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一口气讲明白阶官勋爵古代官爵制度

郑青春谈天地 2024-07-13 18:51:29

挑战一口气讲明白,古代官爵官位制度!

 大体来说,封建帝制,官员职务头衔分为四种,阶、官、勋、爵。

阶是指官阶,用现代来打比方的话,就好比是上校、警司这样的军衔警衔,也就是等级,用一品二品之类标记。开府仪同三司是最高的官阶,最早开府是一种特权,允许开设幕府办公并自置幕僚,仪同三司意思是规格和三司一样。

何为三司?三司含义历朝历代各不相同,一般理解为司徒、司马、司空。所以开府仪同三司的意思就是,按照三司的规格开设幕府办公。但这个权力实在太大,相当于整个小朝廷出来了,所以渐渐成为一种身份象征,隋唐时干脆把开府定义为官阶,为从一品,只授予文散官,也就是说文散官最高只能当个从一品。

官指官职,也就是具体职务。官以太师为尊,自周朝设太师以来,太师一直都是三公三师之首,也就是百官之首。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丞相宰相这个职务,其实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很多朝代要么不设,要么职务含义跟近代远远不同。比如秦朝执行宰相职权的是相邦,西汉则叫相国,唐宋虽然有左右丞相,但那是尚书省左右仆射的别称,再到后来,相权才真正发展起来,丞相才成为今天人们理解上的那个百官之首。

魏晋九品官人法把丞相定为正一品,俸禄万石,从而形成了后世的官品制度。有意思的是,自从魏晋之后,丞相就极少出现,那个皇帝都不舍得授予如此大官,太师也因为同样的原因,逐渐沦为虚职,跟丞相沦为官职的左右门神。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丞相和太师都是正一品,但他们并不是官衔,确切的说,它俩是空有其名的官职,只有名头,没有权力。

勋指功勋,相当于现代的军功章,比如说一等功二等功,以上柱国为尊。上柱国始于春秋战国,本来是军队里的高级职务,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将军名号,比如西魏的八个上柱国大将军,合称“八柱国”。到了唐代,上柱国被明确为功勋,最高为上柱国,其次为柱国,最低为飞骑尉,共有十二等。用现代话解释,上柱国大概就是“特级战斗英雄”,或者“国家特级勋章”的意思,只授予有军功的人。

爵指爵位,这个大家都理解。古代爵位其实并不仅有公侯伯子男,最高的其实是王,但因为王实在太难封了,一般只给自家人,普通人只有死后追封,所以常误会公为爵之首。历史上所有异姓王合起来,大概只有百来人,比如整个宋代,活着被封王的只有四个,一个是皇帝老岳父,一个是因为仁宗遗诏收复燕云十六州被封童贯,一个赵匡胤时期的淮海国王钱俶,还有一个是谁,名字想不起来了,但他是因为病的快死了,皇帝特意开恩,事实上他被封后的第二天就咽气了。

最关键的是,其中三人都只是郡王,不是王,严格以上的王,只有那个开国初期投降的钱俶。爵位最高为王,然后郡王,接下来才是大家熟知的公侯伯子男。这只是一个粗浅分类,不同历史时期,单一爵位还分若干等级,比如三国时期大家熟悉的,县侯乡候亭候关内侯等等,这就不细说了。

0 阅读:68
郑青春谈天地

郑青春谈天地

谈天说地、人文历史、诗词歌赋,作品维度绝不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