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叛乱兵变的事件在中国屡见不鲜,但后世之人却将发生于公元755年,也即是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又称天宝之乱)定义为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对唐朝影响深远。
为何安史之乱在众多的叛乱事件中如此特别?它究竟有多混乱?号称最血腥的叛乱,又是如何被平定的呢?
安史之乱 (战争)
安史之乱如何发生?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在位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处于后期,早已经没有了李世民在世时的贞观盛世景象。
唐玄宗登位日久,愈发安于享乐,生活富足奢华,比起唐朝其他国君,他更好女色,宠幸杨玉环,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杨贵妃。据史料记载,杨贵妃是真正的绝代佳人,被后世称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对其宠爱不已。
当时的唐玄宗沉迷女色,不仅宠爱杨玉环,更是爱屋及乌,重用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让他担任当朝宰相,这一举措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种子。
那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早年就因为贪杯酗酒,好赌成性,加上品行不端,在族中不被待见。三十岁时他进入西川从军,在里面表现突出,当上了授新都县尉,结交当地豪绅。
从这些来看,此人在历史上并不突出,谁又能想到他与后来的安史之乱大有关系呢?
杨国忠自从族妹杨玉环得宠后,人生发生重大变化,先后担任众多朝廷要职,最终仰仗族妹杨玉环的荣光爬上宰相职位,与三十岁之前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早年从政的时候,杨国忠就不是个廉洁爱民的好官,在身居高位后,他的贪婪彻底爆发,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任用奸佞小人,导致朝廷腐败,国势日渐衰微。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动摇到唐朝的根基,但偏偏杨国忠又与安禄山互相看不顺眼,两人互相敌视也成为了后来爆发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公元755年即是唐朝天宝十四年,在这年的十二月十六日,安禄山率领兵力十五万,联合对杨国忠同样不满的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发动叛乱,这便是史书记载,影响深远的“安史之乱”。
叛乱过程天宝十四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伙同史思明,联合当时的契丹、突厥等多个民族一共组成15万兵力,对外号称20万,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忧国之危”为名义,于十一月在范阳起兵反叛。
彼时的唐朝因为久未发生战争,各地防守并不严谨,士兵大多不善战。安禄山起兵后非常顺利,他从河北州县开始下手,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所过之处,当地县令、军士不是出门迎接便是干脆弃城而逃,安禄山一路长驱直入,进逼洛阳,不久便将其占领。
安禄山为何能如此轻易地拿下洛阳?州县能被轻易占领并不奇怪,毕竟当时的百姓已经久未经历战火,但是洛阳作为朝廷重地不该如此轻易失陷,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还得要说回一个人——杨国忠。
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开始思索反击,并且对杨国忠委以重任。此时的朝廷尚未调回驻扎边疆的主要兵力,唐玄宗派出毕思琛到洛阳统筹兵马。唐朝将领高仙芝、封常清便在长安、洛阳招募兵马,时间紧促无法及时训兵,但也给安禄山造成了一些阻碍。熟料杨国忠自大无能,导致安禄山过早地攻入洛阳,封常清、高仙芝无奈带兵退守到潼关,死死防守。
潼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恶,堪称天然的防守屏障,高仙芝和封常清只要坚守住易守难攻的潼关,至少可以让朝廷立于不败之地。不料唐玄宗听信奸佞谗言,认为洛阳的失守是封常清、高仙芝二人玩忽职守导致,为振军威,肃清军纪,唐玄宗下令将两位将领处死。
安禄山听说封常清、高仙芝已死,顿感高兴,于发动叛乱的次年即天宝十五年在洛阳称帝。
唐玄宗深知潼关不容有失,在处死两位将领后,他派出与安禄山素有恩怨的哥舒翰,给了他20万兵马前往潼关镇守。
哥舒翰到达潼关后,于六月初带兵出关,与安禄山兵马交战。到初七,在灵宝西原,哥舒翰与安禄山麾下的崔乾佑人马遭遇,初八双方展开决战。
大战一触即发,但叛军阵容不整,毫无斗志,哥舒翰带兵势如破竹,一路追击,没想到却是中了埋伏,被叛军诱敌深入引进狭窄的隘道之中,叛军的精锐早已经在隘道上方埋伏多时,从上面投下滚石巨木,又配合焚烧草车散发的浓烟干扰,大放弩箭射杀唐军,隘道前后各有兵马杀出,唐军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死伤惨重。
哥舒翰带领的军队共有20万,但是最终陪着他杀出重围的,只有8000多人。初九,叛军攻进潼关,自知大势已去的哥舒翰没有犹豫,向安禄山投降。
直到这时,唐玄宗才终于明白,他将这场内乱看得太过简单。
安禄山叛乱之后,唐朝逐渐显现衰败之象,随后便到唐肃宗登基,安史之乱历经到第二任皇帝。
唐肃宗有心平定安史之乱,他重用郭子仪,命其为朔方节度使,带兵讨伐安禄山。
在郭子仪的推荐下,李光弼受到唐肃宗重用,被封为河东节度使。
次年,郭子仪在李光弼的帮助下,向叛军的重要据地河北进军,在常山两大部队完成集结会师,一同击败安禄山麾下的史思明,郭子仪成功收复河北。到八月,郭子仪与李光弼班师回朝,虽然没有彻底将叛军镇压,但唐朝已经开始有了复兴的迹象。
公元757年,安禄山的军队内部发生变化,内乱渐起。
安禄山感觉到郭子仪是个强劲对手,他的耐心逐渐耗尽,内心的危机感日渐滋生,更不幸的是他在这个时候患上了眼疾,最终双目失明,不久又患上疽病,最终导致性情变得暴躁如火,喜怒无常,左右侍奉之人多受其折磨。
安禄山账下的李猪儿感受最深,他自小侍奉安禄山,在安禄山性情愈发暴躁后受到的折磨最甚,最终忍无可忍的李猪儿伙同安禄山的亲信严庄、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发动叛变,由李猪儿动手杀掉安禄山。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立刻掌握大权,由严庄宣告,称安禄山病危时诏立安庆绪为太子,于是安庆绪顺理成章地继位,自立为帝。
安禄山死后,唐肃宗察觉到平定叛乱的机会到来,命令郭子仪带兵讨伐。
但讨伐并不顺利,郭子仪的军队首战在谲水西与叛军开战便被叛军击溃,郭子仪被迫退兵回朝。
同年九月,唐军与叛军再度交锋,郭子仪在京西香积寺以北与叛军将领安守忠作战,斩敌军六万首级,声威浩荡,叛军张通儒得知后放弃长安而逃,至此,唐朝收复长安。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再发重兵,命郭子仪为首,率领一干当时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节度使协同,总共率兵20万讨伐自立为帝的安庆绪。
同年十月,郭子仪带领一部分军队渡过黄河后与李嗣业带领的部队会合,击败安庆绪带领的叛军七万余人,安庆绪落败而走,郭子仪率兵追入邺城,将安庆绪团团围住,安庆绪为求保命,不得已派人向史思明求援。
不料,此时史思明的军队内部同样出现众多问题,史思明被其子杀害。到宝应元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安史之乱历经第三任皇帝。不久,收复洛阳。
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在洛阳被唐朝收复后逃往莫州,唐代宗派兵追击。到宝应二年,史朝义内部同样发生叛乱,史朝义在叛乱中逃往范阳,但部下已经不想再跟朝廷作对,最终背着史朝义投降。自知大势已去的史朝义自尽而死,安史之乱终于落幕。
至此,安史之乱才算是彻底被平定,从安禄山起兵造反,到史朝义自缢而死,期间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位皇帝,这不仅是在唐朝,哪怕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罕有的一次严重兵变。
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纵观整个安史之乱,虽然表面看上去是一场政权兵变,但实际上,其实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映射爆发,这在我国历史上亦是少有。
开头就说过,唐玄宗时期,唐朝已经逐渐呈现衰败,不复以往的“贞观盛世”,唐玄宗整天过着沉迷酒色的奢靡生活,他宠爱杨贵妃,使得杨贵妃的家族权倾朝野,宫中生活极度奢华糜烂,朝廷的腐败自然加重百姓的负担,赋税逐年增加,社会经济矛盾不断加深。
朝廷内部各阶级之间矛盾剧烈,加速了唐朝的割裂过程。在杨国忠未担任宰相前,奸相李林甫在朝廷中培养党羽,独揽大权,已经为祸乱埋下伏笔,而在他之后,杨国忠上位。这位较之李林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贪婪跋扈,鱼肉百姓,与安禄山之间争夺权位,进一步加深朝廷内部的矛盾。
朝廷与地方各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在安史之乱中不可忽视,甚至可以说是接近根源的因素之一。地方节度使制度的设立,导致地方军阀的兵力逐渐深厚,与之而来的权利自然倍增。经年累月,节度使的强大,使得朝廷政权丧失了对他们的控制,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这场叛乱对于唐朝后来的发展影响甚大,后果超出想象,它的影响主要有几点:
①加重唐朝社会动荡: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社稷经历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内乱战争,在此期间,数千万人因此丧生,百姓饱受连年战火,朝廷萎靡不振,民生受到毁灭性打击,战乱期间以及结束后几年,众多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②导致内部割据:
安史之乱过后,唐朝国力损耗过剧,由盛转衰。战乱过后,安史之乱中残存的党羽们在河朔聚集形成藩镇割据,更有仆固怀恩、张忠志、李怀仙效仿,领节度使之职割据一方,为后世唐末黄巢之乱时,各地出现的藩镇割据埋下祸根。
③加重朝廷对百姓的剥削:
长达七年的平乱战争过后,唐朝人口数量被腰斩,社会劳动力出现短缺现象,朝廷统治阶层不得不增加税收,这就进一步导致阶级压迫和压榨更加剧烈,百姓对当地统治者的不满逐渐加深,甚至出现农民起义,并且在唐中叶时演变到高峰。虽然这些农民起义的规模无法与安禄山史思明相提并论,但频繁的叛乱足以说明唐朝自安史之乱过后已经由盛转衰,各地的农民起义进一步对唐朝造成了创伤。
④唐朝从此内忧外患:
日益衰败的朝廷已经无法像过去那般震慑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安史之乱过后,各地少数民族逐渐躁动,吐蕃一族最先发难,先后拿下陇右、河西走廊,西域等少数民族愈发不满于唐朝的控制,边疆局势动荡。
⑤唐朝经济变化:
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经济生产出现极大的破坏断层,为了生存,许多原本生活在北方的人结伴南迁,出现大规模人员朝南方迁移的现象,大量人口到达南方后使得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这就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
安史之乱——一个王朝兴衰的经典缩影纵观历史,安史之乱绝对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非常特殊的一次内乱战争,它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同样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它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来无数次王朝兴衰中的一次经典缩影,亦是历史中的沉重一页,在这场内乱中,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交错爆发,影响极为深远。
自此后,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甚至是人民心理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姿态和地位都有了明显变化。
杜焱洋小朋友
安史之乱没有平定 只是妥协而已。节度使都能世袭,世家垄断啦科举,科举成啦摆设,宰相80%都出自五姓七望,这也是那些千年世家最后的辉煌。后来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把这些千年世家杀麻啦。所以宋朝之后平民才能靠科举出头,科举才能相对公平。
世如戏台人如玩偶 回复 05-01 12:40
挺想笑的,还看到80年以后了,你觉得现在就不是被功勋士族垄断了嘛?进个厂都讲究派系,何况庙堂之高
用户15xxx11 回复 世如戏台人如玩偶 05-02 01:15
某酒厂招踩曲女工,要求初中学历即可,结果一堆名校硕士,博士都落选了,后来该厂领导推荐了一个中专学历的女生成功入选,原因是中专生的体重刚好合适有利于酒曲的发酵[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wuli库昊.东
李隆基早点死翘翘,应该也算一个明君吧
东方黄金 回复 05-01 16:13
安史两位进了大长安,干了什么,也不敢问不敢说。。
你的名字。☁
安史之乱的根源就是唐玄宗
夕阳醉&挽歌 回复 05-02 02:37
狗屁,五姓七望推到唐玄宗头上的。一个人能毁掉一个国家?天真!
用户10xxx75 回复 04-30 14:26
难道说的是2023年的水泥地种红薯[得瑟]
用户63xxx91
腐败是灭亡的根本
用户10xxx51 回复 04-30 06:58
你说的是唐朝[得瑟][得瑟][得瑟]
东方黄金 回复 用户10xxx51 05-01 16:15
可不是说的是他。。儿媳妇在怎么宠爱都不过分[笑着哭]因为是儿媳妇[笑着哭]
飘渺
人老了就是容易昏庸
半医 回复 05-01 08:36
刘彻
用户14xxx52 回复 05-02 05:38
那可太多了 一个皇帝前十年能保持兢业 10年以后基本都开始捅娄子
猪油拌饭献给你
人什么时候都不能飘,一飘就离灭亡不远了。李隆基年轻时结束唐朝半个世纪的阴盛阳衰,缔造开元盛世这个唐朝强胜的天花板,可是,人一旦有了成绩就容易迷失自我,然后……!
猪油拌饭献给你 回复 05-01 10:31
多读读书对你有好处!
用户14xxx52 回复 猪油拌饭献给你 05-02 05:45
确实是李隆基李隆基更多是前几年手里的大臣带飞 后面武则天狄仁杰给他留的老臣去世 就开始崩了 个人感觉李隆基就像一个叛逆的孩子 李世民被魏征怼李隆基可是被三个怼 那三个老家伙死了有俩都被挖坟了 唐代感觉拿的出手的皇帝 李渊李世民 还有一个武周武则天
♥流浪人☞
再看安史之乱,真是感慨万千
生而无畏战至终章
怪就怪李隆基活的太长了。早死个十几二十几年啥事没有。
用户14xxx52 回复 05-02 05:47
我个人觉得早年更像是 手下的大臣带飞 他想搞事并不容易 后面老臣故去没人能压到他了
安之
高仙芝,一代名将,真可惜了
叶枔衣 回复 04-30 15:27
高仙芝封常青都有能力平定安史之乱,只是没有他们部署死守潼关,乃至接任他们的哥舒翰也是想背靠潼关以待勤王之师,是李隆基逼着哥舒翰出潼关和安禄山决战
没名字的你
哥舒翰是猪领导玄宗强迫他追击中埋伏的!,安禄山一个莽夫平民也是玄宗提拔的! 安禄山的最大威胁四镇节度使王忠嗣也是玄宗撸下去抑郁而终的! 最后平叛靠的也是王忠嗣手下兵马,李光弼 郭子仪就是王忠嗣的部下!
用户18xxx02
唐朝后面的君王有些还是有所作为的,但只能为大唐续命,不能力挽狂澜。要不是武则天留下的那些人,李隆基怕是一个人才都发掘不了。
沧海
李隆基死的太晚,这个垃圾最能霍霍,后世还吹牛逼说什么开元盛世[无奈吐舌]
豫女琴心
他以为是盛世,万国来朝,其实腐烂不堪了。为啥要学历史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用户14xxx66
历史总能重复!
荷花大少
五胡乱华,安史之乱,蒙元螨虫,华夏之殇。此中犹以安史之乱对历史影响最为深远,也最令人痛心,没有安史之乱就不会有后面的辽金蒙螨坐大,也压根不会有小日子侵略,痛,实在太痛了。
倪若之家店商推广
几年之内几个皇帝,这更换速度也够快的。
TONY
你这作文不及格,文不对题,有多乱?!乱呢?乱成什么样,只字未提
用户11xxx30
史思明之子逃往鄚州,不是莫州!(鄚——扁鹊故里)
显赫远凡
据说杨玉环有狐臭[得瑟]
扎心大师
安禄山确定不是为了杨玉环才反的?
用户14xxx67
李家三郎真隆基[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46
快了。。。快了。。。[得瑟]
用户10xxx62
朕的爱妃[呲牙笑]玉环!谁敢动她。尔等退下
渐渐远 回复 05-01 17:25
不是王刚留下么[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汪俊强老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造王者
李隆基是武则天儿子。。?
用户10xxx09
香积寺之战是史上最惨烈最狠的战役,没有之一。大唐精锐毁于一旦
yueue0
杀
色目人
死晚了,好多联想
帝国的公民
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乱
飞鸟爱鱼
(敲黑板)这是重点!要考的!都记下来!
挥霍
以为不理解为什么要反叛[呲牙笑]现在我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