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篇!宁武籍学者齐文义《宁武府志》疑点初析

大夏民意 2024-07-15 19:30:45

闲暇无事,我又读起了《宁武府志》。

这是一部清代乾隆年间由两任知府魏元枢、周景柱编纂而成的志书。6册12卷,厚墩墩、沉甸甸。多少年来,己成为人们认识宁武,了解宁武的必读资料。

文言文读起来是有些费劲。幸好,四川阿坝师专副教授,宁武籍人董常保几年前已做过点注。加了标点,加了注释为人们阅读提供了方便。然而,深读细研,认真考究,前后对照,竟发现《宁武府志》原著中存在着不少疑点,让人费尽思量。

一、重要年代记载不一。

第6卷职官,国朝宁武府知府中写道:“魏元枢,直隶丰润人,进士,乾隆八年任”。实际上魏元枢是乾隆三年任宁武知府的。请看《府志》中的以下记载:第3卷,“万寿亭在城中正北,乾隆四年,知府魏元枢建,为郡官朝贺祝釐之所。元枢有文记之”

第4卷,“宁武府义学,在府署西七百户街忠义祠后,乾隆五年,知府魏元枢所设。

第9卷,“三皇庙,旧在东门瓮城,乾隆七年三月,知府魏元枢建”。“忠义祠,大门一间,祠三间,乾隆五年,知府魏枢建”。

再看第12卷,艺文志。魏元枢在《望华楼记》中写道:“乾隆三年戊午秋,元枢自西曹郎来守此土,感伊古之纷纭,乐清时之休豫,......”。

第12卷,艺文志。宁武县令施作楫的《鹤鸣书院记》中写道“乾隆三年戊午秋,会郡守魏公,以西曹来视府事,下车不数旬,乐其民气淳朴。政事不繁,公余之暇,即雅意作人,拈题檄课,分校群材,行帷所至,兼进诸生而训迪之,又恐有其举之久而废也,并详明设立书院......,”

黄佑在原序中写道:“君以乾隆三年来是土,搜罗采辑,闻见既博,乃发凡起例,经始六年,脱稿于今兹,凡七年而书始成,撰述若斯之劳也”。

上海科学院张友庭著的《晋藩屏瀚》一书中写道:魏元枢的个人文集《与我周旋集》中收入了乾隆22年时魏元枢亲自撰写的墓表。时年72岁的他全面系统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乾隆三年四月,升任山西宁武知府,引见乾清门,命赴新任十年,诰封二代俱中宪大夫。十二年夏,署抚院宗室德奏调汾州知府,加二级纪录十七次。官中外23年,护雁平道年余,兼同知三次,受俸给四万余两”。

魏元枢当年到达宁武城后,还写了一首《望宁武》:“风吹车骑过山西,塞上天高望不迷,日映楼台丹雘近,烟含城市水云低。二千石守非能吏,十万人家认旧蹊。积雪半消穑事近,遥闻布谷换春犁”。

“鹤鸣书院”的修建时间也有错误。

第4卷,书院中写道:“鹤鸣书院:在宁武府署西南凤凰街,乾隆十三年,知府魏元枢设延,五学生员讲业其中”。这里把乾隆三年误写为十三年。如果按乾隆十三年来算,此时的魏元枢已在汾州任知府,何谈宁武修学。况《府志》中宁武县令施作楫的《鹤鸣书院记》中清楚写着是乾隆三年。

《晋藩屏瀚》一书中,作者写道,魏元枢在他的《与我周旋集》收录了《新建宁武庙学碑》和给山西巡抚《设立鹤鸣书院详定始末》的奏报。“乾隆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观风五学,共取可以读书造就者30名,令其赴府城读书,一时未能建立书院,暂借考棚后面房屋以为授业之地,其各生内有家贫苦耕不能远离者,每月三次发去课题,由学申送,一体校阅,定其优纲,其先到之22名已择于正月24日送入书院肄业矣”。

《府志》的成书时间也需探时。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宁武府志》成书时间为乾隆十五年。依据是周景柱写序言的落款时间。除此别无显示时间的地方。但通读全志,便觉得此提法欠妥。因为《府志》第6卷,职官,国朝宁武府知府中写道:“李维梓:山东长山人,监生,乾隆十七年署任”。

通读《府志》,我们看到它的下限时间是乾隆十五年。超过这一时间的还有一处,即新任知府李维梓任职时间。个中原因,不言而喻。由此,也可以肯定《府志》的成书时间最早应为乾隆十七年,而且是李维梓任知府期内。否则,李维梓不会写进来。...

还有,护城墩的修筑时间。

第2卷、山川,宁武县中写道“明时筑护城墩于楼上,刘养志有碑记之墩名“永宁”,筑于万(历)甲午岁(1594年)。而第3卷、城池、宁武府城县倚郭下,“先是万(历)二年(1574年),宁武守备某筑护城墩于城北上...”。

两处提到,时间相差20年。再看,大原府中路粮同知刘玉瓒的任职时间。府志第8卷,名宦,国朝中“刘玉瓒,顺天大兴人,顺治初进士。十七年(1660年)官太原府中路管粮同知,驻宁武。”而第12卷,艺文志中刘玉瓒馔的“周将军墓表”一文中写到:“大清受命十有五年(1658年)余叨尘郡丞,来守兹土,过公之墓而拜焉”。又是相差二年。

二、“宁武关”哪儿去了

历史上的每一个关隘,总有一个城门要携其名。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山海关、嘉峪关无不这样。唯独走进宁武关,看不到书写《宁武关》三字的哪座城门。

宁武,明成化二年(1466年)设关。《府志》中记载:东门曰“仁胜”,西门曰“人和”,南门曰“迎熏”,上建重楼。(弘)治十一年(1498年),巡抚魏绅拓广之,周七里一百二十步,增埤五尺,加开北门,亦建飞楼于上,名之曰“镇朔”。城狭于南北,长于东西,其形科椭,望之若敷巾幅然,然皆土筑。万(历)元年(1573年),巡抚赵某议包以石,益加增高,连女墙四丈二尺,然末果。行至三十四年(1606年),宁武道郭光复始甃以砖,又筑东、西关城,皆砖甃,共长千七十余丈,高三丈五尺。西关门曰“永宁”,其南出者曰“阜财”,东关门曰“久安”,其南出者曰“解愠”,下有堑。乾隆六年(1741年),东关门楼圮,知府魏元枢重葺之颜,曰“望华”,并修南、北二角楼。城南接凤凰山,宁武人又呼为“凤城”。

但有一段域墙,有一个城门沒有记载,那就是东关城墙向北三百米左右,东梁坡附近的那个城门,顶部镌刻着“宁武关”三个大字,那便是真正的“宁武关”城门。

出宁武关城门便是“点将台”“教场”。这个城门洞儿,解放初期仍可通行。因地处坡上,行人依稀,后被人遗忘、倒塌。其实,70岁以上的宁武县城土著市民以及我们村的人(将台、校场都在大河堡村),对此关还是有印象的。我曾与多位家住附近的年长者进行过印证,他们都知道这个城门。附近的老住户田升荣说,“他们小时候常通过那个门洞到瓦窑沟担水,如今有人盖房堵住了。”任邦俊老兄还说:“那城门洞上石头刻的‘宁武关’三个字至今印象很深。”

《府志》不仅对《宁武关》城门沒有文字记载,就是府城图也缺了一段城墙。那段城墙直至上世纪70年还有城砖。

我亲眼目睹了老百姓在那里刨城砖,拉城砖的场面。

鼓楼,宁武关城的标志建筑。壮观雄伟,地处中心,人称凤凰之心脏。它的最大特点是底层为十字型门洞,有东、西、南、北四个洞门。西门刻“凤仪”,东刻“含阳”。二层木结构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四周围廊,檐柱间设雀替,三重檐歇山顶,一重檐下东西设隔扇门,其余为墙体。二、三重檐下东西两面悬匾,东为“楼烦重镇”“毓秀钟灵”,西为“奎光普照”“层霄耸翠”。然,这样一处建筑,《府志》中只字未提。

位于六百户街的父子进士坊,是进士潘文、潘云翼父子出资修建的。上世纪60年代县城扩街时才拆毁。

三、地理方位亦有偏差

宁武城依山傍水,方位不准,当地人称其为斜城。初次走进宁武城的人,常因难辨方向而困感。也许是此缘故,《府志》中关于寺庙的表述也出现了问题。第9卷祠庙中,“延庆寺,在府署东山麓”,应为东北。“昌祖阁,城东南山上”,应为西南山上。“万佛洞,在西关外五里土山间,洞内多佛”,应为五里外小山岗上,洞为砖砌,并非土山间。

第8卷“名宦、国朝中,李文焕,卒于官,葬宁武城南门外”。而第9卷“冢墓附中,清太原府同知李文焕墓,在府城南三四里寺儿梁,卒官葬此”。

前说南门外,后说寺儿梁,一为河滩,一为坡梁。且相差三四里。

四、芦芽山究竟在何处

第2卷,山川,宁武县,“芦芽山:在县西南九十里宁化所,连东、西马头二山及高乔诸山。层峦叠嶂,峻削壁立,盘薄蜿蜒,从亘贯于五寨、岢岚、静乐间。”而在五寨县,又记载芦芽山:在县南六十里,高二十余里,其所蟠周,则西接岢岚、东带宁武、南连静乐而雄踞五寨。......”

五、再看看人物和物产

第7卷,恩荫世职武贵附,“杨光祖,江西南昌守备”。而第八卷,人物,忠节孝义逸寓贤附,“杨光祖,宁武人。少从军,历官江西南昌水师游击,有平抚州功,进兵驻南丰讨贼......”,前为南昌守备,后为南昌水师游击。

“杨鲲,光祖子,古北口提督”,实际后升任直隶总督。杨鲲从康熙二十年(1682年)起,历任江南江宁城守石营守备、广西浔州协都司、甘肃黑城营游击、甘肃庄浪营参将、山西东路营参将、山西利民路营参将、直隶务关营参将。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又升为广东广州副将。同年,调任直隶河间协副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任云南曲寻武霑总兵官。雍正四年(1726年),任直隶正定总兵官。雍正五年(1727年)五月,擢升为直隶提督,驻古北口。雍正七年(1729年)正月二十七日朝廷命由直隶提督协办直隶总督印务,成为直隶第六位总督。

第7卷,明进士,“潘文:万(历)乙未(1595年),宁化所人,仕至大理寺卿。而第八卷,人物,“潘文,高之弟,万(历)乙未(1595年)进士,知汉中府”。前指出生时间,后指获进士时间,且官职不一,令人难信。

除此之外,还有两人《府志》中只字未提,那就是崇禎皇帝的四皇子朱慈炤和妃子养艳姬。

据《明史诸王传》记载,崇祯帝共生有7个儿子。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时,皇太子朱慈娘16岁,皇三子定王朱慈炯14岁,皇四子朱慈炤只有10岁。除了这三个儿子外,其余四个儿子都已早夭。李自成攻破北京之日,崇祯让他的儿子们都换上平民衣服,由太监护送逃出北京城。

宁武老百姓传说,四皇子逃到宁武管涔山的清真山,削发为僧,法号晓安,14岁时先于其师坐化。晓安在这里修成正果,受到村民景仰,后人在山巅修建了晓安的肉身塑像和晓祖宝塔。晓祖庙内,至今仍保存有四皇子遗骨,前几葺晓祖庙时,遗骨被埋入庙底。

养艳姬,宁武关人。崇祯皇帝的妃子,能歌善舞,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1644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进后,养艳姬和另一位妃子蔺婉玉在太监蔺卿的保护下,化装成乞丐,逃亡到青岛崂山百福庵出家为道,潜心研究道乐。

在那里,她们一方面将宫中演奏的古典乐曲和演奏技法传授给崂山各庙道士乐手及民间艺人;另一方面又结合当地的民乐对道乐进行改编,充实道乐曲牌。

清廷国事大定后的一年,养艳姬、蔺婉玉在太监蔺卿的护送下悄悄回到京城,祭典皇灵。并把对崇祯的怀念之情写成一首短歌,题名《离恨天》。词曰:“面前一丘土,遥望天边万重山。山隔万重容易见,土隔一寸不团圆。摆设诸供品,仰望离恨天…。”

崇祯自缢3周年纪念日时。养艳姬、蔺婉玉组织百福庵道士乐手,为崇祯举办大型祭奠活动,演奏了《离恨天》这支大悲曲,开启了崂山在祭祀活动中开始使用大型道士乐队的先河。

顺治四年以后,养、蔺二人主要改编民歌,充实道乐曲牌,训练道士乐队并辅导附近一些村镇民间乐队。当地每年的“庙会”“求雨”“祭孔”“祭岳”“庆寿”“度亡灵”等大型活动,均有庞大的道士乐队进行演奏。百福庵一时成了中国北方应风乐的一个活动中心。江南、川、陕、晋、豫及东北等地道士也纷纷来崂山百福庵,学习各种应风乐曲牌及演奏技艺。

顺治十七年,养艳姬又写了另一首悼念崇祯的歌词《六问青天》,蔺婉玉又一次为之谱曲,曲调悲哀凄凉,激愤沉郁,惨绝人寰。

农历3月19日,崇祯死难1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养艳姬、蔺婉玉共同主持下,崂山各庙道士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乐队,在百福庵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悼演奏会。演奏了这一曲《六问青天》,“人死不能生,镜破不能圆。都说天地无私,人生悲欢各有别,稽首问青天。偷生在人间,别驾十七年。梦魂一次未团圆,幻想是渺然,稽首问青天。月有圆缺花有残,阴阳有循环。花谢开来年,江水东去不复返,稽首问青天。挂起旧蒲团,脱下破纳衣。随身相伴十七年,今日离别难。稽首问青天。养艳姬领唱,蔺婉玉领奏,蒋迪南亲为跪拜和叩击短钟。乐曲悲壮感人,令许多人潸然泪下。

就在这一夜,养艳姬和蔺婉玉重新佩戴皇冠,相携着走出庵门,在对面的山坳里,同时自缢在同一株古松之上,以同样的方式追随崇祯而去,实现了她们“伴君共登离恨天”的誓言。

第9卷,物产附中,介绍了毯、纸、甘草、鱼、石鸡、包金土等,奇怪的是只字未提煤炭。

六、这么多问题的出现,原因何在?

《府志》由两任知府编纂而成。首任编纂者魏元枢,38岁时春秋两试连捷中进士。先后官河南灵宝县知县、吏部主事等,乾蜂三年(1738年)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任宁武知府。上任伊始,便参阅《山西通志》,参考其他府志,确立体例。后从《两镇三关》和历代史书查找资料,收集本地的金石史料,加以考证裁决补充。“六七年来,公事稍暇,辄加涂乙,稿凡三易......惟间与四属同事诸君,及各色读书好古之需,住复商订,取而复阅”。黄佑在原字中写道“其为卷一十有六,为类二十有五,词简而该,事博而赅,书出创始,厥惟艰哉!”《府志》尚末刻印,便调任汾州知府。63岁告老,73岁去世。著有《与我周旋集》,集子中收录了他在宁武写下的很多诗文。

魏元枢任宁武知府期间,通过营建厅寿亭,为府学立碑,建鹤鸣书院,巡力劝农,编写府志,表彰忠义,宁武府城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任编纂者周景柱,浙江遂安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任宁武知府。上任后,他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原稿进行了大规模修订。《晋藩屏瀚》一书的作者写道,“后任知府周景柱对这一方志进行了大规模修订。特别对《宁武府志·艺文》中的文章进行了大量的删改,其中也包括魏元枢写的部分碑记,失去了这些文字的原初风貌”。

周景柱在《府志》卷首,例略中也写道“魏侯于是志,用功至深,阅七八年,属草乃定。予之意事,仅以两月取裁魏本,别为缔构,汰刮芜累者过半,间亦补缺遗,第以疾行,常无善步。”

也许,正是后者的大量删改,才使《府志》出现了如此不该出现的问题。

另外,宁武建县较晚,史料欠缺,也给编纂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从宁武县史志办编印的《宁武旧志集成》一书来看,清康熙年间,宁武守御所千总王镐编纂过一本《宁武守御所志》,因属手抄本,《府志》的编纂者很可能没有看到。

《府志》中记载的宁武八任知府、十任知县都是外省人。他们千里居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历史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加之,交通不畅,信息闭塞,难度可想而知。

还应当指出,誊录书吏的粗心大意,也是府志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载作者新浪博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

齐文义,1943年9月生,山西宁武人,大专文化,原忻州州地区煤炭工业局局长、副研究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民意网编辑发布

0 阅读:0

大夏民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