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疾病或神经官能症证见此脉必用方

青囊译录 2024-12-05 06:54:51

在《伤寒论》107条有一首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在临床上经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癫痫,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铅丹、大黄。由于方中铅丹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使用时常不用铅丹。经方要义往往不能更改,去掉铅丹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打折扣的。

山西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创造性的修改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部分内容,从而使此方又有新的能量发挥。具体是将方中原有的铅丹,龙骨用生石膏、生甘草替代,茯苓用车前子替代,半夏用紫苏子替代,生姜用川椒替代,组成新的“调神汤”。

调神汤:柴胡15克,黄芩15克,川椒10克,苏子30克,党参10-30克,生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车前子30克,大黄10克,大枣10个,甘草10克。

调神汤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功效相近,区别在于:寒多于热,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时去掉铅丹。热多于寒,则使用调神汤 。

本方实现了:“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收散并用、补泻并用”,这四个矛盾点相反相成,方子具有了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长期服用无副作用。调神汤还规避了铅丹,半夏,若有寒象明显可以加炮附子。

使用调神汤辨证最突出的一项就是“弦上鱼际脉”,此脉特征就是双弦脉上鱼际,也就是“溢脉”。上鱼际脉的出现是肝阳上亢的集中表现,出现此脉者90%以上有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耳鸣眼花,胸胁苦满,心烦全身乏力等症状。

凡符合脉弦,上鱼际脉这个特征的,无论是何种症状,都可投用调神汤。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调神汤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这与病者的体质、情绪和环境因素有关。

反应之一,由于本方是治本为主,协调后才显效,因此不会马上见效,多是用药数天后症状才得以改善,20余天后主要症状才得以好转。反应之二,一部分人服药后,不是病情逐渐好转,而是感觉加重,如眩晕、乏力、不思饮食等衰弱症状。这是调整过程中的激化反应,体质强壮者、用药敏感者多见此种情况。此种反应可使痊愈加快,用药期短。反应之三,服药后有腹痛、腹泻反应。有的是开始数日泻,有的是服药 10余日方泻,但同是此药,几日到十几日后,腹泻自止。泻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泻与不泻是此协调方的双向调控作用的体现。反应之四,少数病人服药后有嗜睡的现象。这是大脑皮质通过药物矫正后,功能由紊乱趋于正常的一种补偿性反应。原来失眠日久,大脑过于疲惫,用药后机体协调起来,转入恢复阶段,欲补其亏,故出现嗜睡不醒。这是病转恢复的标志,可缩短疗程,使身体很快复原。

3 阅读:111
评论列表

青囊译录

简介:传承原汁原味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知识,为有需要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