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淡水壶园、邓仲元旧居

声夫评旅游 2024-07-04 03:08:06
参观淡水壶园、邓仲元旧居

作者 昇夫 字数 2308

淡水壶园,即邓承修故居,位于淡水老城上拔子园14号。建于清光绪初年,坐西向东,是邓承修辞官还乡后的起居、安身之所。仿北京四合院布局,整体呈长方形,由两栋房屋、回廊、庭院等组成,是惠州市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历史名人故居。2013年,惠阳区对其进行了全面恢复性修缮。2015年被列为广东省级文保单位。

邓承修故居

邓承修(1841-1892),字伯讷,号铁香,广东归善县(今惠州市惠阳区)淡水人。清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历任刑部郎中、监察御史、鸿胪寺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通过参观了解,有关邓承修关键词:“铁笔御史”,崇雅书院。

邓承修为官清正忠直,任御史时大胆进谏,弹劾权贵,痛陈利弊,人称“铁笔御史”。邓承修是清流派中的健将,他弹劾不避权贵,“勇决不顾祸害”,“参权贵无虚日”,自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十二年间,上奏议政达78本之多,其中75本与弹劾贪庸官吏有关。对李鸿章这样的朝廷重臣亦不留情面,直言不隐。

清光绪十一年(1885)十二月,为期年半的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不败而败”。时任鸿胪寺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的邓承修参与《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订,并受命前往广西勘定中越边界。作为中方勘界大臣,他面对法方的领土要求寸土不让,声言“即断我头,亦不能从”,不惜以生命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最大程度上争取了我国的领土权益。

这两点是很值得可敬可佩的,尤其是铁面无私。我在想:一个人铁面无私出于本性,自然之事。但能行得开,必然有适用的土壤环境。没有过硬的支持,一个人铁面无私,只会落得异类,能明哲保身就不错了。

邓承修辞官返乡后,崇文兴学,主讲丰湖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在淡水创办崇雅书院(今崇雅中学)。

擅长书法,其行书人称“铁画银钩”,作品收入《广东历代名家书法》。另对惠州西湖的整治疏浚,也有一定贡献。

清光绪十八年(1892)病逝于惠州六度庵,年52岁。

邓仲元旧居

邓仲元旧居位于淡水老城猪行街51号,与邓承修故居仅一巷相隔。建于清末,坐北向南,平面呈“7”字形。砖木结构,硬山顶,糅合了客家围屋和广府建筑的元素,在清末民初东江府第式民居中有一定的代表性。邓仲元旧居一侧有一间归善书房,应是近年新辟建的。邓仲元旧居现为广东省级文保单位。

邓仲元(1886—1922),字仕元,又名铿,生于广东梅县丙村金盘堡白沙坪的富商家庭,7岁随父定居淡水,肄业于崇雅书院,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成长环境,对邓仲元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清宣统元年(1909)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策动黄花岗起义,起兵淡水、光复惠州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孙中山赞其“忠于国事,勇于奋斗”,是功绩卓著的辛亥元勋,民国名将。

任粤军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期间,培养出邓演达、叶挺、薛岳、张发奎、蔡廷锴等著名将领。后遇刺殉难,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墓陵,孙中山亲书墓碑,先后被国共两党追认为革命烈士。

关于邓仲元关键词:辛亥元勋,民国名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刺杀身死之谜。

这里主要说一下邓仲元刺死之谜。

1922年3月21日傍晚,广州大沙头广九火车站,邓铿遭到凶徒的暗杀。遗言“好人难做!”便语竟目闭,23日凌晨不幸长辞人世。时年36岁。

邓仲元为什么被刺杀?可以这样说,被刺杀是因为有仇人,得罪了人。是什么样的仇使得被杀?杀父夺妻,当然不是。那么,是被某些人视为了眼中钉、阻碍,必要除之。这其中的原因,与他所处的革命政治生涯有决定性的关系。

据百度上所说,他的死因至少有三种说法:传统的说法,是陈炯明指使其族陈觉民派人所为;也有人说,他由于在广州禁烟遭仇敌报复;最近学界又有不同说法,认为邓铿死于陈炯明政治对手之手。

第一种被陈指使刺杀,缘于孙陈分歧。

孙陈在北伐事件上出现分歧,孙主张北伐统一中国,陈主张联省自治。作为邓仲元,一边陈是朋友同事,一边孙是领导属下同志的关系,这就尴尬了。既不想得罪朋友同事,又不愿背离领导,要么圆滑聪明两边得巧,要么倾向一边。要么两边理解,要么两边不讨好。很难做呀。

最后,孙陈彻底决裂,邓仲元拥护孙,势必得罪陈。因此,说是陈派人刺杀的邓,也事出有因。1928年冬,主谋行刺邓仲元的凶手陈炯明族弟陈觉民被拿获正法。至于陈觉民是不是受陈指使,不得而知。

搞笑的是,孙陈决裂后,两方阵营对此互相推指。拥孙的一方说陈是凶手,拥陈一派则说是国民党所为。

第二种说法,禁烟被报复刺杀,这也有可能。

邓仲元治军严谨,对军中不肖分子包庇烟赌的行径毫不徇情。而烟赌的主犯是陈的亲信部下,这似乎又跟陈扯上关系,但陈不会因为这一点起杀心吧。

引来杀身之祸,也来自邓仲元的为人性格。有人劝他办事不要过于猛烈,邓铿则说:“怕死则不必作革命事业,丈夫宁玉碎耳,何虑?”然而,他的正义之举,必然受到邪恶小人所恨。也许,他也认识到这一点,不然,临终前为何叹息一声“好人难做”呢。

据此个人分析,邓仲元英年被刺身亡有两个原因:一是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处在孙陈之间,莫不如更加鲜明的做自己,两头讨好不是办法,也不符合邓仲元的性格;其二是个人性格导致。禁烟刚烈只是一个例子。他说,“世上难容好人”,听着好不叫人悲伤寒心。

本文相关资料来自参观故居和百度。在整理相关资料时,发现故居介绍(包括文保碑)上说的有多处不一致,譬如说,邓承修字号,一说字伯讷,号铁香;另一说字铁香,号伯讷。再有把邓仲元,字仕元,写成士元。还有…就不用再列举了。对此,老子又想骂人了,如此不严谨,真叫放他娘的狗屌大臭屁。后平静一想,算了吧,我已不再为此愤不平而去计较了。

因为想到马伯庸说的有道理:对于历史,很难搞清真相。我们了解到的历史,是人为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我们了解到的有多少?那么,不必纠结。正如活着,既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在当下。对此,重在于我们从中能明白到什么、学习到什么?不迷信,不信神,从而获得自己的判断和主张。

壶园正门

壶园文保碑

壶园院内的邓承修像

壶园内的古井

邓承修书法

邓承修故居后园的龙眼树

邓仲元旧居

邓仲元旧居文保碑

邓仲元像

邓仲元旧居内的书房一角

邓仲元旧居天井二楼回廊一角

邓仲元旧居一侧的归善书房

0 阅读:0

声夫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