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经取代老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国家,每年都要接手全球七成以上的各类造船订单。
据中国船舶重工行业协会报告,国内能够建造10万吨及以上船舶的大型船坞合计为56个,其中具备建造军用舰船资历的船坞为33个。
这表明中国在硬件设施上具备了建造多艘航母的能力。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建造航母的周期一般在4至6年之间。
例如,辽宁舰的建造花费了7年,山东舰4年,福建舰5年。这样的建造周期意味着,即使在和平时期,建造一艘航母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每年能够启动2至4艘航母的建造工作,这不仅符合中国船舶工业的产能,也符合战略需求。
而且,建造航母也需要现代战争的特点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航母的建造和维护变得更加复杂。
现代航母的建造不仅仅关乎数量,更在于提升航母的技术和战斗力。因此,中国在建造航母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缩短建造周期,并通过采用新材料和自动化建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从战略需求的角度来看,维持一支至少拥有6至7艘现役航母的海军对于中国来说是必要的。
目前,中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动力航母,这也是中国航母舰队的短板之一。
但是,中国造核动力航母,其实不存在技术壁垒,未来的004和005号航母,应该都是核动力航母。
从福建舰亮相,到004和005号航母的消息流出,至今也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
如果福建舰舾装工作结束后,我国就立马投入下一艘航母的建造,可能最短在两年后,我们就能看到004号航母和005号航母的雏形。
这两艘航母有极大可能性是核动力航母。
以目前中国的航母产能,每隔四年左右出产一艘航母,其实是完全做得到的。
而且,这还要考虑,各大造船厂每年接的各种订单,并且现在不是战时,不会全力以赴的造航母。
如果中国真的进入战时状态,以我们现在的工业能力,造航母的时间缩短一半是完全没问题的。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维护区域和平,以及增强我国国防力量,大概也就只需要6艘航母左右。航母这种东西,绝对不是多多益善的,曾经俄罗斯有多少航母?结果现在一艘都拿不出来。
正所谓练为战,不为看,战时模式还能养得起航母,并且继续生产航母,才是真的强。
虽然,中国现在的三艘航母明显是少了点,但短期内也够用,等到我国再亮相三艘航母,我们就真正的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的海军力量彻底站起来了。