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在城市更新中大放异彩

春柏课程 2025-04-09 20:06:35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地下排水管网的改造与修复已成为提升城市韧性、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开膛破肚”式施工不仅耗时耗力,还严重影响交通与居民生活。而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UV-CIPP)凭借其非开挖、高效环保等优势,正成为市政排水管道修复领域的“明星技术”,为城市地下生命线注入新活力。

技术原理:微创修复的“黑科技”

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是一种通过光化学反应实现管道内衬固化的非开挖修复方法。其核心步骤包括:  

1. 预处理与软管预置:通过清淤、检测确定管道缺陷后,将浸渍光敏树脂的玻璃纤维软管拉入旧管道内,利用气压使其紧贴内壁。  

2. 紫外光固化成型:采用特殊波长的紫外光照射软管,激发树脂产生聚合反应,快速形成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内衬管,与原管道紧密结合,形成“管中管”结构。  

3. 功能升级:修复后的管道不仅恢复原有功能,还能提升抗压、防渗能力,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过水截面积几乎零损失。  

技术优势:城市更新的“绿色引擎”   

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为何备受青睐?其优势体现在四大维度:  

1. 环保高效:全程无需开挖路面,避免扬尘、噪音污染,施工周期缩短至传统方法的1/3,单段修复仅需3-5小时。  

2. 结构强化:固化后的内衬层弯曲模量高达12000MPa,可独立承受内外压力,有效应对管道塌陷、错位等复杂缺陷。  

3. 应用广泛:适用于管径200-2000mm的混凝土、铸铁、HDPE等多种材质管道,且能在低温(如-15℃)环境下稳定作业。  

4. 智慧赋能:结合CCTV机器人检测、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检测-修复-运维”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城市“排水一张图”提供数据支撑。  

实践案例:从地方经验到全国推广   

近年来,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已在全国多地成功应用:  

江西南昌市:完成12公里雨水管道修复,采用UV-CIPP技术解决管道脱节问题,修复后管网输送效率提升30%;  

广西南宁市:针对DN1500大管径污水管破裂问题,在雨季施工中实现36米浸水段高效修复,恢复主干道交通仅用2天。  

浙江舟山市:通过管网排查与UV-CIPP修复结合,根治城区内涝问题,新改建管网超50公里,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这些案例印证了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高适应性与可靠性,成为城市更新中“看不见的功臣”。  

未来展望:助力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十四五”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非开挖修复技术被写入多项国家政策。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技术将进一步与物联网、AI诊断结合,实现管网健康度实时监测与精准维护。例如,温州市通过“智慧排水”平台,对8500公里管网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城市防涝能力跃升。未来,该技术有望成为城市地下空间治理的标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  

0 阅读:0
春柏课程

春柏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