算,若日租金8000元且满档,雷先生月收入可达24万元,最快半年回本。
对此,虽有不少网友赞叹雷先生的商业头脑,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质疑,认为这只是科技狂欢下的商业泡沫, 他们并不看好智能机器人出租这个行业,并给出了三点理由:
首先是功能局限。雷先生的购买的高配版机器人目前仅能完成“两三岁孩童”水平的动作,复杂功能需二次开发,成本高昂。
其次是价格虚高。G1官方售价仅9.9万元,而高配版二手市场溢价超200%,租赁定价被指“收割智商税”,哪有那么多“钱多的啥子” ?
最后是技术风险。频繁出租和高强度使用会导致关节电机长期高负荷运转易磨损。另外网络攻击等安全隐患也尚未解决。
对于网络上的质疑和关切,宇树科技正加速迭代技术,计划年内为G1新增跳舞、搬运等功能,而资本已闻风而动——公司估值半年暴涨2.5倍,人才争夺战硝烟弥漫。
雷先生坦言:“现在赚的是情绪价值,等功能完善后,才是真正的蓝海市场。”
这场始于春晚的科技狂欢,究竟是资本泡沫还是未来序章?或许正如网友调侃:“现在租机器人,就像十年前买智能手机——今天看不懂,明天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