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薪“试岗”频上热搜!劳动者该如何维权?

小唐看世界 2025-03-29 09:27:13

一、热点事件:求职者遭遇“试岗陷阱”

近日,辽宁沈阳一家教育机构招聘公考讲师时,要求求职者“试岗7天且无工资”,引发热议。另一家服务公司招聘安检员时,也要求“试岗1-3天无薪,通过后再进入3个月实习期”。事件曝光后,“无薪试岗是否合法”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吐槽:“试岗期成了白嫖劳动力的借口!”

沈阳市人社局对此回应称,只要劳动者实际付出劳动,企业必须支付报酬,并已启动全市用工排查行动。但市级劳动部门今年尚未接到相关投诉,部分求职者或因维权意识薄弱而选择沉默。

二、法律解析:试岗期≠试用期,企业“无薪”属违法

1. 法律中根本没有“试岗期”的概念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指出,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仅规定了“试用期”,且试用期必须写入劳动合同。例如,签订1年合同,试用期最长1个月;3年以上合同,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而企业自行设定的“试岗期”未纳入合同,本质上属于违法行为。

关键点: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不得以“试岗”为由拒付报酬;

即使试岗仅1天,劳动者也有权索要工资。

2. 试岗期辞退员工,企业需承担法律责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强调,若企业以“试岗不合格”为由辞退员工,需提供明确证据(如岗位考核标准)。若无法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则需支付经济补偿。例如,某电商公司以“试岗3天未达标”辞退员工,最终被判支付全额工资及赔偿金。

三、劳动者如何应对“试岗陷阱”?

1. 保留证据,及时维权

记录工作痕迹:保存打卡记录、工作邮件、聊天截图等;

索要书面协议:即使试岗,也应要求企业明确工作内容及报酬;

投诉渠道:拨打12345热线、登录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或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 警惕企业“试岗”套路

部分企业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设置“试岗期”变相压榨劳动力。例如:

以“试岗”名义要求完成高强度任务;

试岗结束后以“不匹配”为由拒绝录用;

通过频繁更换试岗人员节省用工成本。

四、专家呼吁:完善法规,加强监管

法律界人士指出,当前劳动法规对“试岗期”缺乏明确界定,导致部分企业钻空子。建议:

1. 细化用工规范:将“试岗”纳入法律监管,明确时长与报酬标准;

2. 加大处罚力度:对违规企业处以高额罚款,并纳入信用黑名单;

3. 普及劳动法知识:通过社区宣传、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提升劳动者维权意识。

五、网友热议:试岗乱象何时休?

事件引发广泛讨论,评论区呈现两极分化:

支持者:“企业也要成本,试岗能筛选合适的人。”

反对者:“这是变相剥削!干活不给钱,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一位网友分享经历:“去年试岗5天,每天工作10小时,最后说我“效率低”不给工资。后悔没留证据,只能吃哑巴亏。”

无薪试岗不仅违背《劳动法》,更伤害社会公平。劳动者需提高警惕,保留证据;企业则应守法经营,莫因小失大。正如赵良善律师所言:“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尊重与契约精神,任何‘白嫖’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互动话题:你遭遇过“试岗陷阱”吗?应该如何更好维权?欢迎留言分享经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