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传统佳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一般说法,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所以,在端午佳节,我给大家分享3副纪念屈原的极品对联,大家不妨一边吃粽子一边品对联,当真妙不可言!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第1副对联: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人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世说新语》有一名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也因此,“读屈原的离骚”成为古代风流才子的标配。此联纪念屈原,从这一角度上去别出心裁,通过后人的“痛饮读离骚”来表达屈原的伟大与无可替代,来表达后人对屈原的膜拜与永久推崇。
上联说,放开胆量去纪念屈原,在屈原等前人肩膀上更进一步,这才是风流才子的真本色。
下联说,屈原投身于汨罗江,又留下了《渔父》等经典作品。
世上还在回荡着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歌声,世人还在回味着屈原“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惊世骇俗与高洁品德,所以来到湘水之畔,想起当年主动投河的屈原,真是百感交集,别有一番会心。
相比那些全部歌颂屈原本身的对联,此联之妙在于交汇古今,重点展示后人与屈原的精神对话。
后人不管是“痛饮读离骚”还是“狂歌吊湘水”,行为本身都说明了屈原的伟大,说明了屈原的精神不朽。
第2副对联:风雨诵离骚,香火升龛荐芳草;水军喧竞渡,楼船载酒酹先生。
上联的“风雨诵离骚”依旧是“痛饮读离骚”的典故化用,不过“风雨”二字没有那么多名士气了,而更多了忧患感觉和牢骚味道,可其实恰恰正是这种风味,与屈原本身的故事紧密结合,呼应着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坎坷人生。
正是这样遭遇委屈却始终一片爱国的屈原,才让人们无法忘怀,才有“香火升龛荐芳草”。
在《离骚》中,香草美人是最大的比喻。而此联中的“芳草”亦呼应着离骚的传统,赞美着屈原的不朽。
下联提到了端午节的另外一个习俗,那就是“赛龙舟”。赛龙舟据说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下联通过眼前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喧嚣,衬托着屈原的寂寞身前与万古身后,表达了人们通过种种活动纪念屈原的真诚,点出了屈原精神依旧活在人间的主旨。
第3副对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这是把屈原和贾谊放在一起纪念的对联。屈原贾谊都和长沙有关,两人都有才而得不到重用,《史记》把屈贾两人放在一起,后人也把两人并列摆放,每每共同纪念。
此联处处把两人合论,拈出两人共同点,在构思上还是颇为精妙的。
上联的“亲不负楚”,指屈原是楚国王族,一辈子都没有辜负楚国。“疏不负梁”,指贾谊以外人的身份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歉疚,忧伤而死。
上联说,屈原和贾谊两人不管身份如何,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其精神气节可以感召日月。
下联的“骚可为经”,指屈原的离骚虽然是文学诗词,却可以当成经典。策可为史,指贾谊的《过秦论》、《论积贮疏》等策论文章也可以当史料看待,成为永远不朽的后事之师。
下联说,屈原和贾谊虽然以文学出名,但其实两人的作品和才能都是足以经天纬地的大文章,其价值不仅在于文学,也在于“经世致用”。
如此一来,此联不但歌颂了屈原贾谊的品德,也高度赞扬了两人的才能,足以揭示人们怀念屈贾二人的原因。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2块钱是情,5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妖言惑众
兄台大才,我看了好几篇了,多数都很喜欢,可惜点赞收藏评论并不多,应该是曲高和寡吧,唉~浊世浮躁,难有静下心来读你文章的人啦。莫心慌,张国荣还得等十年呢,楚庄王也闷了三年嘛。丈夫未可轻年少,宣父犹能畏后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妖言惑众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