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12禹余粮

听西杂记 2022-09-24 21:15:13

禹余粮 为《神农本草经》第12味药,列为上品,别名有:余粮石、白禹余等,为矿物类中药。《别录》曰∶禹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陶弘景有云:禹余粮,今多出东阳,现多产自河南江苏等地。

【性状】 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斜方块状,长5~10cm,厚1~3cm。表面红棕色、灰棕色或浅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黄色粉末。断面多显深棕色与淡棕色或浅黄色相间的层纹,各层硬度不同,质松部分指甲可划动。

陶弘景: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砂者为佳

【炮制】煅禹余粮: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倒入醋盆内淬酥,捞出,晒干。(每禹余粮100斤,用醋30斤)

【性味与归经】 甘、涩,微寒。归胃、大肠经。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