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管任何人使用任何手段,都不能将它分割出去!
众所周知,周总理生前有着极其浓厚的台湾情结,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国时期,周总理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但唯独没有到过西藏和台湾。可西藏毕竟已经解放,宝岛台湾却仍迟迟未归,这也成了他老人家一生未了之心愿。
1975年12月,为国操劳一生的周总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然而,在弥留之际,他心中仍挂念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可爱质朴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孤悬海外的宝岛台湾,更是让他牵挂。
而就在几个月前,总理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了一篇名为《访蒋经国旧部蔡省三》的专稿,总理对此非常感兴趣,认为这对解决台湾问题有着很好地参考意义。于是,他便特意批示,让罗青长他们认真了解蔡省三的谈话内容,并进行分析研究。
但当时的周总理已经病入膏肓,握笔不稳,很难写完整段的批示,于是,在艰难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后,他又颤抖着手连写了四个“托”字,由此可见总理对台湾问题的关切。
1975年12月20日上午,总理醒来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要见罗青长部长。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罗青长就一直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工作,1952年起开始担任中央对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周总理的领导下长期分管对台工作。
俗话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在周总理领导下工作的这些年里,罗青长成长得非常快,届时57岁的他就已经是中央调查部部长了。
罗青长接到电话后便立即赶往医院,然而,在进入病房看到周总理憔悴的面容时,罗青长却心如刀绞,眼里不禁灌满了泪水……
总理见到罗青长后,想跟他握手可已经没有了力气,他强忍着病痛的折磨,缓缓地说道:青长同志,想不到我一病,却病成这个样子,今天还能见到你。
紧接着,总理向罗青长谈起了他最关心的台湾问题,并叮嘱罗青长道:“不要忘记台湾的老朋友!”
说了没一会儿,总理的声音便渐渐弱了下去,眼睛也闭合上了,又陷入了昏迷……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总理最后一次约见中央部门负责人谈话,而谈话的内容却都跟台湾问题有关。由此可见,总理对台湾的情结之深,着实令人感动。
1976年1月8日,“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与世长辞,享年78岁。
1月15日,追悼大会结束后,根据治丧委员会的安排,骨灰第二天才撒。那么,在这最后一夜,周总理的骨灰应该安放在哪儿呢?
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安放在家中,与亲人度过最后一个夜晚,但周总理生前却早有安排,他的骨灰要放在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
于是,总理的最后一晚,就在“台湾”度过。
总理的骨灰分四次撒在了四个地方,最后一次是撒在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为何要撒在这里呢?
对此,罗青长曾解释说:撒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二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台湾同胞,他希望自己的骨灰撒进大海后,能让海潮携带着去向台湾,与台湾同胞在一起。
尽管周总理已经离去,但罗青长并没有忘记总理生前对自己的嘱咐,他很清楚,总理所说的“老朋友”中,一定有那位在“西安事变”前与他秘密会谈,并建立了深厚友谊的——张学良将军。自从张将军被蒋介石押解至台湾后,周总理就一直想方设法向他传递思念之情。
比如在1960年的时候,周总理就趁张学良之弟张学铭回国探亲之际,将其邀请至西花厅相聚,并亲自手书几句话托他带给张学良将军:“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有期。”
但罗青长并不知道总理写的这四句话是否真的已经传到了张学良将军的手中,于是,他又先后在1992年和1996年,两次手书总理的这四句话,托人转交给张学良将军。
在张学良将军回国的这个问题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始终未果。
1987年10月14日,在海峡两岸隔绝了38年后,台湾当局迫于压力,终于宣布开放大陆探亲的政策。
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促使了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两岸关系更加紧密。
当然,两岸同胞的往来只是开始,文史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将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