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就业市场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很多文职人员面临失业的困境,另一边则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缺口大到惊人。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群年轻的 00 后却毅然选择了做护工。
我是一名00后护工,踏上这条充满爱与责任的道路选择成为护工,和我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我自幼跟着姥姥姥爷生活,他们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那些祖孙相伴的温暖时光,在我心底种下了对老年人深厚的情感种子。
我服务的第一位客户是陈爷爷,他因中风行动不便,生活需要全方位照料。初次见面,陈爷爷眼神中满是落寞与无助,我的心瞬间揪紧。每天清晨,我赶到陈爷爷家,开窗通风,为他准备营养早餐。喂他吃饭时,陈爷爷因吞咽困难,每一口都吃得艰难,我便耐心地一小勺一小勺喂,一顿饭常常要花上一个多小时。
饭后,我搀扶着他进行康复训练,从客厅到卧室短短几步路,我们却要走上许久。陈爷爷每挪动一步都气喘吁吁,我不断地鼓励他:“爷爷,您今天比昨天进步好多,再坚持一下,肯定会越来越好!”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我的陪伴与照料下,陈爷爷逐渐有了笑容,康复训练也越来越配合。有一次,他紧紧拉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说:“丫头,多亏了你,让我这老头子又有了盼头。”那一刻,我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但居家护工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王奶奶的子女对我照顾老人的方式提出质疑,觉得我太年轻,缺乏经验。他们认为王奶奶的饮食不够营养,康复活动安排不合理。面对质疑,我没有慌乱,而是拿出自己精心制定的护理计划,详细地向他们解释每一项安排的科学依据。我还邀请了专业的营养师和康复师,一起为王奶奶的护理方案把关。经过一番沟通,王奶奶的子女终于放下心来。这让我深刻明白,在居家护工这个岗位上,赢得家属的信任至关重要,而这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结识了不少同样年轻的同行。阿宇原本是学设计的,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社区帮忙照顾老人,看到老人们因他的陪伴露出笑容,内心深受触动,毅然转行成为居家护工。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老人的家居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老人的生活更加安全便捷。
还有晓萱,她凭借着出色的沟通能力,总能打开老人的心扉。有一位性格孤僻的爷爷,在晓萱的陪伴下,变得开朗健谈,还会主动和邻居打招呼。我们善于利用互联网,为老人选购性价比高的生活用品,学习最前沿的护理知识和康复技巧。
在很多人眼中,00后可能还孩子气十足,但在居家陪护这个岗位上,我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担当。我们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收获了他们的信任与依赖,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00后加入我们,为老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