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接下来,手握两套房的人注意了,4个问题或将出现,该如何应对?
这两年,想必大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形势不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与前几年相比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虽然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止跌回稳”的阶段,但整体还是保持低位运行。就拿百强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来看,虽然环比增长,但同比仍有所下降,且各梯队销售门槛均有所降低。这表明市场虽然有所回暖,但整体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具体来说,今年以来,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优质地块供应增加、改善型需求释放,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逐步回升,价格跌幅收窄。而三四线压力加剧,因为库存去化周期长(部分超30个月)、投资需求萎缩,房价仍面临下行压力。
好在政府及时出手,通过“以购代建”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既化解库存又重构住房双轨制,成为稳盘关键。不过,在此形势下,手握两套房的家庭还是很可能会面临4大问题,哪4大问题?来看看吧。

其一,房产税的征收
今年以来,房地产税的推进信号密集释放,手持多套房产的家庭将面临更高的持房成本。虽然具体税率和征收细节尚未明确,但可以预见的是,房产越多,税负越重。此外,日常的物业费、维修费以及因房屋老化产生的额外支出也会增加。
其二、房价下跌和资产贬值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房价下跌成为常态。在高房价时期购入的房产,现在可能面临大幅贬值的风险。例如,150万元购入的房产在市场不佳时可能只能以100万元左右的价格出售,导致资产缩水。
据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房价持续下跌,部分城市二手房价格较峰值跌幅达30%-40%。若持有房产位于三四线或非核心地段,资产缩水压力更大。

其三,房子难以变现
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使得二手房市场供大于求,变现难度加大。而且新生人口减少、年轻人不婚不育的现象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导致二手房挂牌量激增,竞争激烈,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挂牌量高、需求疲软,因为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购房观念也出现了转变。
据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5.1%,房企库存压力传导至个人,部分房源需折价30%以上才能脱手。
其四,持有成本增加
随着房价下跌,房租收入减少,而物业费、维修费等持有成本却在不断增加。许多家庭因此陷入“越还越穷”的恶性循环。
此外,房贷利率虽回归正常水平,但若早年高位贷款(年化5%-6%),叠加物业费、税费等,两套房的月供可能占家庭收入50%以上,这样就会导致持有成本与资产价值倒挂,很多人的生活很可能出现危机。

面对如此的经济形势,很多人或许开始“谈房色变”了,但是对于要不要买房来说,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建议如下:
刚需购房的机会:当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刚需购房者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房源,因此刚需是可以买房的。
改善居住或子女教育:如果你的财务状况允许,并且对房产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和判断,而且想着改善生活环境,或者要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这种情况下也是可以买房的。
投资需求:房地产不再是稳赚赛道,不建议投资方式来购买房产,尤其是不建议在三四线城市购买房子投资。而且还要建议县城、远郊房产尽早置换或出售,减少持有成本,避免损失过大。

总之,对于要不要买房来说,还是得看实际需求。而且对于自住房产,如果经济状况允许且对未来市场有信心,可以考虑长期持有;但对于投资性房产,需更加谨慎。而且还要密切关注房地产政策和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投资策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当下房子的问题了。话说,你现在拥有几套房?你觉得当下还能不能买房呢?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