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提出的“议举新太子”的盲盒被最终打开之后,其结果令在场很多阿哥和官员非常意外:原来康熙所要保举的太子人选,不是别人,正是此前康熙一度提出要将之罢黜的废太子胤礽。
而包括佟国维在内的所有朝臣,基本上都是支持八阿哥上位。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朝臣都掉进了康熙早就挖好的大坑里。
这可正是应了那句网络段子:
“世事无常,大肠套小肠。”
眼见康熙“出尔反尔”,以一场“议举新太子”的“迷局”,套路了朝中大多数官员,作为居中联络操纵者的佟国维同着众人的面,决定和康熙“硬刚到底”,直到被康熙当头一棒给呵止住。
这当头一棒就是康熙所说的:佟国维的老底。
康熙这一厉声呵斥,立刻让佟国维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再也不敢和康熙抬杠。
那么,康熙所说的“佟国维的老底”,是确有其事吗?还是说只是康熙为了震慑住佟国维,随口说的一句唬人的话?
咱们先简单复盘一下这场朝堂“辩论”的前因后果。
有不少读者曾经说过,康熙和佟国维在朝堂之上的这场“抬杠”,纯属表演。
因为此前康熙在和佟国维的那场饭局上,已经在谈笑间和佟国维达成了共识:康熙安排隆科多上位,佟国维自己全身而退。
关于这个观点,我是基本赞同。
不过,康熙和佟国维,对于揭晓太子人选那天,双方具体如何表现,这个并没有具体的剧本,只能靠俩人现场发挥。
因此,个人认为,佟国维虽然是在配合康熙演戏,但是也不排除两个人已经将表演推升到了“忘我”的境界,直至成为了假戏真做。
也就是说,康熙和佟国维原设想的是两个人在朝堂之上各自坦露底牌之后,互相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然后体面地收场。
不料佟国维却“沉醉”于剧情当中,越表演越收不住场,甚至借机吐槽、抬杠,以发泄对康熙的不满,结果让康熙不得不以“掀开佟国维的老底”为由,及时“唤醒”了佟国维。
那么,回到本文的主题:佟国维到底有没有所谓的“老底”呢?
个人认为是有。
结合佟国维此前的一些戏份,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被康熙“记录在案”,作为拿捏佟国维的“把柄”。
一、和“八爷党”私下交往甚密。
这个是有具体剧情为证。
八阿哥在犹豫是否要接手审理刑部冤案差事之前,曾经在天黑之后,“出后门”、“坐小轿”,悄悄来到佟国维的家中,向佟国维讨教。
从八阿哥如此轻车熟路的行程安排,我们不难发现,八阿哥和佟国维之间的交往应该是由来已久。
只不过,俩人的会面,都是在非常隐秘的环境下进行。
所密谋的内容,更是涉及朝廷变故重大事件。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一下,那就是康熙在让朝臣们商议“追比国库欠款”人选的时候,佟国维直言不讳地推荐八阿哥。
众所周知,国库之所以落下上千万两银子的亏空,正是八阿哥负责管理户部期间造成的。八阿哥暗中放水,允许众皇室成员和百官从国库里借债,自己落了个“八贤王”的美誉,却给朝廷造成了重大隐患。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八阿哥在户部进行的这些操作,佟国维也是有策划或者参与的。
因为自胤禛开始追比国库欠款后,佟国维便不再染指这件事,甚至佟国维的侄子隆科多因没钱还债,找佟国维借钱,佟国维也只是给了隆科多五百两银子,便打发他走了。此举,固然有佟国维故意冷落佟国维的缘由,不过也不排除佟国维并不想和国库欠款一事再牵扯太多,急于想撇清和其关系。
二、佟国维居中联络,结党营私。
这个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议举新太子”期间,佟国维稍加活动,便联络了上百名官员同声一气,支持八阿哥。这种号召力和影响力,着实令康熙吃惊。
那么,佟国维的这种影响力从何而来?
我想,少不了佟国维和下面的官员沆瀣一气,通过操纵官员升迁,拉拢自己的党羽。
佟国维的为官心态,俨然已经和八阿哥一样,只为通过给各级官员的利益,培植自己的人脉势力。至于心系江山社稷、国计民生,反倒是其次。
向来明察秋毫的康熙,对佟国维的这些日常表现,不会不清楚。
所以,当康熙赫然讲出一句“掀开你的老底”之时,佟国维自己慌神了。
当朝做官这么多年,佟国维自己做了什么,他心里最清楚不过了。
如果继续和康熙“杠”下去,让康熙拿自己的那些“老底”大做文章的话,那么佟国维最后能否平安降落都是个问题。
所以,佟国维迅速结束了自己的表演,此后便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