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编剧王小枪风生水起。
他的国安剧《对手》,首次将镜头对准了“潜伏者”;《县委大院》让他摘得白玉兰最佳编剧(原创)奖。
查一下豆瓣,他的待播剧有五部之多。这些剧里,我一直期待《黄雀》。
《黄雀》沿袭了《小大夫》《对手》的“铁三角”组合,编剧王小枪、导演卢伦常、总制片人张海东。
《黄雀》又是一个和“铁三角”过去不太一样的作品。和王小枪过去写的剧本不太一样,和卢伦常过去拍过的剧也不太一样。
《黄雀》是一部反扒剧。故事从反扒警察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一群警察和三伙盗贼的故事。
《黄雀》的剧本,王小枪写得很恣意。张海东说,“我能拿到小枪的剧本去拍戏,已经比很多人幸运了。”
张海东在片场《黄雀》的故事从1994年讲到2004年,主脉络在2004年,每一集的片头,都会闪回到上世纪90年代。
2004年时间线,是郭鹏飞(郭京飞 饰)中年迟暮的自我救赎;1994年时间线,郭鹏飞初生牛犊一般浑身是胆。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面貌。
目前《黄雀》正在后期制作中,前不久,《影视独舌》提前观看了部分内容。
这是一部很难用言语定义的作品。它与市面上现有的刑侦剧略有不同,与传统认知中的公安干警也有差异。它有偷窃奇观,有诡谲梦幻,也有幽默戏谑。人人有自己的执念,处处见生活的苦涩。
揣着疑惑,我和张海东聊了聊。下文,是《黄雀》总制片人张海东的讲述。
最大的“贼”是时间《黄雀》的故事,是2021年定下来的。
如今的市场,大家都想做出稀缺性,都在努力寻找比较独特的题材去展示。和编剧王小枪老师、卢伦常导演合作完《对手》后,我们就想下一部开发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既能延续之前那种独特的题材展现,又能让观众有新鲜感。
聊着聊着,《黄雀》出来了。
《黄雀》是刑侦剧,但又有别于传统的刑侦题材。它讲的是一群反扒干警和盗贼团伙间的较量。
反扒题材近几年国产剧没怎么拍过,甚至很多年轻的观众都不清楚反扒干警的作用。现在小偷少见,反倒是电信诈骗很猖獗。
《警察与小偷》反扒故事有着先天的冲突性,陈佩斯和朱时茂演过一个小品《警察与小偷》,三十多年过去仍然很经典。
《黄雀》从题材上是新鲜的,不会让观众有审美疲劳。从内核上是普世的,我们不只想拍警与贼斗智斗勇的奇观,更想展现一种盗贼众生相,展现这群贼的前世今生,展现偷盗背后的社会变迁、人性选择和命运使然。
内核比外壳更引人入胜。我们希望挖掘出一些人性上深刻的东西。
最大的“贼”是时间。时间不知不觉间偷走了你人生中很多宝贵的东西,可能在当下你感觉不到,你紧紧抓住的是彼时认为最珍贵的东西。
当你回过头去看,才发现你紧握的那些东西,远不如昔日不起眼的、流失的东西来得重要。
《黄雀》是什么意思?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我觉得这个名字就很容易叫得响,能给人无限遐想。无论螳螂多狡猾,黄雀总能在后面致命一击。
它也突出了我们公安干警的智慧和勇敢,无论盗贼的手段何等巧妙,总会有更智慧的人抓捕、审判你。
古义上,黄雀也有通达的寓意。
24集,拍满150天《黄雀》一共24集,AB组加一块拍了150天。拍这么久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就是拍摄上困难。《黄雀》有两个故事节点,主脉络在2004年,距今已经有二十年了。你要展现二十年前的风土人情、市容市貌,美术摄影上就要下很大功夫。
再加上我们是实景拍摄,故事主要发生在火车站站前广场和站内,具有那个年代气质的火车站,正常运营且符合拍摄条件的少之又少。
美术组千辛万苦,终于在长沙找到了。它保持了二十年前的风貌,肉眼可见的年代感。它又正在运营,有自己的生气和活络。我们的导演非常满意。
除了火车站,还要还原那个年代的着装、物件,甚至连打招呼的方式都要注意。
但你不可能真的拦停火车,让乘客换乘其他交通方式。我们仿照着二十年前的样式,买了节一模一样的火车。顺着这节火车,美术组又做了四节车厢。
也有人劝我,搭一节车厢,剩下的用特效做更划算。但搭出来的景和真实的火车质感确实不一样,实拍的纵深感特效也传达不出来。
可能透过荧屏没那么大差别,但为了让演员可以全身心地沉浸进去,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
第二,主创团队有着强烈的艺术追求。
小枪老师的每一个剧本都在进步,在他的赛道,他是没有竞品的。别人刚想模仿了,他又转换到别的题材了,但他始终在挑战自我的天花板。
你要是看过剧本就知道,故事的场景非常飞。一会在东北,一会在南方,一会又到了太原的大院。
小枪老师的剧本已经写得很潇洒了,导演二度创作时又赋予了更多艺术价值。
卢伦常导演是香港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但我认为她有很强的理科思维。她也说,每一部作品都希望比上一部更进步一点。
导演很像新生代网剧导演,对一切科技、时尚产物充满了兴趣;但她又比新生代导演多了实践技巧。
第一集有场飞车戏,我们拍了整整一天。导演待在镜头前,一整天就拍那场戏。
说实话,那场戏对整部剧有什么决定性作用吗?可能没有。但只要她愿意创新,我愿意给导演这个时间,哪怕牺牲一些进度。
《黄雀》又是老熟人合作。不只是导演、编剧,包括摄影指导和美术指导,也都是老朋友了,节省了很多磨合时间。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编剧、导演、其他主创团队会为了创作有各自的坚持,作为总制片人,需要协调取舍的事项有增无减。我的任务就是给创作者提供创新的环境,合理的都能满足。
郭鹏飞是照着郭京飞写的除了秦岚老师,其他演员都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我们公司做项目的特点,就是挑选演员时坚持选契合度高的。甚至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就把演员选定了。
比如郭鹏飞,就是照着郭京飞的人物素描写的。
小枪老师和郭京飞私交很好,所以这次角色也不叫李唐了,直接就起名郭鹏飞。我们管他叫“大鹏”。
《黄雀》演员的敲定很顺利。一来是角色很吸引演员,二来他们也愿意用自己多年的功力尽可能诠释人物。包括京飞这次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京飞这次演的又是个“窝囊废”。事业无成,感情也不顺。但他有一颗正直的心。
他不是顺撇的、传统的,他有自己不如意的一面,也积极面对生活。京飞为角色注入了很多幽默的属性。
正因为熟悉,所以现场氛围很欢快。很多有趣的设计,都是现场碰撞出来的。
有时候这边你刚做了个动作,那边直接一个眼神跟上,人物顿时活起来了。
京飞是个开心果,在现场总讲段子。秦岚老师也很活泼,大家合作非常融洽。
祖峰老师这次演了个和过往不太一样的角色,上来就给了观众很大的惊喜;
李唐(陈靖可 饰)这个角色和年轻时候的郭鹏飞有点像,初出茅庐、一身是胆;
花姐(郭柯宇 饰)听名字像大姐大,其实是个英姿飒爽的女警察;
还有王浩信,这次演了个贯穿主线的坏蛋,他的一些行为估计不少人会看得咬牙切齿。
我们这部剧里,还有很多老戏骨加盟,他们看完剧本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黄雀》的创作离不开爱奇艺的鼎力支持。爱奇艺是真正懂戏剧创作的,平台对市场和普通观众的观察比我们更敏锐,会针对性提出一些意见,让剧本更面向市场,走近普通观众。
《黄雀》准备拍五季,第二季回太原。小枪老师是山西人,对太原很熟悉。
原本的计划是,广州开篇,太原是第二季,第三季是哈尔滨,再去四川,最后结局回归中原。
《黄雀》的故事是沿着列车前行的,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完全不同,换个地域就相当于换了另外一套故事,甚至可以和当地的文旅结合。
【文/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