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学来的九阳神功!?——声阔Q45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评测

耳机林sir 2022-08-26 18:01:31

金庸小说里,大多都有少林寺的戏份,他笔下的少林寺虽也偶有江湖败类,却毫无例外的总会存在一个乃至一群定海神针般的“有德高僧”来镇场子。此种高人或许迂腐,但在德行层面则堪称楷模,群雄谈到此人都得翘大拇指——这群楷模实际上定义了金庸笔下那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江湖”里的道德法则,是金庸宇宙里基石般的存在。

与小说相映成趣的是,很多行业很多领域,都会有一些难以诉诸文字,却又真实被作为“楷模”和“基石”存在的玩意儿。就拿耳机的听音观来说,纵然你喜欢这种口味我喜欢那种风格,各人不可能主观听感一致,但若有个耳机被公认声音“中正”,那么大家就都会产生群雄对老方丈般的肃然起敬——这时候若脑袋上戴了帽子,也是要脱帽致敬的。

“中正”俩字之于这个小江湖,犹如“有德高僧”般自带基石效应,翻译成Reference似乎都说低了。而自带中正评价的耳机,包括且不限于森海、拜雅、AKG家的一些老头戴,其中尤以森海家居多,耳机界少林寺了属于是。

开篇扯这些,不为别的,正因为我手上的声阔 Space Q45头戴式耳机,听下来我想来想去,居然觉得这是一条该用“中正”来形容的耳机……

这其实有些扯,因为首先声阔不属于传统HiFi厂牌序列,这个牌子更应该被定义为近年来发力颇猛的数码音频新品牌。而且人家这条耳机虽然也主打音质,但从产品属性上却是一条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理应跟索尼WH系列和Bose的商务降噪头戴对标的那种才对啊?

可乍一听是如此,听了好几天结论还是如此;蓝牙听着如此,有线连接也是如此(很多同定位的耳机,其有线无线两种状态下听感是有明显差异的,而这款声阔Q45则维持了极高的风格一致性,细微之处变化也微小),于是这篇文章咱就换一下顺序,先来好好说道说道音质,再聊其它好了。

Q45采用的是40mm蚕丝复合振膜与金属陶瓷振膜构成的双层振膜结构,用官方的说法就是将专业汽车音响的“双声坛结构”搬到了耳机里,且“声阔声学研发团队进行了上千次的角度调校,终于找到音质表现最佳的双层振膜组合角度”——这话我还真信了,因为这款耳机的前作声阔Life Q35采用的是40mm的蚕丝复合振膜,在不带金属陶瓷振膜的情况下,却表现出了更多的“铁味儿”。反观Q45,把振膜加料的情况下,并没有给人字面上“金属陶瓷”般的感觉。

那么它的听感,具体该怎么形容呢?

我们谈一个耳机的听感,一般有三种可能,一种是说这个耳机的整体听感非常有特点,要么是人声很妖,要么是解析很锐利,要么是低频很凶残,要么是中频密度非常高……总之一切具备鲜明特点的,都算在第一种可能里,这也是最容易被诉诸文字的一个类目,因为鲜明嘛,哪怕是一些很失败的型号,都可以归进来,毕竟失败也往往意味着鲜明的车祸;

第二种可能是说这个耳机很均衡,也没啥特点,泛音不多不少,声色不冷不暖,没有犯错也没有什么倾向性,这其实是大部分型号的归宿,尤其对于消费级数码向的耳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差的结果。

第三种就有点狠了,乍一听跟第二种是貌似雷同的,也很均衡也不偏向什么,但是你若再加上“中正”俩字,这个综合评定就“嗖”得一下子拔上来了,有高度了。

Q45就可以算是第三种:它的三频分布是非常均衡的那种,你要说是低频多了或者高频多了?再或者衔接哪里差点意思?都没有。这个三频很教科书,以及它具备一个相当标致的声场形状,纵向和边际的处理也都很工整,框架上严肃正经,这是前提。

在此前提下,它的乐器定位真的是很帅很牛,各乐器之间的井然有序程度,说白了压根就不该是这个价位的耳机该给你的,当然跟大耳没法比,元素多了依旧会拥挤会乱,而在编制没那么夸张的情况下,鼓在哪里贝斯在哪里键盘在哪里,都分明而不显摆,又有条理又有秩序又有分寸,强弱和动态控制也堪称优良,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接下来就是它的音色处理:表现吉他时,它的弦乐的基因和泛音是以非常自然而还原的方式粘连在一起的,泛音残响给得会稍多一点也偏柔一点(要细究的话,这可能算是它在音质上不那么“HiFi”的一个小细节),听起来会比在现场听更加舒缓一些。这个偏柔的特征是贯穿整个三频的,也是它的主要氛围特征。于是在表现钢琴和小提琴的时候,虽然都能够较好的刻画乐器的形体,音色的正确程度也可以打高分,而勾芡则裹得略多一丢丢。

得益于这个多一丢丢的勾芡,Q45的人声不具备侵略性,又富有亲和力,良好的给口型给情绪给肉味儿,又刚好止住不做刻意的渲染(再多些泛音就真算染了,还好老方丈把持住了)。

也正因为这条耳机是这种“宁愿多一点饱满”的表达方式,所以它在表达鼓和贝斯的时候,能较为优秀的还原出一部分形体感和冲击力,这不是简单的给量感而已,它需要在调音的时候在搞声学结构的时候在定DSP的时候做对很多事情,才能相对正确传达乐器的具体味道乃至神韵。其实这条耳机的低频是真的不凶,它反而是冲着在中正的基础上多做些空气感和耐听度去的。

实际上我们说一个东西“中正”,说来说去是这么几件事:首先你的乐器音色要对,尤其在回放原声乐器时,其音色要尽量接近现场;然后是声场的处理要讲究,越讲究越好;最后是你要尽量经得起各种正经曲风的推敲,推敲来推敲去你的回放都没啥问题,你就可以算是“中正”。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讲了:你这絮叨了半天,你说的是不是“监听”?

也对也不全对,因为“监听”俩字在我理解里,它很多时候是指代一个用途,你拿一个5块钱的塞子拍视频的时候插在相机上边拍边听,这也是一种监听。当然了,狭义的监听耳机,的确跟中正俩字之间距离很近,只是他们之间还是要做区分,因为各大厂的监听耳机,其诞生目的是为了干活儿而不是听歌,比如森海塞尔的HD280 Pro就是监听耳机,HD600就是听歌用的,前者监听后者中正,不完全一码事。

而 Q45,虽然它肯定比HD600差得远得远,但在我听来,它身上还真有一点点作为HD600后辈的影子:作为一款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可以相当写实的还原一部分原声乐器的音色和现场感,与此同时声场和乐器定位也够出彩,它均衡它有良好的空气感,它会多给些泛音但考虑到这个定位的耐听度而言这么做也没错。可能你拿太高的要求去对比,它还是会显得声场挤了,声底混了之类的,非要拿去录音棚插了线干活也颇显勉强。但若是在同等定位下去找对手,再去找一款能给这个评价的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那我只能说烦您另请高明了。

这就已经很出类拔萃了,不是么?

何况它还装配了LDAC,当然这个功能需要在声阔App上切换才能使用,这个App安卓和IOS都有,装一下也不费劲,当然LDAC功能只有安卓才会支持,大家都懂的啦。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声音的事儿,我们再稍稍提一下别的方面吧~

Q45装配有四个麦克风,单边两个,通话效果经过实测还算优良,风噪情况下不大顶用。它的主动降噪经过了三重滤噪,第一重先过滤高频,第二重中频,第三重则是自适应算法,其实际降噪效果绝对远超自身1299元的定价,其实经过这些年大家也该感觉到了吧?头戴耳机的主动降噪技术也差不多就先到这里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属实不易,而声阔在这方面也已经玩熟了,自然不会差事儿。

续航需要提一下,充电五分钟使用四小时,而且总续航高达65小时,开降噪都有50小时之多——你就是每天上下班都戴着,可能一个月后都还有电。通透模式、多设备连接、个性化定制App,多达十种预设音效这些也都不缺席,也许就是差了个防水防尘而已?

以及,这货的佩戴真的是很舒服,本体重量适宜,设计合理,耳罩又很软,我一口气戴三个小时也不觉得难受。

作为一个听耳机无数的人来说,中正这俩字,是很难得的评价, Q45则给我一种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跟贵公子施主因为误会搭了下手,却发现对方身上居然有本门九阳神功劲力的惊愕感——国产品牌做出这种声儿,太难得,必须鼓掌,必须用力鼓掌。

声阔 Q45是条好耳机,中正好听,也不用考虑曲风适应性之类有得没得,想买千元价位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的各位,完全可以直接盲狙。

0 阅读:43
耳机林sir

耳机林sir

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