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过去,云计算的“大连模式”有了哪些变化

因为科技是阴天 2024-03-09 00:10:29

温故知新是个好习惯。至少知道哪些创新只是红极一时,哪些实践才是历久弥新。云计算发展的“大连模式”被定义已有六年之久。但以2022年的眼光,回看2016年大连市与华为公司的合作,仍能看见三分实用、三分新意、三分变化,以及一分话题。

“大连模式”前传

“大连模式”不止始于2016年。

2000年后的科技发展史中,2015年应该被特殊标记。这一年云计算不再是虚拟化,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也开始逐渐融合。也是在2015年,数字化转型、生态合作理念开始萌发,这在此后更是深度影响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或者说,此时中国科技产业关注的技术在改变、市场需求在改变、合作模式也在改变,而且三者互为因果。

大连软件产业就身处这一变化中。大连软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2015年,全市软件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23万。全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更是达到1534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

这已处于相当有竞争力的位置,但以此为基础再上台阶,就不能仅仅依靠软件企业的分头出击,而是必须改变原有各自为战、各自摸索的发展模式。改变的契机就始于2015年,大连市与华为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旨在加快推动大连云计算产业发展,助力区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升级,扶持本地企业云化转型。

作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地举措,2016年,华为大连软件云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正式入驻高新区,华为云软件开发云(华为云DevCloud平台)也正式上线。华为将自己30余年的研发经验,通过云服务方式倾囊相授。

再看“大连模式”

这就是“大连模式”的前传。

2017年3月,工信部正式将大连市与华为公司基于云计算的合作模式,定位为全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大连模式”。而且经历五年的验证,其一直很实用,也一直有新意、有变化,一直是值得关注的科技话题。

首先,“大连模式”是云计算与区域产业融合的最早实践之一,标志着云计算已经走出头部科技的实验室,已经走向更为广阔的企业级市场,真正成为数字经济的底座,而且这一定位现在已成为业内共识。

其次,云计算抓住了软件产业结构优化的契机,软件开发也成为大连发展云计算的抓手。因为,此时软件研发正面临从瀑布开发到敏捷开发,再到DevOps的连续转型。同时,华为云采用“一中心+一平台”模式,提供了线上、线下的完整服务。

第三,“大连模式”促进了政府面向软件产业的企业服务的升级,即从传统水、电、煤扶持,两免三减半的政策扶植,转变为平台技术支持。这既解决了软件企业的生存问题,也解决了发展问题。

第四,软件企业实现了从自生式发展,到平台式发展的转变。软件企业确实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发展,但势必会有人脱颖而出,也有人可能掉队。华为云DevCloud平台则集成整合了项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码检查、编译构建、测试、部署、发布等覆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服务工具,整体提升了软件企业的综合技术能力。

第五,人才生态首次成为科技生态的一部分。因为此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处于快速发展期,软件企业相关人才缺口较大,这也成为掣肘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六,大连本地软件企业借助华为的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以及生态能力,联合拓展全国市场、联合打造行业解决方案,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

2022年6月15日,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大连分会汇聚大连本地软件开发领域生态伙伴、优秀企业代表等,共同交流华为云软件开发前沿技术。从OpenHarmony、软件开发到应用上云,构建大连开发者社区圈层,携手伙伴和开发者共同繁荣大连软件开发价值生态链。

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大连分会现场照片

“大连模式”这六年

这就是“大连模式”,而且以2022年的眼光,回看2016年华为和大连开始的合作,依然感觉其是云计算发展的经典模式之一,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当然,相关数据也注解了其中的变化。

截至目前,华为大连软件云创新中心已累计服务企业900余家,服务企业员工12000余人。创新中心通过专家指导、现场服务、线上支撑多种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软件企业提供敏捷转型和DevOps落地方法、技术、工具和实践的全方位赋能指导。

据了解,参与调研的120余家企业,在开发效率、部署效率、交付周期、协作效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其中有20余家企业完成了立项、设计、研发、测试、交付、运维的全流程云化迁移,实现了敏捷管理和DevOps研发的贯通落地。

不仅如此。

科技生态是由技术应用、人才赋能、商业赋能等多重纽带联接。通过创新中心赋能本地企业,聚合数字化技术应用平台,整体提升软件企业研发能力,这只是“大连模式”的一部分。人才生态、商业生态也是“大连模式”的典型特征,而且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前者是科技生态的引擎,后者有助于生态合作始终保持活力。

在人才生态方面,聚焦培养产业人才,运用创新人才预留方式,共同打造大连人才生态,助力区域产业及经济发展。在商业赋能方面,大连本地软件企业也进一步拓宽了商业落地的路径,并逐渐融入全国生态体系。2019年,已涌现出众多百万级销量商家。目前,25家企业认证成为华为云生态伙伴。其中,13家企业认证成为华为云解决方案伙伴,3家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入驻华为云市场和严选市场。

“大连模式”的未来

这就是“大连模式”六年来的变化。而展望未来,“大连模式”的内涵还在不断变化。“大连模式”以云计算与软件产业融合为起点,未来将首先支撑软件产业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升级。

以鲲鹏、昇腾代表的多样化算力,以OpenHarmony操作系统代表的万物互联,都在改变数字世界的模样,这也将为“大连模式”开辟新赛道。而且基于过去六年的生态合作,“大连模式”将更容易构建起完整的安全软件供应链体系,更容易构建起从芯片适配、应用迁移,到应用开发、应用上云的开发者社区圈层。

同时,“大连模式”的作用内涵也将走出软件产业,支撑大连乃至辽宁,实现“软件制造”向“软件智造”转型,促进大连乃至辽宁省云计算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辽宁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聚焦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加快辽宁实现“数字蝶变”。

“大连模式”就将在此转变中,展现出新的内涵。即以云平台支撑软件企业技术升级、人才升级、营销升级,实现数字产业化,进而以“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将软件能力、数字能力外溢至制造行业,乃至千行百业。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当然,放眼全国,“大连模式”也在不断被借鉴和复制。华为云赋能云已同多个城市和多所高校展开合作,服务了数十万的开发者,极大地提升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未来,华为公司将持续加强“大连模式”的影响力,同时也会将全国其他创新中心的经验同步回馈到大连来。

0 阅读:0

因为科技是阴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