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庭院好?看看文人墨客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人生画卷

创造庭院 2024-05-28 17:54:41

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庭院之美在于它兼顾了世人的念想:一半烟火,一半诗情。我们喜欢庭院,只因它安放着向往的生活:无论岁月变幻,只愿心有所住,手忙心闲,欢喜从容。

院子简单,有树就好

陶渊明曾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自己的院子里要有树和花草,简单而不失生气。平时在树下打打太极,整理花木,过一种恬淡的生活。

鲁迅的院子里,“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儿时的他,在肆意生长的草木之间,听虫鸣,捕鸟雀,日子千奇百怪,从不烦闷。

张爱玲的院子则有一种清新和雅致,她说:“日子不过是,花开花落的缓慢。”在小院里种一棵槐花树,春天洁白的花瓣掉了一地,有人来,便满心欢喜地招呼:“请往旁边走,别踩着花。”

清代文人袁枚曾说道:“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中国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当居于山林之间。院子不必大,但一定要有树木,成全我对四季最美的想象:春来花开烂漫,夏日绿荫凉凉,秋酿万果繁华,冬日静默成诗。

等暮年之后有了自己的院子,四季不再是古人的诗词,而是仰头的风景,触碰得到的光阴,是一种具体而丰盈的生活。

院子朴素,自在从容

明代文人李渔的院子,是一方简朴的乐园。他说:“水必清而后可以照人,竹必翠而后可以遮日。”简单的院子,朴素而自然,仿佛能引人心变得恬淡,住一晚身心安宁,三晚之后心旷神怡,物我两忘。

对我们来说,小院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安住自己的心。你的心什么模样,你的小院便是如何。清代诗人郑燮的院子,不过几圈篱笆,便有了悠然南山的从容自在。刘禹锡的小院,只是一方陋室,但无碍它有草色入帘,往来风雅。

“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都不及一个幽静的小院子。”在小院里,月光洒下,友人相谈,光风霁月,这一生又有几回如此景致?

我们这一生,谁不曾走马观花,也见过他起高楼,又楼塌,才渐渐明白,那些外在的繁华,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内心的安定从容才是我们在这世上行走的依靠。

有个小院,不必多奢华,只要能吃饭喝茶,看月听风就好。世事总有纷扰,所幸回到小院,落得一身自在从容,只生欢喜不生愁。

愿各位永远美好永远热爱生活!下次再见!

0 阅读:21

创造庭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