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认为鸡的饲料要精细,却不知适度粗糙饲料,有助于鸡的肠胃蠕动
在养鸡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众多养殖户都在思索着如何让鸡茁壮成长,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个看似顺理成章的观念是,鸡的饲料必然要精细,毕竟我们都知道人吃精细的食物身体会好,鸡不也一样吗?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鸡饲料越精细就越好,这是很多人笃定的想法。从表面看,精细饲料确实有着诸多看似合理的地方。首先,精细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去除了那些可能存在的杂质和难以消化的部分。例如,将谷物磨得足够细碎,鸡在啄食的时候能够更轻松地摄入。而且,精细饲料可以根据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确调配,比如在鸡雏期加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来促进生长发育,在产蛋期保证钙等矿物质的充足供应。这一点从一些现代化的养殖场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精心研制出各种成分比例精确的饲料,鸡吃了之后似乎也能按照预期生长和产蛋。
然而,当我们换个角度,将精细饲料和适度粗糙饲料进行比较时,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巨大。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肠胃需要通过食物的咀嚼、消化来蠕动,肠道肌肉的这种运动不仅有助于食物更好地分解吸收,还能促进肠道的新陈代谢。鸡其实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精细饲料由于太过软烂,在鸡的肠胃中几乎不需要过多的咀嚼和蠕动就能通过,这就导致鸡的肠胃缺乏足够的刺激。长此以往,鸡的肠胃蠕动功能会逐渐减弱。就像一个人长期依赖轮椅,腿部肌肉会萎缩一样。据一些养殖户反映,他们长期给鸡喂食精细饲料,鸡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而且鸡的整体活力也不如预期。
从成本和养殖效益的角度来看,精细饲料也存在一些隐患。精细饲料的生产往往需要更多的加工工序,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而且这种高成本的投入并不一定能换来理想的生产效益。因为肠胃蠕动缓慢、消化功能不佳的鸡,生长速度可能会变慢,产蛋量也难以保持稳定。相比之下,那些食用适度粗糙饲料的鸡,虽然饲料成本可能有所降低,但由于肠胃健康,鸡的生长速度快,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也更好。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很多人只认为精细饲料好的情况呢?一方面,这是因为大众对于鸡这种动物的消化生理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大多数人习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类比鸡的饲养,但没有考虑到鸡和其他动物在消化结构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市场上精细饲料的大力推广也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一些饲料厂商过度宣传精细饲料的优势,而忽视了适度粗糙饲料的重要性。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养殖户要对鸡的消化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可以参加一些养殖技术的培训课程,阅读专业的养殖书籍,或者向专业的兽医和养殖专家请教。了解到鸡在自然状态下会啄食各种粗细不同的食物,这种多样性才是保证它们肠胃健康的关键。例如,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麦麸,麦麸的表面有许多粗糙的小颗粒,能够让鸡在啄食的时候充分运动肠胃肌肉。
其次,合理调整饲料的配方。不要一味追求精细,而是要根据鸡的种类、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科学配比。比如对于成年蛋鸡,可以适当提高粗饲料的比例。可以将玉米、豆粕等主要粗饲料与适量的米糠、统糠等粗糙饲料混合。在混合比例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最初的60%粗饲料和40%细饲料逐渐调整到50%粗饲料和50%细饲料。这样的比例调整既能保证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又能促进肠胃蠕动。
再者,饲料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除了粉状的饲料,还可以采用颗粒饲料和散养觅食相结合的方式。颗粒饲料的硬度能让鸡在啄食时有咀嚼的动作,刺激肠胃。而散养觅食则可以让鸡接触到各种自然状态下的食物,像野草、虫子等,这进一步丰富了鸡的营养摄入并促进了肠胃蠕动。在一些林下养鸡的模式中,鸡的肠胃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圈养喂食单纯精细饲料的鸡,就是这个道理。
从长远来看,养殖户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不要仅仅关注眼前的利益,为了降低成本而过度使用精细饲料,而忽略了鸡的健康这一根本要素。一个健康的养殖环境,应该是在保证鸡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养殖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适度的粗糙饲料有助于鸡的肠胃蠕动,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养鸡要点。通过提高对鸡消化生理的认识、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以及多样化饲料形式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让鸡健康成长,实现更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