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油是能瞬间让菜肴的鲜香味直线上升的调料,很多人会随手往菜里加一勺,不管是炒菜还是做汤,都会加一些这样一个调料来调味。
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虽然蚝油可以为家庭的烹饪增香不少,但是也要注意一下使用禁忌,掌握一些“蚝油法则”,为健康负责。
蚝油的作用。蚝油中的“蚝”是中国人对牡蛎的叫法,英文学名是oyster,著名的《红楼梦》中就有“吃过鲍鱫、蚌、蜗等物”其中的蚌就是牡蛎,也叫海螺,包含在其中的。
而“油”则是指液体的意思,古人常常用油来指代一些液体,比如今天要说的蚝油,古时也感称其为“蠔醤”,就是用牡蛎去腥味之后提纯出的一种酱汁液体。
爷爷奶奶一辈人或者老先生们对盐、醋等基本调味品十分讲究,通常做菜不爱加非常多的调味品,但是一辈子习惯了蚝油那种味道之后,不加一点感觉菜肴上都缺了一点什么。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商家才研发出了现成的蚝油进行售卖,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保证添加一定量的牡蛎液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26811ca3d85519109db8248e9c9135f.png)
但是现在市面上包装成品蚝油也非常多,家里老人家也会选好一些大牌子的放心使用,但这并不是最需要担心的问题。
问题是,蚝油中的成分有很多都非常不能放心,比如某大品牌知名度非常高的一瓶蚝油中,就添加了明矾、食用色素等成分,这都已经是化学添加剂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640cee4cb37043be8bfcd718eeb9aed.png)
而且有些品牌是在家庭自制蚝油中添加了丰厚的盐分和糖分,最终成品不仅没有牡蛎的味道,还变得咸甜咸甜的,因此水蒸气很容易就带走了。
因此,在使用“生鲜产品”这条禁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中有没有写真实的牡蛎汁液,不然这样食用健康反而会带来影响。
家里如果没有小朋友,对健康要求只是简单的想减少肥肉的摄入,方便起见又不想二次洗菜时也不用给葱姜蒜等生鲜产品多加考虑,那么可以买些调味料代替。
在中国做饭时常用到调料有好多,比如粗盐、细盐、米醋、花椒粉、白糖和精盐等等,还有更方便好存放的小袋调味品和大桶的酱油,但这些里面有没有生鲜产品呢?
当然有!
比如精盐里就含有明矾,而米醋中就含有淀粉添加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d4ea980ba75311042f397ee000552c.png)
因此,除了考虑使用调料品给菜肴增加新的风味外,最好先留在常温成熟,然后再针对性地使用它们。
这样既不会影响健康,又能改善菜肴香气,为餐桌增添新鲜促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f204a3a0892d4aa361be8ec67955b3.png)
用蚝油做菜时需要特别注意几点,一是不可以提前加,一般情况下在菜还差一点的时候添加,等一小段时间之后会鲜香扑鼻;
另一个点就不太推荐了,即使一些地方用香辛料做麻辣菜,我建议你尽量少加,因为过量麻辣容易掩盖本辣椒的Taste。
这是非常简单容易上手的禁忌,我们来看看更专业的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先,做汤的时候最好不要自己上火,也不要让大火炖熟;
另外一点是熟菜做凉菜时,也要注意在熟之前空中添加调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d1f6eacba9be99701e4853e97048c9.png)
重要的是,购进生鲜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说对怎么识别质量问题:如果你觉得油炸产物不好吃,那么建议你换一个配方再考虑;
另外一点是,购买时一定要回收信息,比如直接看品牌信誉/豆袜通话质量即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ee703df32455fe5df7c2ffd7c919c0.png)
如果我换您消费者,关于调料选择的问题,我一定会考虑多试验一些天然替代品,比如可以用干贝替代用,将其泡水后过滤偌大就能得到非常浓烈的鲜尝,像做贝类汤一样光滑可口。
当然,如果仅仅是想为不同菜肴带来不同风味,也可以考虑原材料替代法,比如做西红柿菜肴的时候使用新鲜番茄做粉,避免添加太多调味品,也能为另一种风味增加新鲜口感。
如果是不想油腻,可以尝试更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蒸开始炖,然后对于没有肉质部分脂肪的时候更好,因此可以减少调味品使用量,还有更好的生产效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617354136b0a4c4b16d633778b72b8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