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新年,大衣哥欲哭无泪!家门口挤满了要钱的人,还动起了手来

云莳一 2025-02-14 18:37:42

文|晓得

编辑|晓得

走红之后,大衣哥说“感觉就跟成了通缉犯一样”“晕乎乎累得慌”。

近日,他出现在内丘县一场比赛的海选现场倾情开唱,吸引了许多观众。看起来仿佛还是曾经的他,可内里却不一样了。

因为自成名之后,他着实见多了人情冷暖。就在不久前,他的家门口再度发生了一场闹剧——要钱的人围住了他的家门,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草根出身的他,怎么把日子过成了这样?那些上门伸手的人,又是哪里来的底气?

不能像正常人

1989年,20岁的朱之文花15块钱在开封旧货市场买了一个录音机,又花了一块五毛钱买了盘《中华大家唱卡拉OK》磁带,从此,音乐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他就自己摸索,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遍又一遍地唱,直到嗓子沙哑。他还会在闲暇时间,步行几十里路,去县城的书店购买音乐书籍,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那些密密麻麻的音符和文字,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朱之文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但他从未放弃,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唱歌的热爱,一点点地啃下了这些知识。

但很可惜,在那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小村庄里,农民的生活似乎被设定好了固定的模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与土地为伴,庄稼的收成就是生活的全部希望。

在大家心中,农民就应该一门心思地种好庄稼,唱歌又不能当饭吃,纯粹是浪费时间。

所以每次朱之文唱歌时,总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甚至当面嘲笑他:“别唱了,唱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多干点农活。”

面对这些质疑和嘲笑,朱之文内心也曾感到迷茫和痛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坚信,总有一天,自己的歌声会被大家听到。

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机会,参加各种唱歌比赛。

曾经被人嘲笑的爱好,因为一次获奖,而变得引以为傲。村里的大喇叭,第一次吆喝起了“朱之文”的名字,参加星光大道之前,几乎整个村庄的人都为他践行。

后来,他红了,红的发紫,红的家喻户晓。

然而,他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地出门散步、聊天,不能和家人享受安静的时光。

随着大衣哥的名气越来越大,财富也逐渐积累,一些人开始打起了他的主意,围堵要钱的事件频频发生。

今天这个说家里孩子生病急需钱,明天那个说要做生意差启动资金,后天又有人说要盖房子手头紧。大衣哥心地善良,总是不忍心拒绝,一次又一次地慷慨解囊。

他本以为,自己的这些善举会得到乡亲们的认可和感激,可没想到,这却成了他噩梦的开始。

闹剧续上了新的篇章

村民们看着曾经和自己一样在田间劳作的大衣哥,如今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明星,赚着他们难以想象的财富,内心的嫉妒之火便熊熊燃烧。

在他们的观念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大衣哥的成功离不开村里的环境,所以自己也有权利享受这份成功带来的红利。

他们打着“弱者”的旗号,理直气壮地向他索要钱财,一旦遭到拒绝,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

正月初三,这闹剧又续上了新的篇章。

有人上门要钱了。

在近日热播的电视剧《五福临门》中,郦家再无男丁之后,她们最怕的就是过年过节,因为怕族中人找上门来敛财。

本以为是电视剧夸大,却不曾想,这事还真有,而且会发生在现在。

据说,围堵在大衣哥家门前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同村的村民,有的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向大衣哥要钱。

有的打着“卖惨”的旗号,编造各种悲惨的故事,什么家人重病急需救命钱,孩子考上大学却交不起学费,自己失业多年生活无以为继等等,声泪俱下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就盼着大衣哥能心软掏钱。

有人住进了附近的民宿,相当执着的向大衣哥要钱,还大言不惭地说:“多少借点嘛,一万两万也行,给了钱我就走。”

他们觉得大衣哥成名后赚了大钱,就应该分给他们一杯羹,根本不考虑自己与大衣哥是否有交情,也不管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张嘴就是高额借款,而且丝毫没有归还的打算。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要钱者之间还因为分配不均而产生了矛盾,甚至直接动起了手。

大衣哥的生活也被这些人彻底打乱了,而同样深受其害的,还有大衣嫂。

有亲和力,却“软弱可欺”

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只希望能和家人过着平静安稳的日子。大衣哥因为名气太大,一旦露面,可能会引发更激烈的冲突,所以很多时候只能躲在屋内,将应对这些人的重任交给了大衣嫂。

她要面对大门外一群人的吵闹,开门怕人群瞬间涌入,让家里陷入混乱,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不开门,那些要钱者就会乱按密码锁,密码锁因为频繁被按,已经出现了故障,维修多次也无济于事。

“大衣哥太可怜了,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呢?”

“这些要钱的人简直就是道德绑架,自己不努力,就想着从别人那里捞好处,太无耻了。”

当网友看到大衣哥家门口围着的人时,大多数都同情起了这个草根出身的歌手。不过,也有个别人,心里燃起了“试上一试”的想法。

这些人渴望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取财富,把他人的帮助当成了理所当然。他们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而是寄希望于他人的施舍,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怨恨。

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或是源于嫉妒,或是源于欲望。

在成名之后,大衣哥没有离开自己自小长大的村庄,不去城里,不请保镖,不愿忘本。他认为,农村的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唱出最打动人心的歌曲。

于是,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修桥铺路捐款借钱。

在上节目时,别人问他参加节目后回家做什么时,他也毫不避讳地回答道:“没有节目上我就回家种玉米。”

观众心中,他是特别的。因为淳朴,因为憨厚,也因为真实。这些质朴的本质,很有亲和力,却“软弱可欺”。

所以,多的是人找他借钱。还有人批评他在成名后没有做出更多的社会贡献,质疑他的捐款数额、编造他的私生活绯闻。

更有甚者,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更多的流量和关注不择手段地对大衣哥进行围追堵截。

他们在大衣哥家门口直播,拍摄他的日常生活,甚至故意制造冲突和矛盾,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因为善良,他总是很配合。于是人们从未抗拒抵触过他,有关他的视频,总有流量。他的善良,换来的不是感恩与尊重,而是无尽的索取和骚扰。

结语

大衣哥的遭遇,是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哀。

善良如果没有锋芒,就如同绵羊置身于狼群之中,只会任人宰割。

希望大衣哥能够早日摆脱这些困扰,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也希望那些被金钱和欲望蒙蔽双眼的人,能够早日醒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181
云莳一

云莳一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