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混双丢金,伊藤美诚成全民公敌,骂她没有意义

有马体育 2021-07-29 21:04:49

今天故事的主题是「 伊藤美诚 」

孙颖莎在女单半决赛中击败日本选手伊藤美诚,这一幕网友们从许昕与刘诗雯组合在混双决赛中输给水谷隼和伊藤美诚那一刻就开始期待了。“中日对决”是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最大看点,因为日本乒乓球的竞技水平紧追中国。但“中日对决”最大的看点又不完全是鹿死谁手,还有人们面对输赢时反应出来的普遍心态。

许昕与刘诗雯输给水谷隼和伊藤美诚时,人们长吁短叹,对日本组合口诛笔伐。孙颖莎4:0横扫伊藤美诚时,人们欢呼雀跃,对伊藤美诚极尽调侃。长吁短叹与欢呼雀跃都属于人之常情,口诛笔伐和极尽调侃则显得气量狭小。运动世界永远选择强者,孙颖莎的横扫与伊藤美诚的胜利都是强者的胜利,这一点不因伊藤美诚是日本人而不同。

1994年广岛亚运会乒乓女单决赛中,乒乓球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邓亚萍遇上日本归化选手小山智丽。小山智丽面对邓亚萍凌厉的攻击防守滴水不漏,最终为日本赢得乒乓史上第一枚国际大赛金牌。国人对这个结果普遍难以接受。因为小山智丽此前是一位中国球员,她代表日本出战并击败祖国,人们绕不过情感上的这道坎。

但在赛后采访中,邓亚萍称赞了小山智丽,她坦承就那场比赛而言,小山发挥得更为出色。邓亚萍是一位攻击型选手,一般运动员很难连续接起她的三板进攻。但在那场比赛中,邓亚萍往往要连续进攻五板才能得一分。在小山滴水不漏的防守下,邓亚萍说她用尽了所有办法,她的进攻很难见效,反而被小山防得“满场跑”。

邓亚萍不愧是位伟大的运动员。她冷静地面对输赢,相当理性;她客观地评价对手,尊重强者。虽然邓亚萍输了比赛,但比赛相当精彩。那是一场值得反复欣赏的巅峰对决。在失利一局后,邓亚萍没有放弃攻击策略,导致频频失误,陷入了14: 4落后10分的逆境。但邓亚萍仍然不断进攻,一分一分地硬追,硬是将比分追到了19:17。

虽然邓亚萍输了比赛,但她努力追分的一幕触动了日本观众。邓亚萍用强悍的球风折服了日本观众。日本文化中向来有尊重强者的传统,1990年代日本社会流行一股中国热,这股中国热在民间称之为“三邓精神”。邓亚萍就是“三邓”之一。日本乒乓球队开始以邓亚萍为模版培养年轻球员,邓亚萍曾调侃他们个头甚至模样都跟自己差不多。

邓丽君同样是“三邓”之一。1979年邓丽君因护照问题被日本驱逐出境,1980年代邓丽君红遍亚洲后,邓丽君的日本经纪人西田裕司专程到新加坡邀请她重回日本市场。日本音乐界当年早已达到亚洲峰巅,这让他们有些自大,普遍不看好邓丽君。西田裕司回忆称,唱片公司同事甚至打赌如果邓丽君能在日本走红,他会当众表演倒立。

邓丽君重回日本之路还遭到了媒体的冷遇,很多电视节目都拒绝和邓丽君合作。西田裕司最后只能通过一档搞笑节目的“十大搞笑金曲”让邓丽君重回日本观众视野。真金不怕火炼。因为音乐效果非常棒,这档节目邀请邓丽君出镜。邓丽君曾三次登上NHK红白歌会,三度夺得“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及“日本有线大赏”双料冠军。

从遭到驱逐、备受冷遇到成为女神,邓丽君是日本人心目中强者。日本观众崇敬那些用实力打败自己偏见的人,这与其说是一种胸怀不如说是一个好习惯。因为只有强者才能让你变成强者,只有见贤方能思齐。这些是流传于日本民间的故事,是我读大学时听闻,讲述者是一位1990年代留学于日本的学者。

这位学者在高考恢复后考入大学,那时候他已经29岁了。1988年他到日本东京大学读博士,看到日本报刊、电视、书店里到处都是“三邓”的身影,日本人如此崇敬“中国强者”让他有醍醐灌顶之感。就像妈妈从伊藤美诚两岁起就将打败中国选手的目标灌输给她,尊重强者并不是一种弱者心态,而是成为强者的现实路径。我们应该这样看待伊藤美诚,这样输赢才更有意义。

0 阅读:19

有马体育

简介:有马体育,以有趣对抗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