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妧晨
被嫌弃的松子,度过了她艰难的一生。
认为缺爱着成长,最终,又因为求爱而堕落。
看了原著后,我对松子的一生,感慨万千,同时顿悟了一个道理:人一旦放弃自我救赎,终究会陷入“弱者”怪圈。
而这个世界,没人能救得了你,除非你自己!
堕落背后——自毁的“报复”松子的一生,真的很不幸。
但是在我看来,她一切的不幸,是她主动选择的自毁的“报复”。
她报复命运,报复父母,报复人生:
因为她觉得,有了妹妹,父母就不爱她了;因为父母偏心,所以就不爱她了;即使她一再讨好,父母也不爱她了。
所以,为了报复这种不爱,因为嫉妒这种缺失,她报复般的在重病妹妹面前,炫耀自己的幸福——我要约会了。
然后,她遭到父亲严厉的批评:
“你有必要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男朋友的事告诉久美吗?你有考虑过久美的心情吗?她几乎连出门都不行,国中和高中时的同学也很少来看她,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你却在久美面前炫耀自己的幸福,难道不觉得她很可怜吗?你是她姐姐,应该要多体谅她。她很坚强,不仅没有嫉妒你,反而由衷地为你祝福。你却只想到自己,身为姐姐,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这样毫不留情的话语,彻底撕碎松子外强中干的内心。
是啊!
她嫉妒妹妹九美——嫉妒她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注;嫉妒她即使羡慕,却从不阴暗的纯真;嫉妒她,得到了父母全然的爱。
但是,自己也是孩子啊,也想得到关注和爱啊!
那这些,凭什么只给她这份殊荣呢?
所以,嫉妒夹杂着凶恶,让她差一点掐死自己的妹妹。
后来,她带着伤心和激愤,逃离了这个令她伤心的家,孤独的漂泊着。
你看,已经长大成了老师的松子,内心依然像一个孩子一般的稚嫩,以及不愿成熟看待问题的偏执。
她敢把自己心底发烂的嫉妒,表达出来吗?她敢和她以为偏心的父母,当面对质吗?
她不敢。
所以,她只敢一边讨好父母,一边唾弃妹妹,把自己幼稚的分裂成这样一个自我厌弃的个体。
只是,她以为的不被爱,就真的是一份真相吗?她真的被父母讨厌吗?
不是的,在父亲死后的日记里,她看到了这个内敛而严肃的父亲,对她的挂念和爱意:
早晨起来,就觉得不舒服。没有食欲,难道是夏天的关系?
没有松子的消息。
无论前一天,还是再前一天,最后一句话都是“没有松子的消息”这行字。
她并不是不被爱着,只是她主动的放弃了这份珍贵的爱!
她活在被抛弃的、不被爱的自我催眠里,把自己糟糕透了的一生,都推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责任上,她不敢坚强的承担起,是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弄得面目全非的责任。
而这样的挫败,无疑是压倒她“失败人生”的又一根举足轻重的稻草。
这样子,真的太可怕!
而为什么我说:松子过不好一生的最终目的是“报复”呢?
就是因为,她的叛逃,她的怨恨,她所有期望得到爱的诉求,本质上都是把偏心父母捆在高架上。
这个世界最爱她的人,她知道,无疑是自己的父母;但是,她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也一直被默默爱着的事实,而且,做出很多疯狂的事情。
而她一切堕落的后果,唯一、也最痛心她的过往的,只会是她的父母而已。
她用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来控诉父母的偏心,同时用自己落魄的一辈子,来告诉父母——你们有罪,是你们害了我。
松子的父母,因为生病的二女儿,而常常忽略她的感受。
但是,她为什么不和父母好好谈谈,并且真诚的沟通呢?为什么要任性的,义无反顾的叛逃呢?
她如果真的看清了父母偏心之下的“不爱”,那时候,再和这个家庭割裂开,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也是一种解决方式吗?
她究竟在执拗什么呢?
也许这里,我会比较激烈的指出松子的“不好”,但并不代表我有多讨厌她,只是我真的痛惜这个女孩——过得如此糊涂的一生。
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讨好”的人生,以及卑微求爱的最后结果——永远不会被人爱。
这个世界,当你自己都放弃了自我救赎,那么等待你的只有被人生放逐。
没有谁是你的救世主,更没有谁,有足够的能力和义务拉你上岸。
这个世界愿意救的,从来都是努力自救的人!
“弱者”怪圈看松子的一生,她错误的将人生的希望,托付给了外界的男人,但是,每一次的结果,都是被辜负和伤害,但她,还是不可救药的继续沉沦下去。
她的心态,有点像曾经的自己:
越不喜欢自己,就越想通过外界,来获得价值感受,于是,不自主的讨好别人,甚至因此放弃自己的利益,也只为了别人的喜欢,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价值感。
但这样望梅止渴的想法,最后得到的一定是现实的“耳光”。
松子从来都不知道,期待别人来救自己的心态,真的像溺水的人,在抓牢任何的救命稻草,救人的人会感到,被勒住喉咙的窒息,而被救的人,依旧不怕丢命的拼命抓取,最后,两个人都可能烦恼。
所以,为什么“雪中送炭”的人可贵,而锦上添花的人,现实里却要多很多呢?
就是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是先想自己的利益,然后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的。
这不是自私或者冷漠,因为这就是人的本性而已。
而拼命想从男人身上获得价值的松子,她离开了男人真的不能活了吗?
不是的,她不但过得不错,还有愿意向她伸出橄榄枝的朋友和老板,但是,她都选择推开了他们。
失去朋友,放弃工作,消极度日,阴暗沉沦。
这样的生活,别人没有逼她过,这些都是她的选择罢了。
《被讨厌的勇气》里,哲人说出了阿德勒的一个观点: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弗洛伊德的因果论,让人找到自己心中病灶的原因,但是,它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沉溺在——自己“本来无罪,却得到不公待遇”的怪圈里,而这样的怪圈,框住的往往是心理上的“弱者”。
你看,松子的想法和“弱者”怪圈里的想法多么的神似:因为父母偏心,所以我得不到爱;因为得不到爱,我寻求讨好爱;因为寻求讨好爱,所以我人生过得失败。
这里面的一切逻辑,都表述了自己的不幸,以及自己的无辜,但是,没有一点提到自己对人生的主导权。
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就可以报复般的自我堕落吗?没有得到爱情,就不顾朋友苦心劝说分手的善意吗?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就放弃自己可贵的一生吗?
自己的悲剧,真的是别人造的吗?
心情难过,或者痛苦,丧一点没什么,颓废一点也不错。
但是,如果像松子一样,用一次次的堕落,来渴求别人的爱,真的只会被人将真心踩在脚底,不会有丝毫怜惜和心疼的。
那些被松子爱着的男人,有怜惜过她的付出吗?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动辄暴力和耳光;还不是该离开时,就不顾及她感受的离开。
所以,松子在沉沦着什么呢?是沉沦被人一次次身心伤害的痛苦吗?是这样自虐后,能带来轻快的解脱吗?
她渴求的,不过是一份无条件包容的被爱而已。
而在这一份需求之下,是她深深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
正是因为认定了: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松子才吸引了这些不珍惜她的男人,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因为,成熟独立的男人,是不会喜欢失去灵魂的女人的。
而被松子吸引来的,永远是情感上的“吸血鬼”:只有这样一味让自己付出的男人,才会让松子有“他需要我”的价值体验,而只有这样的情感“吸血鬼”,才会毫无愧疚的,一次次压榨松子的价值。
但这同样不是爱,不过是一个个男人,不顾别人死活的伤害罢了。
所以,带着这种“程序”生活的松子,注定敲击不出值得被爱的“代码”,然后,她再一次陷入自己“本不值得被爱”的怪圈里,进而沉溺于“弱者”的心态中,一次次碰壁,走不出来。
而我想在这里说明的是:我所描述的“弱者”心态,并不代表着这个人多么的有缺陷和失败,只代表他还没有觉醒自身的心理能量。
所以,陷入“弱者”的怪圈,是每一个经历坎坷的人,都可能面临的困境,我们要做的,是毫不犹豫的打碎它,然后寻找新生。
而这,才是我想分享的,自己读过这部小说的感受之所在。
总结松子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一个被爱的可能,却终究失败了。
而读过这本书的我,更想分享另一个观点:
如果想要得到心想事成、值得的被爱,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值得,被如此珍视的热爱着。
而那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标语,它是一个如此有深度和重量的真理!
而我,惟愿:
每一朵绽放的玫瑰,都有属于它的王子和星球;每一个追爱的人儿,都能心想事成、得偿所愿;最后,愿这世上,再无被过往伤害的“松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